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梁浩楠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梁浩楠)4月26日,“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大会在渝举行。大会以“新智造、新场景、新机遇”为主题,12家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主体在会上进行合作意向签约,10家企业与九龙坡区政府进行落地意向签约。
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应用深度和广度加速拓展,机器人产业正处在自立自强、换代跨越的关键战略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表示,重庆要充分发挥本地制造业门类丰富、应用市场广阔优势,积极挖掘农业、应急、医疗、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需求,引导机器人企业与下游开展产需对接,打造机器人生产应用服务聚合的机器人+创新生态,探索形成具有重庆特色的机器人创新和应用路径。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涂兴永介绍,重庆已经集聚了广数、华数、川崎、发那科等重点企业300余家,汇集中科院绿色研究院、机器人国检中心等31个研发平台,形成了集研发、整机制造、检测、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人才培训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2022 年,全市机器人产量超6万套,全产业链产值300多亿元,正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和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下一步,重庆将聚焦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和用户使用需求,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通过增强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拓展应用场景需求、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健全人才保障等举措,形成从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到模式推广的系统推进工作体系。
九龙坡区委副书记、区长李顺也表示,今后,九龙坡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广大机器人企业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机遇。
当天,大会还发布了“机器人+制造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安全应急”“机器人+医疗健康”等应用场景需求,以及兵器涉火企业智能制造应用和人机黑场景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相木分别分享了《智能机器人:从概念到产业——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与工业机器人》,赛迪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所长董凯深度解读《“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据悉,本次活动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九龙坡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智源机器人产业生态研究院、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九龙坡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承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