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国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来源:国资委2023-04-14

构筑5G、北斗导航系统等一批世界级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等一批智能产品;培育智慧能源、智能建造等一批引领性新模式新业态……国企数字化转型涌现丰硕成果、跑出加速度。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局负责人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国资委全面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形成了良好局面,取得积极成效。

数字员工“上岗”

十多张表格快速切换,无数串数字在面前跳动……在位于浙江省的三门核电站,“周美翊”正精准执行着一条条指令,制作财务账目报表。

作为中国核电领域的首位人工智能数字员工,自2022年11月9日“上岗”以来,“周美翊”表现出了超群的工作能力。它能轻松胜任12项业务,包括备用金催缴、进项税核验、预算报表等。经评测,“周美翊”工作效率相较传统模式提升840倍。数字人的加入,让一线财务员工充分释放精力,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引入数字员工,是中核集团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案例。去年底,中核集团建成投用核工业数据中心,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核+北斗等先进技术,构建“中核云”平台,形成了“数字核工业”的基础和底座。在充分挖掘中国核电三十年从“跟跑”到“领跑”的运行经验上,中核集团还建成中国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实现“管理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数字化”,为核电的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化转型就是要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围绕数据、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的互动创新,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表示,中核集团将持续推动核工业数字化建设,推动中国核事业高质量发展。

像中核集团一样,不少国有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进程,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进生产经营数字化,着力培育数字新模式新业态。例如填补智能交换芯片、通用图形处理器等一批短板空白,建设南网智瞰、中电互联等一批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

聚焦重点行业领域

早在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出全面部署。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局负责人王晓亮近日介绍,通过政策驱动、组织推动、示范带动、平台联动,国资委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形成了良好局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方面,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例如,聚焦核心电子元器件、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国有企业加快5G光收发芯片、国产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平台等技术的突破和应用。相关中央企业加大下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等领域的布局力度,加快6G网络架构等前沿技术突破。在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中,数字技术成果达150多项。

在推进重点领域智能化升级方面,国资委聚焦制造、能源、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加速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据统计,2022年中央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3%,中央企业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国资委充分发挥5G等7个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行业龙头作用,通过这7个联合体,汇聚央企60多家,高等院所和民企近200家,深化项目合作300余个,营造良好生态。

在提升数字服务保障能力上,国有企业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开通5G基站238万个,促进5G融合应用,建成了一批5G全连接工厂;加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提供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大众服务。数据显示,中央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才近200万、研发人员超过100万,各类研发机构5000多个。创新要素的集聚,有利于人才、平台优势充分发挥。

关乎企业生存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教授杨继东认为,国有企业肩负着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拥有充足持续的内外部资源和多层次全流程的核心能力,这些为其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央企、国企开展数字化转型是内外驱动的共同结果。具体来看,“利用新的生产要素” “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成为推动央企、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外部力量。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应对同业竞争、连接生态企业、抓住时代机会、适应消费新方向等。

在数字经济大潮中,数字化转型已不是企业的“选修课”,而是关乎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专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有效路径,也是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的有力抓手。国有企业应增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凝聚共识、多措并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晓亮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加强数字技术攻关,深化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融合,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为数字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国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2023-04-14 23:26:06 来源:

构筑5G、北斗导航系统等一批世界级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等一批智能产品;培育智慧能源、智能建造等一批引领性新模式新业态……国企数字化转型涌现丰硕成果、跑出加速度。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局负责人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国资委全面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形成了良好局面,取得积极成效。

数字员工“上岗”

十多张表格快速切换,无数串数字在面前跳动……在位于浙江省的三门核电站,“周美翊”正精准执行着一条条指令,制作财务账目报表。

作为中国核电领域的首位人工智能数字员工,自2022年11月9日“上岗”以来,“周美翊”表现出了超群的工作能力。它能轻松胜任12项业务,包括备用金催缴、进项税核验、预算报表等。经评测,“周美翊”工作效率相较传统模式提升840倍。数字人的加入,让一线财务员工充分释放精力,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引入数字员工,是中核集团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案例。去年底,中核集团建成投用核工业数据中心,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核+北斗等先进技术,构建“中核云”平台,形成了“数字核工业”的基础和底座。在充分挖掘中国核电三十年从“跟跑”到“领跑”的运行经验上,中核集团还建成中国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实现“管理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数字化”,为核电的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化转型就是要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围绕数据、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的互动创新,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表示,中核集团将持续推动核工业数字化建设,推动中国核事业高质量发展。

像中核集团一样,不少国有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进程,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进生产经营数字化,着力培育数字新模式新业态。例如填补智能交换芯片、通用图形处理器等一批短板空白,建设南网智瞰、中电互联等一批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

聚焦重点行业领域

早在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出全面部署。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局负责人王晓亮近日介绍,通过政策驱动、组织推动、示范带动、平台联动,国资委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形成了良好局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方面,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例如,聚焦核心电子元器件、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国有企业加快5G光收发芯片、国产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平台等技术的突破和应用。相关中央企业加大下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等领域的布局力度,加快6G网络架构等前沿技术突破。在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中,数字技术成果达150多项。

在推进重点领域智能化升级方面,国资委聚焦制造、能源、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加速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据统计,2022年中央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3%,中央企业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国资委充分发挥5G等7个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行业龙头作用,通过这7个联合体,汇聚央企60多家,高等院所和民企近200家,深化项目合作300余个,营造良好生态。

在提升数字服务保障能力上,国有企业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开通5G基站238万个,促进5G融合应用,建成了一批5G全连接工厂;加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提供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大众服务。数据显示,中央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才近200万、研发人员超过100万,各类研发机构5000多个。创新要素的集聚,有利于人才、平台优势充分发挥。

关乎企业生存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教授杨继东认为,国有企业肩负着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拥有充足持续的内外部资源和多层次全流程的核心能力,这些为其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央企、国企开展数字化转型是内外驱动的共同结果。具体来看,“利用新的生产要素” “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成为推动央企、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外部力量。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应对同业竞争、连接生态企业、抓住时代机会、适应消费新方向等。

在数字经济大潮中,数字化转型已不是企业的“选修课”,而是关乎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专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有效路径,也是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的有力抓手。国有企业应增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凝聚共识、多措并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晓亮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加强数字技术攻关,深化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融合,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为数字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