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为绿色金融跨境合作献智献策
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东盟范围内绿色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展现出巨大的合作潜力。未来,跨境合作如何发力?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论坛,中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多国金融专家纷纷献智献策。

中外专家为绿色金融跨境合作献智献策

来源:上游新闻2023-04-22

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东盟范围内绿色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展现出巨大的合作潜力。

未来,跨境合作如何发力?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论坛,中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多国金融专家纷纷献智献策。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

积极探索发展混合融资,发挥公共资金,慈善资金等杠杆撬动效应,支持更多绿色金融发展。高度重视消费端碳减排,加大面向消费端的绿色金融创新力度。

积极支持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重庆可在支持绿色金融消费,推动消费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借助中新绿色金融工作组等平台,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参与中新中国与东盟绿色金融务实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与东盟金融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菲律宾中央银行副行长达吉拉:

在绿色转型期间,中央银行需要扮演更多的政策协调角色,在国家层面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去推动可持续和绿色金融。同时动员更多的金融参与者,去共同促进具体项目的落实。

未来,中国、新加坡及东南亚国家应更紧密地合作去制定互有操作性的绿色分类法。

中国银行保险监管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

新加坡去年建立了企业及事业单位碳账户,设立了碳排放的数据中心。重庆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建立企事业单位的碳排放信息库,更好地助力银行业、保险业开展绿色金融活动。地方政府还可以设立绿色金融项目库,搭建更有针对性的金融场景,推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王兵:

重庆作为全国首个全省域覆盖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不仅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注入新的内涵,也为建设银行新金融行动提供了广阔空间。

建设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首批加入“一带一路”绿色国际规则,成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组TCSD的支持机构。站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上,建设银行将持续发挥金融科技和综合服务的优势,以新金融行动践行新发展理念,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共同体和更为紧密的区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

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也开始向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共享经验。未来,在激励政策制定、环境信息披露、产品创新方面,还要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学习。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董事总经理赵惠利:

中国-新加坡合作领域层面,我们还要看两者之间如何可以更好促进能力建设,促进中国及东盟各国的能力建设。在气候融资层面,可将我们的资源引入到一些领先的企业和行业领域,促进更多市场参与者更多加入到零排放当中。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相应的金融科技手段,推动绿色金融的识别,以及金融监管等方面,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重视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推动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更多懂金融、懂绿色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中外专家为绿色金融跨境合作献智献策

2023-04-22 06:30:16 来源:

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东盟范围内绿色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展现出巨大的合作潜力。

未来,跨境合作如何发力?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论坛,中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多国金融专家纷纷献智献策。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

积极探索发展混合融资,发挥公共资金,慈善资金等杠杆撬动效应,支持更多绿色金融发展。高度重视消费端碳减排,加大面向消费端的绿色金融创新力度。

积极支持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重庆可在支持绿色金融消费,推动消费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借助中新绿色金融工作组等平台,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参与中新中国与东盟绿色金融务实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与东盟金融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菲律宾中央银行副行长达吉拉:

在绿色转型期间,中央银行需要扮演更多的政策协调角色,在国家层面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去推动可持续和绿色金融。同时动员更多的金融参与者,去共同促进具体项目的落实。

未来,中国、新加坡及东南亚国家应更紧密地合作去制定互有操作性的绿色分类法。

中国银行保险监管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

新加坡去年建立了企业及事业单位碳账户,设立了碳排放的数据中心。重庆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建立企事业单位的碳排放信息库,更好地助力银行业、保险业开展绿色金融活动。地方政府还可以设立绿色金融项目库,搭建更有针对性的金融场景,推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王兵:

重庆作为全国首个全省域覆盖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不仅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注入新的内涵,也为建设银行新金融行动提供了广阔空间。

建设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首批加入“一带一路”绿色国际规则,成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组TCSD的支持机构。站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上,建设银行将持续发挥金融科技和综合服务的优势,以新金融行动践行新发展理念,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共同体和更为紧密的区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

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也开始向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共享经验。未来,在激励政策制定、环境信息披露、产品创新方面,还要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学习。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董事总经理赵惠利:

中国-新加坡合作领域层面,我们还要看两者之间如何可以更好促进能力建设,促进中国及东盟各国的能力建设。在气候融资层面,可将我们的资源引入到一些领先的企业和行业领域,促进更多市场参与者更多加入到零排放当中。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相应的金融科技手段,推动绿色金融的识别,以及金融监管等方面,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重视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推动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更多懂金融、懂绿色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雅雯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