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医科普 你问我答】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肺癌是“全球头号的癌症杀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3-04-17 14:14:33

听新闻

2023年4月15日-4月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断强化早防早筛早治的理念,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一位,积极防控肺癌一直是癌症防治的重点工作,其中肺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是提高肺癌疗效的关键。

哪些是需要进行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

根据2019肺癌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对高危人群的定义: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 年吸烟量≥400支(或20包);或曾经年吸烟量≥400支(或20包),戒烟时间<15年;

2.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铀等接触者);

3.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 既往有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家族史,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

5. 还要考虑被动吸烟、烹饪油烟及空气污染等因素。

肺癌筛查建议

1. 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高分辨率的螺旋CT扫描。

2. 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的不同特征、风险等级等,进行规范的随访管理

3. 根据国情、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肺癌人群的筛查方法。

许多早期肺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需要通过定期体检、胸部CT检查。这也是我们建议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的必要。

40岁以上,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要警惕,并进行进一步检查。

1. 咳嗽:虽然不是肺癌特有的症状,但通常是首发症状和初期信号,如果是咳嗽,经抗炎治疗1-2周症状仍无改善的,应引起高度重视。有长期慢性咳嗽的老烟民如果咳嗽习惯发生变化也要警惕肺癌可能。

2. 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丝或者血块,少见大量咯血。对40岁以上人群,若有咯血表现,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3. 胸痛:胸闷胸痛常误以为是心脏的问题,但肺癌有时也会首先表现为胸痛。当出现不明原因胸痛时,可以通过胸部CT检查来明确

4. 声嘶:大约20%-30%的肺癌患者早期可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但声嘶也可能是感冒、咽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导致,如果经休息或治疗后一直不见缓解,应提高警惕。

5. 发热:发热是多种癌症的共同表现,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或久治不愈,一定要高度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很多,最终的目的就是,努力防止肺癌发生,努力尽早发现肺癌,早诊早治。延长患者生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即要活得长,也要活得好。

>>专家简介


马铮,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重庆好医生 重庆名医

临床工作: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26年,熟练掌握胸外科常见疾病及传统手术技术。擅长胸外科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管理、腔镜微创手术(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重建、电视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切除重建)。

(视频/薛传真  文/吴瑞雪)

 

责任编辑:吴瑞雪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