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领头羊”
在永坪寨村一块马铃薯地里,村民余勤川随手扯起一蔸植株,轻轻抖落掉泥沙,根部露出三四个鹅蛋大小的马铃薯。在他周边的地头里,也都是集中种植的成片马铃薯,植株郁郁葱葱。

丰都: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领头羊”

来源:丰都日报2023-04-18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仁沙镇积极为返乡创业的村民提供施展技能的空间,这些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用知识和技能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新农人已成为仁沙镇乡村振兴的‘领头羊’。”近日,丰都县仁沙镇党委宣传委员罗艺说。

谭智波给肉牛投喂草料。记者 李达元 摄
谭智波给肉牛投喂草料。记者 李达元 摄

新技术提高农业效益

在永坪寨村一块马铃薯地里,村民余勤川随手扯起一蔸植株,轻轻抖落掉泥沙,根部露出三四个鹅蛋大小的马铃薯。在他周边的地头里,也都是集中种植的成片马铃薯,植株郁郁葱葱。

“今年年初,我种植了60多亩马铃薯,目前快3个月了,正是马铃薯块茎生产关键期,预计在5月中旬采挖时,洋芋个头普遍可达拳头大小,亩产量1500公斤以上。”余勤川说。

余勤川是一名90后,2020年7月,他和妻子一起返乡创业,在村里流转了70多亩土地种植山东滕州马铃薯、甜糯玉米等。为了节省人力等成本,他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引进现代化机械设备,提高劳作效率,增收效益明显。

“刚开始创业那会儿,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回来发展农业,认为年轻人吃不了苦。”余勤川说,“对于农业种植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我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当第一年种植的玉米到了收获时被野猪糟蹋,我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坚持。”

2022年,余勤川通过发展以马铃薯、玉米等为主的种植业,实现创收20余万元,当年还被评为全县首届“十佳新农人”。在他的带动下,如今,更多的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加入到新农人队伍中来。同时,越来越多的村民喜欢上了新技术、新设备。

余勤川表示,今年,他在继续种好洋芋等作物的同时,还将拓展销售渠道,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带动周边想要返乡务农的人一起种植,分享经验和新技术。

合作社带动规模种植

永坪寨村青年农民刘剑,同样是仁沙镇培育的一名新农人,与余勤川不同的是,刘剑是把周边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丰都县鸭子坝水稻专业合作社,大家抱团取暖。

“近年来,我们采取合作社这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组织农户利用自家土地,种植榨菜、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共计1000多亩,不仅有效防止了农村土地的撂荒,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还得到了相应的政策性补贴。”刘剑说。

刘剑介绍,近年来,合作社还积极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涪陵农科所合作,利用合作社土地开展玉米、大豆、油菜等10余个新品种农作物试验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示范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种植新品种农作物。

“三年来,我家种植的玉米、大豆、油菜等农作物,都是选用合作社提供的新品种,通过试验对比,新品种比传统品种增产10%左右,而且品质更好。”村民杨树权说。

2022年,合作社积极争取县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实现有效机耕农田10000亩,不但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难题。

“永坪寨村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走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罗艺说,目前,该镇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村民走上“牛”路子

“以前,我总认为搞养殖没有出路,后来,在我师傅的帮助指导下,我养起了肉牛,还办起了自己的养牛场,年收入逐年增多,现在终于走上了‘牛’路子。”永坪寨村村民谭军说。

谭军的师傅是他的邻居谭智波。谭智波年轻时在外地工作,虽然收入不错,但是他心中依然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于是在2010年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做起了新农人。

“我选择的创业项目是养殖业,先后养过羊、鸡等畜禽,由于缺技术、没经验等原因,几年下来,养殖业始终不见起色。”谭智波说,近年来,随着全县肉牛产业的发展,以及村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他决定把创业目标定为养殖肉牛。虽然肉牛市场行情比较稳定,但他也不敢盲目扩展规模,而是一边发展,一边学习技术。

几年下来,谭智波养殖的肉牛从最初的3头发展到了如今的100多头,年纯利润达到30余万元。养殖规模扩大缺人手,谭智波就近聘请村民,并鼓励较年轻、有条件的村民学习养殖技术,自主创业。

