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綦江
卷首语:
綦江,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英豪辈出!
这片热土演绎了很多动人心魄的革命往事。1926年1月,中共綦江县支部建立,成为党在重庆地区开始有支部一级组织活动的显著标志。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驻綦江保卫遵义会议胜利召开,为四渡赤水创造战机······
这片热土涌现了大批让人铭记的共产党人。他们的代表有:被杨尚昆同志尊称为“革命启蒙老师”的邹进贤;第三次反“围剿”中活捉张辉瓒的红四军军长王良;被周恩来称赞为“霍氏三杰”的霍步青、霍锟镛、霍栗如;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闽浙赣省委秘书长王奇岳·····
一、重庆最早的基层党组织之一
1、中共綦江支部的建立
1926年1月24日晚,由邹进贤主持,在綦江县立第一女子小学校召开党员大会,建立了中共綦江支部。邹进贤任书记,胡尧钦任组织委员,陈翰屏任宣传委员,时有党员9人。中共綦江支部直属中共中央(通过共青团中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地区,也是当时的川东最早建立的基层党组织之一。她与几乎同期建立的中共重庆支部一起,为党在四川的统一领导机关——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建立做了重要的干部和组织准备。
2.东溪米案:
1925年,綦江饥荒严重,东溪一带尤甚,米价异常昂贵,饿死的饥民到处可见,而地主奸商勾结贵州军阀,不顾百姓死活,把大批粮食运往贵州贩卖,又从贵州贩回鸦片出售,两头牟取暴利。1926年4月,中共綦江县特支根据这一情况,决定以东溪为重点,发动群众阻米出川,爆发了綦江人民为争取生存反对军阀盘剥的斗争。11日,地下党员危直士、霍绍文等在东溪太平桥组织饥民阻止粮食外运,将待运大米约1万余斤扣留,并将一家碾坊存米分给饥民。黔军和地方豪绅随即派兵镇压,抓捕了地下党员霍绍文、教师杨伯模和危直士的二哥危国士,枪杀饥民3人,制造了震惊全川的血案。
这场斗争锻炼了綦江地下党组织,唤起了群众,使綦江成为四川农民运动发展最好的地方之一。
米案前的东溪饥民
东溪米案遗址——太平桥
东溪米案遗址——太平桥码头
3.武装抗捐斗争:
1929年夏,军阀郭汝栋驻綦部队,在綦江强行拉夫派捐,残酷压榨綦江人民,驻綦兵力不到300人,却要强索2000人的粮响,并且纵容部队奸淫掳掠,激起綦江人民强烈反抗。綦江人民先由綦江团务委员会发起,后在綦江地下党领导下,开展了武装抗捐斗争。綦江地下党共发动和组织1000多人的团练武装,9月上旬向古剑山集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9月中旬围攻县城,经与郭军10多天激战,郭军被赶出綦江,历时三个多月的武装抗捐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4.綦江惨案
1938年春,国民党在武昌设立“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简称“战干团”),以抗日救国为名,招收青年学生,加以法西斯训练。武汉沦陷后,该团撤退到湖南沅陵。1939年又迁到綦江。由于部份学生在迁移中宣传抗日,“战干团”所属“忠诚剧团”又上演了话剧《李秀成之死》,被特务密报为影射攻击蒋介石,宣传共产主义。战干团教育长桂永清经团长蒋介石、副团长陈诚批准,从“忠诚话剧”开始,继而在全团5000多学员中,以清查“异党”为名,对“战干团”学生进行残酷镇压。到1940年,先后分别在綦江、桥河、湾滩子和江津县的广兴、五岔一带驻地,惨杀、活埋学员200余人(其中已发现的共产党员有胡恩涛,任“忠诚剧团”美术组长),酷刑致残4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綦江惨案”。
战干团警卫连住处古南沱湾善堂
战干团学员代德龙(右2)勤杂工梅云华(右1)在战干团警卫连住处遗址
二、中央红军长征过綦江
1935年初,中央红军攻占遵义后,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为了确保遵义会议顺利召开, 1月10日,红一军团攻占了贵州桐梓县城,其先头部队相继向新站、松坎、綦江方向推进。1月15日,红一军团一师二团在团长龙振文、刘瑞龙和政委邓华的率领下,进驻綦江县羊角乡(现属安稳镇)枫香树、大垭口、红稗土一带,扼守渝黔交界的酒店垭关隘,监视驻扎于九盘子一带川军和贵州盐防军的动向。
遵义会议后,1月21日早上,红一军团直属队和第一师、第二师8000多人,在周恩来、董必武以及军团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等率领下,以红一师作前卫,红二师作后卫,从松坎出发,经箭头垭和黑镜塘,于当天下午到达石壕。当日上午,已从羊角场出发的红二团也奉命经箭头垭赶往石壕方向。1月22日凌晨,部队开拨,经高石坎、黎园坝向贵州温水、良村、东隍等地进军赤水。
綦江是中央红军进入四川的第一县,是中央红军进入重庆的唯一县。中央红军长征过綦江,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但意义十分重大。中央红军长征过綦江对保卫遵义会议的召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四渡赤水制造了重要战机,确保了中央红军经赤水北上战略计划的完成。同时,在綦江境内传播了革命真理,倡导了革命精神,唤起了人民的觉醒,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与綦江人民建立了生死相依、荣辱与共的鱼水深情,留给了綦江人民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綦江乃至重庆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革命烈士:
①邹进贤
