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手机报:合川将实现全区镇街、工业园覆盖5G基站
【本期导读】
>已开通5G基站1434个
>5G+多场景应用试点取得实效
>将实现5G基站全区覆盖
>延伸:5G电磁辐射对人体无害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您知道未来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吗?炎炎夏日,自动驾驶汽车提前为你打开了车内空调;节假日,不用去人满为患的景区,一副VR眼镜就实时欣赏全世界名胜古迹;生病了,在家附近的诊所,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就能实时接受专家级医生的诊疗服务……在5G赋能下,这一切都会成为现实。
据了解,2021年,合川加快推进5G网络规模化商用部署,不断5G赋能下的多场景应用,计划年底实现所有镇街、工业园区覆盖5G网络。未来,也许并不遥远。
5G建设是国家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推动新一轮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区委、区政府“着力建设全市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任务和目标,区大数据发展局提前谋划,快人一步,抢占5G发展先机。
据悉,2020年底,我区建成5G基站1390个,率先完成了市级部门下达的5G基站建设任务。截至2021年8月底,我区共计开通5G基站1434个,5G信号覆盖了城区、政府机关、核心商圈、旅游景点、工业园区和部分乡镇等区域。
随着5G通信网覆盖的逐步完善,我区积极探索5G赋能下的多场景应用,试点开展涉及医疗、教育、能源、工业园区、农产品电商销售等5G+应用实践场景,并取得明显成效。
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合川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8月,合川移动已建成84个5G示范营业厅,发展5G客户近30万户,计划年末实现累计客户到达40万户,同时积极探索5G赋能行业应用,打造了一批5G示范项目,目前已取得“5G智慧巡检”“5G新生儿探视”等项目的成功落地。
【5G智慧巡检】
其中,合川移动5G智慧巡检项目是重庆市第一个电力行业5G智能化巡检项目,将5G模组芯片内置在球形监控摄像机内,可实现目标检测、机动车属性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同时,通过利用5G网络,国网重庆电力公司互联网大区视频监控平台能对多个生产、施工现场进行远程调度,保障作业现场的实时监督和有效沟通。如此一来,安全风险管控效率大大提升,人力物力成本大大降低。
【5G新生儿探视】
新生儿出生后,不少宝宝因早产、黄疸等身体原因,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进行隔离治疗。家长要探视,只能先预约,再由护士把宝宝抱至谈话室,十分不便。区妇幼保健院联合合川移动公司推出的5G新生儿探视服务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了5G+VR探视系统,家长随时都能了解宝宝在病房里的情况。
【5G+智慧课堂】
合川区卓尔实验学校“5G+智慧课堂”是中国电信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的重要措施。传统的4G和互联网导致教学时卡顿、延时、掉线时有发生,通过5G信号传输和5G切片应用技术,为智慧化的平板和多媒体教学提供了超高速、广连接、低时延、且稳定的5G FIRST专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优的上网体验、更好的数据保障。
各种5G项目在合川区发展态势良好,得益于5G基站建设成效显著,下一步,我区还将规范合川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基站部署,优化通信网络整体布局,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功能、保障民生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作用。
预计到2021年底,我区还将建成654个5G基站,将实现合川区所有镇街、工业园区的全覆盖,保障广大市民良好的5G上网体验,有效支撑合川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到2025年,我区将布局通信站址4334个,可支持挂载5G通信基站1.2万余个。届时,5G网络信号覆盖率可达到90%以上。“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动开展5G融入百态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5G获得感、体验感。”区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陈立表示。
【5G 网速有多快?】
5G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定义,5G网络下用户体验速率可达1Gbps,时延低至1ms,用户连接能力达100万连接/平方公里。
【5G 基站建设为何十分重要?】
基站是移动通信的核心设备,没有基站,手机之间将无法进行通信。由于基站有覆盖距离和接入容量限制,因而要建设多个基站组成一张通信网;而 5G 的发展,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如果我们不新建 5G 基站,那么我们将无法享受到 5G 带来的便利生活。由此可见,基站的建设对 5G 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支持 5G 基站的建设,保护 5G 基站设施。
【5G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危害吗?】
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按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类为电离辐射(>3*10^15Hz)和非电离辐射(< 3*10^15Hz);电离辐射拥有破坏分子间化学键的能力,对人体有较大危害;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微乎其微。
我国5G基站无线电波频段处于10^6Hz到10^7Hz之间,离电离辐射值(>3*10^15Hz)较远,因此属于非电离辐射,不属于电磁污染,经专家研究对人体、有机体及其他生物是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