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綦江

2023-04-14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35
36
37

1.民俗文化:

38

在綦江生活的民族主要是汉族。另外还生活着苗、彝、回、满、壮、白、藏、侗、傣、蒙古、纳西、土家、布依、高山、仡佬等32个少数民族,人口60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民族。汉族的婚礼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彩”、“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亲迎”等,称为“六礼”。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古代礼节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古拜、凶拜、奇拜、褒拜、隶拜九种,称为“九拜”。汉族有尚红色、贵黄色的习俗;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北方流行包饺子,南方盛行杀年猪;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打糍粑。现在汉族的很多传统习俗文化有被逐渐淡化而消失的趋势。

苗族服饰绚丽多彩,样式繁多,工艺独特。其款式多达100余种,制作工艺有挑花、刺绣、蜡染、织花、镶花等。穿百褶裙、佩银饰,是苗族女性服饰的主要特点。苗族主食大米、玉米,辅以小麦、 薯类等;喜饮酒;住“吊脚楼" 和土木结构瓦房,少数住石头房。苗族能歌善舞,“笙响必舞”。传统音乐可分为芦笙曲调、民歌曲调、 箫琴曲调和喷呐曲调4大类;舞蹈主要是芦笙舞。以对歌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苗族农时性节日有吃新节、苗年;纪念性节日有四月八、龙舟节;娱乐性和杜交性节日有姊妹节、赶秋节、芦笙会、踩花山;祭祀性节日有祭鼓节、敬桥节。苗族丧葬主要是木棺土葬。

2.永城吹打:

39

永城吹打系綦江县永城镇的民间吹打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永城吹打世代相传,至今已传承18代。永城吹打乐属綦江西线山区的马蜂派。其特点是音域宽广(四个八度),高亢嘹亮,粗犷质朴,破空透远,尤其是以喉舌弹吐、手指弹打、循环换气等技法,吹奏出马蜂声,成为吹奏技艺之一绝。

它在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发展中,对大台(大唢呐),特台(倍低音唢呐)引入了科学化的改制,对解决管乐声部低音问题,增宽音域,丰富色彩,具有实用价值。其次,它对中国民间吹打乐种,起着丰富色彩、增强表现力、丰富乐种界说理论的作用,具有直接的实用价值。

永城吹打常年活跃在永城镇及其周边地区民众举行的婚丧娶嫁等民俗活动中,既演奏传统乐曲,又演奏创编乐曲,颇有特色。参加全国、省、市、县各种赛事演出活动200余次,数十次获奖。

2007年5月列入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石壕杨戏:

40

石壕杨戏流传于綦江县最南端的石壕镇皂泥村。石壕杨戏因供奉的神都姓杨,因而得名(如川祖杨戬……)。演唱内容多为《封神榜》、《三国演义》等传说和历史故事,宣扬忠孝节义,传播生活常识。唱词有固定的手抄本。伴奏乐器是二胡、唢呐、笛子,打击乐有大锣、堂鼓、勾锣、马锣、木鱼等。唱腔多为道教音乐。乐员除伴奏外亦常帮腔或与场上演员对白,对白无固定语言,带即兴创作的成分,常起插科打浑的作用。

学术界将杨戏称为“民间戏曲的活化石”。杨戏的保护和发展对于研究民间戏曲渊源、文化史和巴渝巫傩文化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

2007年5月列入重庆市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横山昆词:

41

横山昆词是集吹、打、唱于一体的坐唱吹打形式的民间乐种。

从曲牌的牌名、词文、词格看,似与苏昆、川昆相仿,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唱风格突破了苏昆清秀舒缓,古朴典雅的韵味,腔咏未遂昆法,旋律也别于川昆委婉细腻的风格, 与川昆迥然不同。横山昆词是现有的民间吹打中罕见的有笛子和唢呐同时演奏、加入人声齐唱的一个乐种,丰富了民间音乐内容,增强了民间吹打的表现力。对于研究昆曲演变、历史文化变迁、移民文化、文化交融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

