【地评线】渝论 | “特种兵式旅游” 新体验需要冷思考
“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个景点”“33小时速游北京,一天转8个景点”“2天1夜玩转新疆”……在各个社交媒体上,五湖四海的年轻人纷纷晒出自己“特种兵式”的旅游经历。“特种兵式旅游”的共同点是挑战体力和时间的极限,以求花最少的时间和金钱,游最多的景点,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旅行结束后又迅速投入原本的生活,正常上班上学。
“特种兵式旅游”成网络新宠,主要在于这种出游方式所需时间不多、花销成本较少,参与者投入比较多的主要是体力。“特种兵式旅游”节奏,和大学生等青少年群体很是“合拍”;常言道“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年轻人走出家门或学校,用脚步去丈量旅程,用心去体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而不必“宅”在自我空间刷网剧,更不是呆在家里无聊打游戏,总的来说是好事情。
但是,在肯定年轻人以快节奏“打卡”释放文旅热情的同时,“特种兵式旅游”中的某些细节,还值得进一步商榷。比如,“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个景点”“33小时速游北京,一天转8个景点”……这样的“特种兵式旅游”,在形式上更似匆匆忙忙地应景“完成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体验感。再比如,“特种兵式旅游”被网民捧上热搜,会不会引发更多人效仿去“走马观花”?仅仅为了向别人展示“到了某地一游”?
如今,“特种兵式旅游”在青年群体、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中渐成风潮,给有关单位及各个景区提出了新的服务要求。以在校大学生为例,他们往往都有较强的好奇心,有的希望用“特种兵式旅游”检测自己体能、以及对陌生地方的适应能力;对此情况,所属学校与其让学生们在出游时间上紧巴巴地东拼西凑,倒不如适当给学生安排一些“游学假”,让他们不必在“行万里路”上搞得那么行色匆匆。同时,在餐饮住宿、景区景点门票、城市交通等环节上,不妨为在校学生等群体明确相应优惠标准,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们不必为省钱而慌里慌张“赶场子”。
面对“一天8个景点、晚上只睡3小时”这样的“特种兵式旅游”,各地旅游景区应该用细致的举措表达出足够的欢迎诚意。就来拥有众多“打卡地”的重庆来说,自身有着数十所高校,且和成都、西安、武汉、长沙、昆明等周边高校集聚地城市距离也不远,无论是山水之城的城市特质,还是美景、美食纷呈的城市气质,加上有城际之间的高铁穿梭加持,很符合大学生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可以探索更创新的举措,吸引游客到重庆来探秘文化遗产、打卡名胜古迹、尝试小面火锅,围绕新的旅游方式推出更优服务合力,让更多青年在重庆发现新天地、找到新感觉、游出新风尚。
作者:渝西锋光(荣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