目前,在谭智波的示范带动下,除谭军外,村里养殖肉牛的大户发展到了8户,户均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他们不仅走上“牛”路子,还过上了“牛”日子。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丰都: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领头羊”

2023-04-18 06:30:13 来源: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仁沙镇积极为返乡创业的村民提供施展技能的空间,这些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用知识和技能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新农人已成为仁沙镇乡村振兴的‘领头羊’。”近日,丰都县仁沙镇党委宣传委员罗艺说。

谭智波给肉牛投喂草料。记者 李达元 摄
谭智波给肉牛投喂草料。记者 李达元 摄

新技术提高农业效益

在永坪寨村一块马铃薯地里,村民余勤川随手扯起一蔸植株,轻轻抖落掉泥沙,根部露出三四个鹅蛋大小的马铃薯。在他周边的地头里,也都是集中种植的成片马铃薯,植株郁郁葱葱。

“今年年初,我种植了60多亩马铃薯,目前快3个月了,正是马铃薯块茎生产关键期,预计在5月中旬采挖时,洋芋个头普遍可达拳头大小,亩产量1500公斤以上。”余勤川说。

余勤川是一名90后,2020年7月,他和妻子一起返乡创业,在村里流转了70多亩土地种植山东滕州马铃薯、甜糯玉米等。为了节省人力等成本,他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引进现代化机械设备,提高劳作效率,增收效益明显。

“刚开始创业那会儿,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回来发展农业,认为年轻人吃不了苦。”余勤川说,“对于农业种植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我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当第一年种植的玉米到了收获时被野猪糟蹋,我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坚持。”

2022年,余勤川通过发展以马铃薯、玉米等为主的种植业,实现创收20余万元,当年还被评为全县首届“十佳新农人”。在他的带动下,如今,更多的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加入到新农人队伍中来。同时,越来越多的村民喜欢上了新技术、新设备。

余勤川表示,今年,他在继续种好洋芋等作物的同时,还将拓展销售渠道,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带动周边想要返乡务农的人一起种植,分享经验和新技术。

合作社带动规模种植

永坪寨村青年农民刘剑,同样是仁沙镇培育的一名新农人,与余勤川不同的是,刘剑是把周边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丰都县鸭子坝水稻专业合作社,大家抱团取暖。

“近年来,我们采取合作社这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组织农户利用自家土地,种植榨菜、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共计1000多亩,不仅有效防止了农村土地的撂荒,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还得到了相应的政策性补贴。”刘剑说。

刘剑介绍,近年来,合作社还积极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涪陵农科所合作,利用合作社土地开展玉米、大豆、油菜等10余个新品种农作物试验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示范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种植新品种农作物。

“三年来,我家种植的玉米、大豆、油菜等农作物,都是选用合作社提供的新品种,通过试验对比,新品种比传统品种增产10%左右,而且品质更好。”村民杨树权说。

2022年,合作社积极争取县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实现有效机耕农田10000亩,不但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难题。

“永坪寨村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走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罗艺说,目前,该镇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村民走上“牛”路子

“以前,我总认为搞养殖没有出路,后来,在我师傅的帮助指导下,我养起了肉牛,还办起了自己的养牛场,年收入逐年增多,现在终于走上了‘牛’路子。”永坪寨村村民谭军说。

谭军的师傅是他的邻居谭智波。谭智波年轻时在外地工作,虽然收入不错,但是他心中依然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于是在2010年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做起了新农人。

“我选择的创业项目是养殖业,先后养过羊、鸡等畜禽,由于缺技术、没经验等原因,几年下来,养殖业始终不见起色。”谭智波说,近年来,随着全县肉牛产业的发展,以及村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他决定把创业目标定为养殖肉牛。虽然肉牛市场行情比较稳定,但他也不敢盲目扩展规模,而是一边发展,一边学习技术。

几年下来,谭智波养殖的肉牛从最初的3头发展到了如今的100多头,年纯利润达到30余万元。养殖规模扩大缺人手,谭智波就近聘请村民,并鼓励较年轻、有条件的村民学习养殖技术,自主创业。

目前,在谭智波的示范带动下,除谭军外,村里养殖肉牛的大户发展到了8户,户均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他们不仅走上“牛”路子,还过上了“牛”日子。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