2009年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巴古陶:

“窑舍重重卧山间,青烟日日蔽林天”,这是古人对当时綦江制陶业繁荣的真实写照。綦江巴古陶是一部叙说殷商到现代的历史,它是没有装饰过的艺术,它使巴人传统的民族文化在綦江陶瓷工艺中推陈出新,得到了弘扬。在制作造型过程中灵活运用了浅雕、浮雕、透雕手法,在材料上以土陶为主,“耐材”为辅;利用“土”的粗犷,“陶”的古朴,给艺术品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有的把它称之为“铁陶”。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在四川省陶瓷新品展评会上,“巴古陶系列产品”荣获八九新产品开发“一等奖”。綦江陶瓷厂在广交会上一次订了二十万件的产品,远销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一时产品供不应求。一九九○年九月綦江陶瓷厂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展示会,“巴古陶系列产品”荣获由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组委会颁发的优秀创作“一等奖”。中央领导同志在艺术节开幕式上观看了綦江的版画、巴古陶系列产品,评价说:“綦江民间工艺美术来自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艺术”。

6.电影:

42

民国14年(1925年)3月,綦江县城北较场首次放映无声纪录片《孙中山伟大的一生》,观众十分踊跃。民国25年,苟听松等人募股集资办露天电影院,以老营部为放映场地,不久倒闭。民国26年12月,余百川等人在老营部成立綦江瀛山电影院,后因经济拮据而歇业。次年1月,东溪张芴堂等人筹办的电影教育院,也因经济拮据而夭折。民国28年,县城部分土绅,复募股集资,于南门兴办电影院,放映有声电影。后因日机空袭频繁,次年宣布歇业。自此以后,电影放映多由驻军或重庆行辕电影队来綦映出。

1952年,江津专区电影中队派三零七放映小队驻綦,在城乡巡回放映。1958年,东溪、赶水、石角、三江等地分别建立电影放映队。1959年,县财政投资14.5万元兴建綦江影剧院,1961年落成,是年7月1日正式营业。1971年綦江县影剧院首次放映宽银幕影片,1983年首次放映立体电影,观众猛增。至1985年,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101个,其中农村电影队68个,有电影专业队3个,科教电影队6个,共有电影放映职工320人,各类电影放映机154台,电影放映网已在全县形成。

7.川剧:

43

川剧艺术是传统戏曲宝库中的一块瑰宝,表演艺术细腻,语言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郁,为广大西南人民所喜闻乐见,流行于川、渝、滇、黔等地区。2006年5月川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綦江川剧被列为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川剧座唱已在綦江民间蔚然成风。其时县内主要场镇相继组建了川剧“玩友”组织,为后来綦江地区各地川剧职业戏院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3年元月组建了綦江川剧团。建团五十多年来,该团致力于艺术建设,创作并演出了众多深受广大观众喜欢的经典剧目,在渝、川、黔享有盛誉。如传统川剧《杨八姐盗刀》、《杨门女将》、《文成公主》、《红楼梦》、《红梅记》等;现代川剧《八一风暴》、《江姐》、《蝶恋花》、《芦荡火种》等。该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川剧《綦沙怒潮》,移植的大型古装戏《搜书院》在重庆市专业剧团汇演中均获创作和演出奖。现代川剧《加上妈六朵花》,在1991年“四川省振兴川剧汇报演出”中荣获编剧、导演、舞美、演出等七项大奖;现代川剧《加上妈六朵花》,在1991年“四川省振兴川剧汇报演出”中荣获编剧、导演、舞美、演出等七项大奖;《百花村》在2007年“重庆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戏汇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奖”、“优秀演出奖”,2010年该剧还荣获第五届“重庆市艺术奖”。

该团除演除川剧外,还演出歌舞、小品等文艺节目,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该团至今仍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尚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正对剧团体制改革进行着新的探索。

文化艺术 专题 綦江博物馆 陈列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