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红岩红”剧场 传承红岩精神走好新征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郑晓 徐云卿)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孕育了宝贵的红岩精神。
位于歌乐山麓的渣滓洞景区,常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红岩精神。如今,追寻这份红色记忆有了更多的形式。4月19日,不少游客走进位于渣滓洞景区一侧的“红岩红沉浸式剧场”,剧场内试运营的沉浸式史诗剧《红岩红》、情景式体验剧《黎明之前》,通过演绎红岩英烈的感人事迹,追寻红色记忆,打动了无数游客的心。

以红岩之名 传颂英雄故事
巍巍歌乐,不朽红岩。一座城,传颂着无数忠魂故事,凝结成伟大红岩精神,至今仍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为更好地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挖掘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重庆红岩景区推出红色文旅深度融合的沉浸式演艺“红岩红”。“红岩红”以红岩文化为内涵,首创“全天候、行进式、互动性、观赏性、多样性”为亮点,依托红岩红沉浸式剧场打造系列剧目——沉浸式史诗剧《红岩红》、情景式体验剧《黎明之前》,通过极具沉浸感、参与感、互动感的表现方式,让游客重回那段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

剧场编导朱军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曾编导国家大剧院大型音乐剧《文成公主》、大型实景演出《火烧圆明园》、陈佩斯舞台剧《托儿》等多个大型剧场项目。对于红岩红沉浸式剧场的打造,他表示,越是了解那段历史,就越会对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先烈们肃然起敬。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这段历史展现给观众,倍感荣幸。目前展出的剧目,都是经过了半年左右的排练,主创团队一遍遍打磨而成,剧中所有的主题曲都是原创。
身临其境 与时俱进传递红岩精神

走进沉浸式史诗剧《红岩红》的演出场馆,游客瞬间被带回了当年的渣滓洞监狱。演员们演绎着革命先烈们悲壮的故事,观众穿梭在场馆之间,近距离接受了一场史诗级的心灵洗礼。在这里,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这段故事的参与者。
《红岩红》围绕“永不叛党”主题,再现英烈们在狱中的精神意志与信仰的力量。3D Mapping技术、全息投影、真人演艺等融合虚拟与现实的艺术形式,营造了身临其境的场景,观众心系剧中人物的命运与情感,沉浸其中、深深感染。
最后,在齐声合唱的《红岩红》主题曲中,观众们深深沉浸,挥手告别,久久不愿离去。

在另一场馆上演的情景式体验剧《黎明之前》,一封封家书,一首首诗作,如泣如诉。《黎明之前》以《红岩家书》为情节脉络,通过视觉特效、实景再现、观演互动的形式,以红岩英烈的家书、事迹、诗作为主线,串联起血雨腥风、铁骨柔情、慷慨悲歌、英雄无悔四个篇章。
通过观看《黎明之前》,观众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被红岩英烈与家人之间的真切情感以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感染,不少观众不由地潸然泪下。剧中扮演江姐的演员秦珊介绍,沉浸式剧场让演员和观众之间形成了互相的感染力和共情,带给观众更震撼的感受。“有一次演出完了,还有观众对我们三鞠躬。他是透过我们扮演的角色,隔着时空向革命先烈们致敬。”
洗礼精神 推动主题教育彰显“红岩味”

观看演出的游客王女士表示,“虽然从小就对红岩的故事十分熟悉,但是在看了《红岩红》之后,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贞不屈的精神。”
“通过这个演出,一个个更加有血有肉的英烈形象呈现在了我们面前,以前总觉得他们很遥远,现在我感觉自己离他们更近了一步。”观看《黎明之前》后,游客何先生很有感触,“我现在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红岩精神中‘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红岩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经理刘磊介绍,目前,《红岩红》剧场的场次安排为每天两场:10:00和14:00;《黎明之前》每天三场:10:30/13:30/15:30。“五一”节假日期间,景区将增加场次满足市民观演需求,呈现精彩的精神盛宴。

“红岩红”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弘扬红岩精神,扎实做好主题教育,真切做到走深走实地展现‘红岩味’,我们严格按照‘主题鲜明、史实准确、创作严谨、创意创新’原则创作,充分把握政治性、社会性、艺术性价值,打造了这两部剧目,后续将不断打磨这两部剧目,努力将其打造为重庆文化辨识度高、艺术感染力强的文旅深度融合精品,宣传好红岩精神的时代内涵,让更多人在观剧中淬炼思想、洗礼心灵。”
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关注“红岩文旅”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详情。
(本文图片由重庆红岩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