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一蚕一桑一产业 铺就乡村振兴“新丝路”
谷雨前后,正是桑葚成熟时。在铜梁区大庙镇,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桑葚采摘节。

铜梁:一蚕一桑一产业 铺就乡村振兴“新丝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4-26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谷雨前后,正是桑葚成熟时。在铜梁区大庙镇,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桑葚采摘节。三品村、石兴村,游客手提篮筐在桑树林中穿梭,一串串果肉饱满、红紫油亮的桑葚挂满了枝头。

素来有种桑养蚕传统的大庙是铜梁栽桑养蚕最多的镇。近年来,大庙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围绕蚕桑“做文章”:从蚕茧和桑葚深加工,到桑植菌培养推广,大力发展蚕桑全产业链,促进农文体商旅业态融合发展,实现集体经济和当地群众增收。

游客在桑葚园游玩。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游客在桑葚园游玩。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桑泡儿”走出农文商旅融合之路

三品村又是大庙镇栽桑养蚕第一大村,养蚕数量占全镇三分之一。全村桑园面积达到2000亩,占全镇三分之二。

然而传统养蚕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本世纪初期当地栽桑养蚕之风最盛时,全镇年发种能超过万张,几年前就只剩下八九百张。

为了促进桑蚕产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铜梁区在大庙镇大力变革传统蚕桑产业,努力在传统种桑养蚕模式之外再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2015年,大庙镇开始引进专业农业公司建设桑葚种植园,推广果桑种植,推动农文商体旅融合发展。

“吃起耍的桑泡儿还能卖钱,我们一开始还以为村干部在开玩笑。”当地蚕农陈德芬笑着说。

但是随着种植园里60多个品种的桑葚逐年形成了一定规模,每年桑葚成熟季,都会有不少区内外游客慕名前来采摘。尤其是大庙镇通过“一镇一主题”乡村节会带动农文体商旅业态融合发展,让游客可以采摘桑葚、购买蚕桑系列产品、观看蚕桑文化展等,体验蚕桑文化的视觉、味觉盛宴。

桑葚盛产期间不仅周围农家乐一席难求,就连镇上的馒头都成了“抢手货”。“来的游客多,我们社区主打售卖的桑葚馒头,游客们的评价都很好。”大庙文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飞告诉记者。

村民们的疑虑逐渐打消,他们在土地流转等方面全力支持桑葚种植,自己也在游客接待、基地务工等方面得到了实惠。

农户在专家指导下培育食用菌。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农户在专家指导下培育食用菌。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废桑枝孕育出“致富菇”

桑葚采摘期毕竟太短,如何在桑树上挖掘出更多价值?在三品村党群服务中心,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与村里共同组建起一个桑枝菌研发中心。

“平时只看到桑叶用来养蚕,其实桑树枝是很好的食用菌培养料。”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廖星宇说,修剪下的桑枝条,经一系列工艺流程,进行大棚栽培,就可以培养出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利用桑枝栽培出的香菇不但产量高、品质优,菌渣还可以做肥料。

修剪下的桑枝条,经一系列工艺流程,进行大棚栽培,就可以培养出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现在这里已成功研发出全桑枝食药用菌17个品种。利用一百万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的桑枝菌生产线也将在五月投产,年产将达二十多万袋。全桑枝食(药)用菌循环利用示范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年收回废弃桑枝375吨,群众桑园年增收300元/亩,企业菌棒年产值超300万元。

如何让村里的普通群众也从中获益?经过镇村干部的积极“搭桥”,实验室的菌种已经走进了村民家中。以家家户户都有的玉米棒为培养料,实验室免费提供菌种,专家指导村民在家里种起了蘑菇。

村民彭锡群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村民。“以前脱了粒的苞谷棒就烧了,现在才知道居然还有这么大用处。”彭锡群说,蘑菇可以长好几茬,用完了的苞谷棒还可以继续当肥料。在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下,她把几间屋子都打扫出来种蘑菇,自家吃不完还可以拿到菜市场去卖。

把一株桑树“吃干榨净”

对桑树的开发并没有结束。桑葚果干、桑葚酒、桑葚醋这些衍生产品,今年就可以常态化成为大庙镇的特色农业和文旅产品了。

“今年我们引进重庆劲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全镇桑葚进行收购,进行桑葚酒、干果、桑葚汁和桑葚面等产品的开发。”大庙镇产业培育中心负责人吴雨壕介绍,生产线将在今年五月中旬正式投产,产品通过实体店和电商同步售卖。

而在三品村民候有劲的蚕丝被加工车间里,全手工的蚕丝被从去年秋冬开售起就一直供不应求。

“蚕丝三百块一斤,做成四斤的蚕丝被要卖一千四百多块钱。”候有劲告诉记者,加工厂做了二十多年了,来定做蚕丝被的顾客北京云南、广东湖南,全国各地都有。

做蚕丝被的优质蚕茧,都是从周围蚕农收购而来。据大庙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金洋介绍,今年第一季蚕种,即将发往全镇两百多养蚕的散户和大户。

而双马村工厂化养蚕专用房和司家坝300亩蛋白桑机收桑园也陆续建成投用。桑叶直接打粉成饲料养蚕,彻底改变过去分散零星养蚕耗费大量人力、效益低下,且桑叶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随着蚕桑产业链的延展深化,大庙镇养蚕及副产物年收入达1200余万元,蚕茧收购、加工年产值达5800余万元。蚕桑农旅年收入达510余万元,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10%以上。2022年,大庙镇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强镇,大庙桑葚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铜梁:一蚕一桑一产业 铺就乡村振兴“新丝路”

