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应求不是酒店“坐地起价”挡箭牌
“五一”小长假期间,不少上班族打点行装,计划奔赴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但打开各类预订平台发现,“五一”酒店价格涨幅很大,有的甚至达到七倍以上,让网友直呼遭遇“酒店刺客”。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五一”假期,酒店房价翻倍涨只是常规操作。在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景点和交通枢纽附近,酒店价格涨三倍、五倍乃至七倍以上并不鲜见。特别是有些经济型酒店,因为价格基数相对较低,就“在平日价格后面直接加了个零”,涨幅令人咋舌。
同时,消费者闹心的不仅有“涨价潮”,还有商家“毁约潮”。“毁约”理由千奇百怪:“被警方查封”“装修”“倒闭”“换老板”“管道漏水”……商家或要求消费者自行取消订单,或补差价才能入住。对此消费者怨声载道,“‘五一’民宿现涨价毁约潮”的话题也频登各平台热搜榜。
随着旅游市场日趋火爆,受供求关系影响,多年来,旅游旺季酒店涨价在所难免,大家已司空见惯。不过,像今年“五一”假期涨价那么凶狠、毁约理由如此奇葩,实属罕见。一方面,这反映疫情受控之后,旅游市场出现报复性消费,热门城市酒店供不应求;一方面,说明有些眼光短浅的不良商家,以供求失衡为由“坐地起价”“乘节打劫”;另一方面,表明一些地方政府“有形之手”仍在观望、犹豫……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行业经营都有淡季、旺季之分。在充分竞争性行业,不同销售季节实行差异化价格无可厚非,这在旅游业界早已常态化。问题在于,旅游业涉及产业链较长,有旅行社揽客、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土特产销售、景区门票等,这些环节大多实行市场调节价,为何每到旅游旺季,偏偏住宿涨价最离谱?在这里,仅以供求失衡来解释恐怕难以服众。
根据《价格法》,住宿消费由市场调节,商家可自主定价。不过,《价格法》同时规定,商品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据此,部分酒店经营者以供不应求为由畸高定价,甚至“在平日价格后面直接加了个零”,涉嫌牟取暴利,“明码宰客”,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显然,供不应求不是酒店“坐地起价”挡箭牌。对此,监管部门不得不查。
值得一提的是,为防止“五一”假期前后酒店哄抬物价,山东淄博、江西景德镇政府部门采取断然措施,明确酒店客房价格涨价幅度超过50%的,按哄抬价格行为予以查处。这些举措,能有效震慑不法商家,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受到中国消费者协会点赞,值得各地借鉴。
(徐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