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中国铁路助力成渝“双圈”跑出“加速度”
交通纵横创造“发展奇迹”。

【地评线】渝论 | 中国铁路助力成渝“双圈”跑出“加速度”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5-08

伴随着隆隆的机械轰鸣声,一台台混凝土布料机满负荷运转,一台台塔吊挥舞着“手臂”……走进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大石街道的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铁路的建设与发展则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交通纵横创造“发展奇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话道出了川渝两地历史上的交通困境,但随着成渝高铁、郑渝高铁的开通运营,成渝中线高铁、渝昆高铁川渝段、成达万高铁的加快建设,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一千两支”国家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水上航道体系初步成型和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正加快形成,成渝地区与世界的时空距离迅速拉近,昔日步履艰难的盆地变为如今高质量发展的高地。其中,铁路对川渝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具有持续性、多方面性的。这种影响涵盖了现代工业布局、交通线路布局、城镇发展格局以及空间发展格局。可以说,铁路搭建起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骨架”。

智能技术保障“发展效率”。科技不断进步,我国各方面逐步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而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见证。从售票需要算数做手工到一敲键盘就出票,再到“无”票乘车;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如今的电气化铁路;从“龙号”机车到时速350公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在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动中国铁路迈向新的高度,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通互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夯实“发展根基”。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 到2025年,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出川渝四向通道基本形成,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设施“一张网”, 点线协调、衔接高效的枢纽“零换乘”,客货并重、联程联运的运输“一体化”。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覆盖全部 20万以上人口城市,完善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 1小时通达,“双核”与成渝地区区域中心、主要节点城市1.5小时通达,与主要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约3小时通达。到2035 年,以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全面建成设施互联互通、运行智能安全、服务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提速建设“米”字型高铁网,重庆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渝昆高铁、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和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6条高铁建设。随着成渝经济圈铁路线路越来越多、班次越来越密、人员和货物的交流成本进一步降低,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形成,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根基将进一步夯实。

事实证明,铁路修到哪里,哪里的经济就会腾飞发展。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一步冲破了发展的壁垒,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其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周鑫、蒲诗琴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评线】渝论 | 中国铁路助力成渝“双圈”跑出“加速度”

2023-05-08 06:00:00 来源:

伴随着隆隆的机械轰鸣声,一台台混凝土布料机满负荷运转,一台台塔吊挥舞着“手臂”……走进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大石街道的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铁路的建设与发展则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交通纵横创造“发展奇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话道出了川渝两地历史上的交通困境,但随着成渝高铁、郑渝高铁的开通运营,成渝中线高铁、渝昆高铁川渝段、成达万高铁的加快建设,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一千两支”国家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水上航道体系初步成型和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正加快形成,成渝地区与世界的时空距离迅速拉近,昔日步履艰难的盆地变为如今高质量发展的高地。其中,铁路对川渝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具有持续性、多方面性的。这种影响涵盖了现代工业布局、交通线路布局、城镇发展格局以及空间发展格局。可以说,铁路搭建起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骨架”。

智能技术保障“发展效率”。科技不断进步,我国各方面逐步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而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见证。从售票需要算数做手工到一敲键盘就出票,再到“无”票乘车;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如今的电气化铁路;从“龙号”机车到时速350公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在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动中国铁路迈向新的高度,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通互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夯实“发展根基”。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 到2025年,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出川渝四向通道基本形成,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设施“一张网”, 点线协调、衔接高效的枢纽“零换乘”,客货并重、联程联运的运输“一体化”。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覆盖全部 20万以上人口城市,完善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 1小时通达,“双核”与成渝地区区域中心、主要节点城市1.5小时通达,与主要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约3小时通达。到2035 年,以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全面建成设施互联互通、运行智能安全、服务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提速建设“米”字型高铁网,重庆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渝昆高铁、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和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6条高铁建设。随着成渝经济圈铁路线路越来越多、班次越来越密、人员和货物的交流成本进一步降低,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形成,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根基将进一步夯实。

事实证明,铁路修到哪里,哪里的经济就会腾飞发展。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一步冲破了发展的壁垒,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其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周鑫、蒲诗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田韵沁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