2023-04-26 06:00:0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谷雨前后,正是桑葚成熟时。在铜梁区大庙镇,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桑葚采摘节。三品村、石兴村,游客手提篮筐在桑树林中穿梭,一串串果肉饱满、红紫油亮的桑葚挂满了枝头。

素来有种桑养蚕传统的大庙是铜梁栽桑养蚕最多的镇。近年来,大庙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围绕蚕桑“做文章”:从蚕茧和桑葚深加工,到桑植菌培养推广,大力发展蚕桑全产业链,促进农文体商旅业态融合发展,实现集体经济和当地群众增收。

游客在桑葚园游玩。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游客在桑葚园游玩。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桑泡儿”走出农文商旅融合之路

三品村又是大庙镇栽桑养蚕第一大村,养蚕数量占全镇三分之一。全村桑园面积达到2000亩,占全镇三分之二。

然而传统养蚕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本世纪初期当地栽桑养蚕之风最盛时,全镇年发种能超过万张,几年前就只剩下八九百张。

为了促进桑蚕产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铜梁区在大庙镇大力变革传统蚕桑产业,努力在传统种桑养蚕模式之外再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2015年,大庙镇开始引进专业农业公司建设桑葚种植园,推广果桑种植,推动农文商体旅融合发展。

“吃起耍的桑泡儿还能卖钱,我们一开始还以为村干部在开玩笑。”当地蚕农陈德芬笑着说。

但是随着种植园里60多个品种的桑葚逐年形成了一定规模,每年桑葚成熟季,都会有不少区内外游客慕名前来采摘。尤其是大庙镇通过“一镇一主题”乡村节会带动农文体商旅业态融合发展,让游客可以采摘桑葚、购买蚕桑系列产品、观看蚕桑文化展等,体验蚕桑文化的视觉、味觉盛宴。

桑葚盛产期间不仅周围农家乐一席难求,就连镇上的馒头都成了“抢手货”。“来的游客多,我们社区主打售卖的桑葚馒头,游客们的评价都很好。”大庙文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飞告诉记者。

村民们的疑虑逐渐打消,他们在土地流转等方面全力支持桑葚种植,自己也在游客接待、基地务工等方面得到了实惠。

农户在专家指导下培育食用菌。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农户在专家指导下培育食用菌。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废桑枝孕育出“致富菇”

桑葚采摘期毕竟太短,如何在桑树上挖掘出更多价值?在三品村党群服务中心,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与村里共同组建起一个桑枝菌研发中心。

“平时只看到桑叶用来养蚕,其实桑树枝是很好的食用菌培养料。”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廖星宇说,修剪下的桑枝条,经一系列工艺流程,进行大棚栽培,就可以培养出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利用桑枝栽培出的香菇不但产量高、品质优,菌渣还可以做肥料。

修剪下的桑枝条,经一系列工艺流程,进行大棚栽培,就可以培养出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现在这里已成功研发出全桑枝食药用菌17个品种。利用一百万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的桑枝菌生产线也将在五月投产,年产将达二十多万袋。全桑枝食(药)用菌循环利用示范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年收回废弃桑枝375吨,群众桑园年增收300元/亩,企业菌棒年产值超300万元。

如何让村里的普通群众也从中获益?经过镇村干部的积极“搭桥”,实验室的菌种已经走进了村民家中。以家家户户都有的玉米棒为培养料,实验室免费提供菌种,专家指导村民在家里种起了蘑菇。

村民彭锡群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村民。“以前脱了粒的苞谷棒就烧了,现在才知道居然还有这么大用处。”彭锡群说,蘑菇可以长好几茬,用完了的苞谷棒还可以继续当肥料。在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下,她把几间屋子都打扫出来种蘑菇,自家吃不完还可以拿到菜市场去卖。

把一株桑树“吃干榨净”

对桑树的开发并没有结束。桑葚果干、桑葚酒、桑葚醋这些衍生产品,今年就可以常态化成为大庙镇的特色农业和文旅产品了。

“今年我们引进重庆劲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全镇桑葚进行收购,进行桑葚酒、干果、桑葚汁和桑葚面等产品的开发。”大庙镇产业培育中心负责人吴雨壕介绍,生产线将在今年五月中旬正式投产,产品通过实体店和电商同步售卖。

而在三品村民候有劲的蚕丝被加工车间里,全手工的蚕丝被从去年秋冬开售起就一直供不应求。

“蚕丝三百块一斤,做成四斤的蚕丝被要卖一千四百多块钱。”候有劲告诉记者,加工厂做了二十多年了,来定做蚕丝被的顾客北京云南、广东湖南,全国各地都有。

做蚕丝被的优质蚕茧,都是从周围蚕农收购而来。据大庙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金洋介绍,今年第一季蚕种,即将发往全镇两百多养蚕的散户和大户。

而双马村工厂化养蚕专用房和司家坝300亩蛋白桑机收桑园也陆续建成投用。桑叶直接打粉成饲料养蚕,彻底改变过去分散零星养蚕耗费大量人力、效益低下,且桑叶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随着蚕桑产业链的延展深化,大庙镇养蚕及副产物年收入达1200余万元,蚕茧收购、加工年产值达5800余万元。蚕桑农旅年收入达510余万元,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10%以上。2022年,大庙镇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强镇,大庙桑葚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