邹进贤,綦江县古南镇(现古南街道)人,1899年3月15日生,1919年参加“綦江青年砥砺会”,创办《綦评》刊物。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社会主义青年团綦江县支部成立,邹进贤任书记。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月24日,中共綦江县支部成立,邹进贤任书记。1926年5月,邹进贤同杨尚昆前往上海,去苏联学习。因交通受阻,他暂留上海,经两次被捕释放后,于10月赴苏。1928年,邹进贤回国后,被派往江苏省委工作。次年4月,调回重庆,任四川省委巡视员,负责川东、川北各地地方党组织的整顿,党员培训,武装暴动指导工作。1929年6月,国民党第二十八军第七混成旅在遂宁、蓬溪举行武装起义,邹进贤任前敌委员会书记。9月末,邹进贤回到省委任省委常委秘书长。1930年5月5日,四川省委召开常委会,邹进贤和省委书记刘愿庵、省委工委书记程攸生不幸被捕,在敌人的严刑审讯和高官厚禄引诱下,邹进贤坚贞不屈,视死如归。5月8日,邹进贤在巴县衙门前被敌人杀害。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称邹进贤为“革命启蒙老师”。
②王良
王良,重庆市綦江县永城镇人,1905年8月5日生,1926年9月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跟毛泽东进军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加了红军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为保卫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立下了战功。王良在中国工农红军中历任见习参谋、连长、营长、纵队司令员、师长、红四军军长。1931年,毛泽东写下了充满革命豪情的壮丽诗篇《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充分表达了他对红军指战员英勇善战,取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喜悦之情。为表彰王良的赫赫战功,毛泽东、朱德将缴获敌师长张辉瓒的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奖给了王良。1932年6月13日,王良在奉命率红四军回师赣南根据地途中,经武平县大禾圩时遭敌阻击,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7岁。
③霍步青、霍锟镛、霍栗如
霍步青
霍步青,綦江县永城镇人,1902年2月生,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参加北伐军,任国民革命军第26军政治部科长,1927年4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接待处主任,在中央组织部长周恩来直接领导下,负责党的秘密接待和秘密联络工作。由于霍步青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秘密工作纪律,沉着、机智、果断,临危不惧,一次又一次地胜利完成了中央交给的繁重、艰难的秘密工作任务,受到周恩来、李富春等中央领导的赞赏。1931年,中央派他到中央苏区工作,初任江西分区巡视员,后调红军学校政治部任宣传部长。1932年春,霍步青调任宁化、清流、归化(中心县委)书记,兼宁化县委书记、红军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1933年9月13日,不幸被反动医生毒害,光荣牺牲。
霍锟镛
霍锟镛,綦江县永城镇人,1904年7月11日生,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从事政治宣传工作。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留在武汉总工会,在刘少奇同志的领导下,主持“二七”工人学校的教务工作。1927年7月调湖北省委工作。1928年3月,中央指定陈潭秋、霍锟镛等7人为省委委员;4月10日,中央指定霍锟镛、余泽鸿负责省委工作。1928年春,霍锟镛当选为中共六大代表,于6月18日至7月11日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六大会议,并代表湖北省委在会上作了发言。1929年春,中央决定霍锟镛转移到上海,在刘少奇领导下从事工运工作。1929年冬,霍锟镛调河南省委负责工会工作。次年,调安徽省委任组织部长兼工运委员会书记。1931年4月27日,霍锟镛及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等三位同志在安庆市被捕。四天后,惨遭敌人杀害。
霍栗如
霍栗如,綦江县原蒲河乡人,1906年1月17日生,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在郭沫若等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机关工作。同年11月,受组织委派回川开展革命工作。1927年冬,受中共四川临时省委的委派,以郭汝栋部队政治部特派员身份担任彭水县团练干部军事教官,任中共彭水特别支部书记。1929年夏,任彭水县地下党县委军委书记,组织群众进行武装暴动。1930年初,任起义总指挥,发动和组织了农民和团练武装1500余人枪,准备配合驻彭的国民革命民军22军第5师地下党员,控制队伍,掌握地方武装,举行武装起义,成立红军队伍。同年3月31日,由于敌方监视,策反对象告密,惨遭敌人杀害。
④王奇岳
王奇岳,綦江县隆盛镇人,1896年3月20日生,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经组织安排从巴黎转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随即转为中共党员。在他的影响下,王良由一介书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7年,王奇岳奉命回国开展党的工作,开始在中央机关工作。1928年任湖北省委宣传部长,1929年春任顺直省委秘书长,1931年夏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协助刘少奇同志秘密开展工会工作,1932年冬调闽浙皖赣苏区协助方志敏同志领导各级地方苏维埃扩建地方政权,发动苏区人民积极配合,粉碎了敌人第四次“围剿”,并组建了新红十军。1934年11月,方志敏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王奇岳和省委及苏区机关随同留下的新红十军第三十师进行了保卫苏区的战斗。1935年5月,王奇岳在赣东北作战中英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