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山
周长山,男,汉族,重庆市云阳县人,1980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4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云阳县水土保持站站长。18年来,他一直从事水土保持工作,躬耕不辍踏遍绿地荒坡,步履不停深入一江四河,知底数、蓄底气、解难题、见成效,为全县水土保持工作贡献出强大个人力量。
青春献给水利事业,18年躬身水保前线。
周长山同志出于云阳县北部山区小镇,属大巴山余脉,长江二级支流车家坝河穿境而过。由于强降雨和生产活动,当地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水土流失更是以崩塌、滑坡等形式频频上演,当地百姓也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恶性竞争中叫苦不迭。这在幼小的周长山心里埋下了要改变现状的种子,立志长大后要投身家乡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正是对故乡水土的这份情有独钟,坚定了他毕生的人生追求,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水土保持的工作岗位。
爱一朵花,最好的方式是陪它盛开。工作伊始,正是“长治”七期工程规划之年,从理论到实践,他虚心向前辈们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也使云阳水土保持规划脱离了描图板,第一次用上了CAD制图,当眼前的峰峦沟谷变成电脑中一张张土地利用现状图、水土流失现状图和水土保持措施图,犹如水土保持之花徐徐盛开,覆盖了整个荒山。最大气磅礴的书写,是用脚步勾勒大地的轮廓。18年来,他踏遍了云阳境内由长江、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所呈现出的“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一水两分田”,弄清楚了水土流失现状和成因。
勤耕不辍、精业笃行,成就“十三五”丰硕成果。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为加快改善全县水土流失现状,周长山以“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引,常思常新、常新常行。他提出的县域水土流失治理“三个转变”“三个结合”“三个加大”“三个建立”,为全县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在他的主导下,云阳县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纲,以生态建设为本,实现了荒山深沟变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十三五”以来,全县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48.28平方公里。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水土流失预防保护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预防保护面积85.69平方公里。实施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应用,加强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监管。审批水土保持方案232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156.20万元、接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80个。全县水土保持率从2016年42.38%上升至2022年53.67%,提升了11.29%。水土流失面积从2095.14平方公里减少到1684.41平方公里,动态减少410.73平方公里。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从1768.58平方公里减少到516.73平方公里,动态减少1251.85平方公里。累计减少土壤流失量112.07万吨,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3586.24万立方米,增加经济收入9239万元,林草植被覆盖进一步巩固提升,蓄水保土能力不断加强,拦沙减沙效果日趋明显,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较大提升,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万里长江,有源故其流不竭;千里奔涌,有积故其力无穷。周长山先后获得云阳县水利局年度先进工作者、云阳县水务局优秀共产党员、云阳县机关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重庆市水土保持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水利学会优秀会员、优秀论文三等奖、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他用一往无前的态度,守护了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成为全县水利工作者的先锋榜样。他用真抓实干的态度,认真领悟各级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协同县级各部门,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