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腿系两岁娃在工地卖炒饭
“颠勺妈妈”育有三子,称带小儿子摆摊是无奈之举,但也收获了无尽感动

扬子晚报

2023-04-14 06:23:23

听新闻

“妈妈,抱抱,抱抱……”一位身穿粉色上衣、蓝色牛仔裤的母亲,正在摊位前炒饭,右膝上系着一条丝巾,丝巾的另一头拴在了一个小男孩的腰上。“这是我的小儿子,今年2岁,因为没人帮忙带,所以跟我一起过来摆摊。小儿子现在正是调皮爱玩的时候,一不留神就跑远了,我卖炒饭顾不上他,怕他走丢了,所以才把他系在腿上的。”近日,南京一位带着孩子在工地旁卖炒饭的母亲,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网友称赞这位母亲“手上忙着生活,腿上系着未来”。昨天下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南京街头找到了这位忙碌的母亲,听她讲述了带着孩子卖炒饭背后的故事。

紫牛探访

孩子病了她哄娃,妹妹帮忙炒饭

卖炒饭的母亲姓张,今年35岁,来自淮安盱眙。她共有3个儿子,大儿子在读初中,二儿子今年4岁,正在上幼儿园。每天下午,她会带着小儿子到一处建筑工地旁卖炒饭、炒面,有时也会带二儿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带孩子摆摊是无奈之举。”张女士感慨道。前些年,她一直在家带孩子,眼看孩子们越来越大,需要花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比如二儿子上幼儿园需要花钱,小儿子每个月一箱的奶粉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找其他工作没法带孩子,摆摊自由一点。”

近日在网上爆火的视频,就是她带着小儿子摆摊时的画面,当时客人很多,怕孩子走丢,就用丝巾把孩子系在了腿上。张女士告诉记者,带着孩子摆摊确实很不容易,每天早上她把二儿子送上学后,就带着小儿子去菜市场买菜,为了便宜点,她要去远一点的大菜场买,东西特别多,电动车前面都放不下,经常骑着骑着就掉下来。

回家后,她要洗菜、炒菜,准备出摊需要的东西。下午三点钟以后开始出摊。此时,二儿子即将放学,她就会把二儿子放在邻居家看管,每天给一点费用,有时邻居不在家,她就一起带过来。

4月13日下午,记者再次见到张女士时,她没带着孩子,是和妹妹一起过来摆摊的。原来,小儿子发烧了,母亲正在家里帮忙带着。可是孩子生病,最想见的还是妈妈,张女士出摊没多久,孩子就被送过来,她只好到一边哄孩子,让妹妹帮她做会儿炒饭。

工人点赞:十来块就能吃到肉丝鸡蛋

记者看到,从开始出摊到晚上7点左右收摊,张女士的手一直都没停下来过,一直在颠锅,她说:“一天得炒七十份左右,每份十来块钱,薄利多销,收入还可以。”张女士说:“刚出摊那几天,晚上回家累得胳膊疼,手指也伸不直,现在逐渐适应了。”

现在张女士的效率越来越高,停好电动三轮车后,她迅速摆好青菜、青椒、洋葱、绿豆芽、炒好的土豆丝和咸菜,开火炒饭。

“今天一共煮了5大锅米饭,盛到一个收纳箱里带过来的。”张女士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挥动着手里的勺子。加油烧热、放肉丝、配菜,再倒入米饭翻炒,为了保证炒饭的口感,她都是一份一份炒。另一边,张女士的妹妹把米饭盛到一次性包装盒里,每盒整整装了六大勺,再放到旁边排队下锅。她说:“工人师傅们都是干体力活的,不能让他们吃不饱。”十块钱一份的炒饭、炒面,满满一盒,再加上配菜,得用盖子往下压才能盖实。

刚摆摊那几天,张女士的生意并不好,她卖炒饭的同时也询问工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慢慢改良,如今回头客越来越多。

“她家就是量多,实惠,我们胃大都能吃饱,不够吃她免费给我加。”一个工人说,自己已经连续四天都在张女士这里买炒饭了。

“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还得摆摊做炒饭,太不容易了。”旁边卖盒饭的摊主说着,看到她场地不太够,这位摊主还把自己的车往后挪了挪。

听她说

希望靠我的双手,给孩子炒出暖暖幸福

在工地附近摆摊,工人们都很体谅她的难处。

让张女士最感动的是,有天晚上,她炒饭炒了一半,煤气罐突然没气了,后面还有几个工人在等。“先去充煤气,回来再炒,孩子我们帮看一下。”就这样,张女士花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充好煤气回来继续炒。“这些工人下了班都很饿的,还让他们等了这么久。”

摆摊越久,炒饭的手艺越好,速度也越快,现在做一份炒饭,张女士只需一分多钟的时间,比之前快了一倍。“每天我都会把带过来的面和米饭炒完,没卖完的就送给旁边还没吃饭的建筑工人或环卫工人。”她说,工人们体谅她带孩子摆摊不容易,她也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给一些回报。

采访时,张女士并未提起三个孩子的父亲,只是说:“现在只想尽自己的努力,给三个孩子更好的生活。”

张女士有四个姐妹,平时生活中很照顾她和孩子,这段时间看她生意特别忙,一个人顾不过来,就主动帮忙搭把手。她的母亲在南京做家政工作,最近看外孙生病,担心女儿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就来帮忙带孩子。张女士跟母亲笑着说:“现在生意越来越好,您就别去做家政了,以后您带孩子,我来给您开工资。”

最近,张女士的孩子总是跟她说,妈妈身上都是炒饭味儿。她说:“我希望我的双手和铲勺不仅能给工人们炒出喷香的炒饭,还能给我的孩子们炒出暖暖的幸福。”对于以后的生活,张女士充满了信心。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塞塞 实习生 朱艺丹

责任编辑:周宇航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