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行”探访团首站武汉 26家网媒总编登上“知音号”感受知音文化
长江网记者王成勇 包孟 王玮琦 王允祺 见习记者周庭怿
4月22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在武汉启动。来自长江流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新闻网总编聚首江城,成立长江流域重点新闻网协作体,共同讲好长江故事。22日晚,由协作体26家新闻网总编组成的“万里长江行”探访团,在首站武汉登上知音号游轮,欣赏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体验一场“穿越”大戏,品读武汉流传千年的知音文化。
“知音号”以大汉口长江文化为背景,通过一艘船、一段长江的风光、一个个人物的故事,多维视角展现“知音文化”“老武汉故事”。“太棒了!”“很震撼!”独特的体验让总编们纷纷为武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知音号”创新表达模式点赞。
在“城市记忆博物馆”寻找久违的灵魂情感
黄包车叮当作响,人们鱼贯走上码头,还未登上这艘老轮船,演出就已经开始了。戴礼帽的绅士、穿旗袍的淑女、擦皮鞋的小伙、卖报纸的小妹……当熟悉的音乐响起,所有人都融入剧中,穿越回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武汉。
“妞妞,此时此刻我穿越到知音号游轮,即将踏上探求国家未来命运的航程……”江西新闻网编委、副总经理宋光亚坐在知音号船舱里,为妻子写了一张明信片。“我以为乘坐知音号仅是游览两江风光,没想到它是如此深度体验的文化项目!”宋光亚被知音号内的沉浸式文化氛围深深吸引。
浙江在线副总编辑、副总经理俞斌有些感慨,35年前他从南京出发,坐轮船来武汉求学的。“当时坐的轮船如知音号一般大,花了40多小时,在这里求学了4年,如今看到这种轮船感觉非常亲切。”
“长江流域文化底蕴深厚,很多城市都只是在静态展示,而知音号却是动态展示,旧文化,新载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编委、采访中心主任周逸峰说,他刚进入船舱时,就被演员的表现张力所震撼,随处是惊喜,“乘坐知音号,听流水,遇知音,让长江文化与大家产生共鸣,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这种交互式体验方式值得推广。”
四川新闻网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雷和斌在知音号上感受到武汉对知音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弘扬,他激动地表示,这是一种让长江文化保持持久魅力的力量。“希望通过这次‘万里长江行’的探访,让更多的人读懂长江,读懂中国。”
四川新闻网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雷和斌打卡拍照知音号。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来到武汉,便是知音
知音号上,每一个场景都暗藏着故事的线索,旅程中演员们各奔东西,观众们观看追随,两者融为一体,共同探究剧情,实践体验寻找、发现、相遇与团聚的全过程,在戏剧深处形成共振,最后凝聚成触及心灵的真情实感。这艘复古游轮连接了过去与今天,观众从登上码头的那一刻起,就走进了一段过往的时光,也开启了一段寻找“知音”的旅程。
长江流域重点新闻网的总编辑们一起在知音号甲板看演出,观夜景。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贵阳网总编辑干江沄认为,知音号作为武汉的文化符号,是长江文化的现代化展示。知音文化源远流长,武汉人直爽热情,对待每一位远方来的朋友都如同知音一样。“武汉,就是一个充满‘知音’的城市!”
合肥日报传媒集团客户端中心主任、合晚传媒总编辑刘刚站在甲板上,欣赏着开阔江景与绚烂灯火,他表示,“知音号上见微知著,能感受出武汉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努力。合肥与武汉同属长江中游地区,从这次‘在武汉,读长江’活动中,更感受到了两地长江文化的融会贯通。”
合肥日报传媒集团客户端中心主任、合晚传媒总编辑刘刚与中国江苏网副总编辑叶春燕一起在知音号上观夜景。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江上游船,知音相会。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会长胡宝祥认为,与同行相识是“遇知音”,媒体与万千网友之间同样可以是“知音”之交。“今天与众多网媒兄弟单位的朋友‘在知音号上遇知音’,看民国时期的知音表演、体验知音相聚之情,好一个‘知音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