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好医声每周一膳 海蜇猪骨汤 助您补益肝肾、祛风定眩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3-04-30 06:27:40

听新闻

祖国医学养生之道,在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求形与神俱。其中“食饮有节”,一指饮食要有节制,在腹不在目;二更是讲,饮食要与时节相和,得时而饮,适节而食,顺应大自然规律。“饮食选用当令食材,顺应当地饮食文化”,是几千年来不自觉融入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骨血中的群体生活智慧。在此我们根据时节为大家准备每周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茶饮,助您吃出健康,感悟生活的美好!

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如此潮湿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造成脘腹账满、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

 

海蜇头

 

海蜇头味咸,性平。归肝、肾经。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钙、磷、铁、烟酸,胆碱。本品加微热溶成之原液,能减弱心肌收缩力,煎液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可用于阴虚久咳,以海蜇同冰糖各适量,蒸食。具有消积润肠,可用于小儿积滞。

VCG210a92d3991
图/视觉中国

 

本周推荐:海蜇猪骨汤

【当令时节】谷雨

【原料】海蜇头100g,猪骨头汤500mL。生姜、小葱、黄酒、精盐、干生粉各适量。

【做法与用法】海蜇头洗净撕成小朵,拌上黄酒、精盐和干生粉待用。生姜、小葱洗净,生姜切片,小葱切葱花。锅置火上,放猪骨头汤,加生姜3片,煮沸,投入海蜇头,调味并撒上葱花,将沸起锅。

【中医药专家点评】

海蜇,俗称为水母,体形呈半球状,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呈灰红色,叫海蜇头。海蜇皮、海蜇头皆可入药,海蜇头味咸、性平,入肝、肾经,有祛风解毒、化痰消积的功效,主治头风眩晕、风湿关节痛、疮疡肿毒、咳嗽痰喘、痞积肿块等病。

本方为民间验方,各地都有使用。方中以祛风定眩、清热化痰的海蜇头为主,加入补益肝肾、清热解毒的猪骨组成。全方合用,具有补益肝肾、祛风定眩、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暮春、盛夏时节,气候炎热、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眩晕、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腰膝酸软等症状。也适用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引起血压偏高、头晕面红、腰膝酸软等病的辅助治疗。

【食用注意】

脾胃虚寒,表现为食欲不振、胃凉胃痛、大便稀溏者,慎用本方。

 

》》本期当值医师:陈昕

640

中医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四川省名中医皮肤科专家黄莺教授及钟以泽教授。现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皮肤过敏性疾病组委员,重庆市中医院学会中医外科皮肤病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委员。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各种皮肤病,如痤疮、黄褐斑、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白癜风、脱发、疣、各种顽癣及痈疖疔疮的诊治。

坐诊时间:周二至周五全天

坐诊地点:江北区中医院1号楼2楼皮肤科210诊室

(华龙网健康×江北区中医院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王凤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