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八中:高考临近,如何高效“备考”是关键!名师讲座“见招拆招”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3-04-20 15:15:40

听新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冯一鸣 实习生 冉鑫杰)4月19日,在距离高考不足50天的日子里,北京四中特级教师连中国作客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为重庆十八中师生送来了备战语文高考的“锦囊妙计”,助力高三师生奔赴六月“战场”。

示范课堂:品鉴古诗帮助学生打开思想“阀门”

示范课堂现场 罗东 摄

如果你是高考命题组成员,会如何出题?连中国将该疑问抛给学生,带领大家“玩转”考试。

当天,一场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被“搬”进了学校海纳厅。北京四中特级教师连中国引领重庆十八中学子共同品鉴一首古诗的宽度和弹性。

北京四中特级教师连中国授课 罗东 摄
学生认真听讲 罗东 摄
台下学生听讲 罗东 摄

围绕张耒的《初见嵩山》,连中国让学生们换位思考、创新思考,命制出两道高考古诗鉴赏试题并试着给出参考答案。紧接着,连中国给出该诗歌的两道题目,询问是否能调换题目顺序,令学生们知晓高考试题在命题上具有思维和认知上的梯度。学生形成了命题思维,有助于破解考试密码,知己知彼,高效备考。

“阅读就是要有所察觉。”连中国进一步强调:“察觉是发现,更是突破与升华。”结合古诗《初见嵩山》,连中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察觉诗词之美。辨析“青山”与“绿山”,体会“豁”等关键词,赏析最后一句“数峰清瘦出云来”,理解“清瘦”的精神内涵,学生们沉浸于诗词意境之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带着学生品鉴诗歌后,连中国给出六个妙语佳句,让学生发散思维,自由“察觉”,学生们打开思想的阀门,积极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课堂气氛活跃异常。

高分的条件在于读懂题干。连中国以近年来的高考语文作文为例,带着学生深挖题干信息,找准理解方向,提升思维能力。在他看来,课堂应当摒弃“唯分数”论,只限于分数、只限于考试,不利于学生长足发展。

专题讲座:在“三新”背景下为高考提质

微信图片_20230420215705
专题讲座现场 罗东 摄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高考这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前,教师责无旁贷,肩负重任,与学生同在,为学生引航。

“三新”(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在“三新”背景下把握高考新动向?成为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活动现场,连中国开展以“三新背景下高考高阶追求及高分策略”为题的专题讲座,为重庆十八中初、高中教师带来问题的答案。

连中国指出,新课标背景下,课标追求逐步走向学科性、主体性、统整性。围绕“三新”背景下命题的发展变化,连中国分享了当前的五大核心命题追求:一是以卷内联及卷外,以生考熟;二是以小点带动大面,全面考察;三是小切口求大问题,探究统整;四是将问题指向能力,内化生成;五是解题到解决问题,牵带素养。使在场教师把握当前命题脉络。

以现代文阅读为例,连中国划分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散文阅读两大类,分别就内容趋向,命题趋向、答题要点进行细致梳理,并以典型试题为例,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方式,讲解高考阅读试题的发展趋向,解读当前背景下应当如何答题以追求高考高阶和高分。

通过连中国的讲解,在场教师收获满满“干货”,对未来开展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示范课堂师生合影 罗东 摄
专题讲座合影 罗东 摄
责任编辑:肖启术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