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承派中国医疗队20周年“成绩单”发布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5月8日,重庆市承派中国医疗队2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会上,重庆市承派中国医疗队20周年“成绩单”发布,一批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获表彰。
累计诊治患者超16.5万人次 被受援国点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邓莉介绍,目前,重庆市共承派2支中国医疗队,常年驻外医疗队员19人。其中,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中国医疗队于2002年10月始派,援巴巴多斯中国医疗队于2016年12月始派。
截至2023年4月,重庆市共派出援巴新医疗队员12批120人次,援巴巴多斯医疗队员5批44人次,涵盖20个临床专业。这两支医疗队分别在巴新首都莫尔斯比港总医院、巴巴多斯首都伊丽莎白女王医院,担任顾问医生或护理专家。
20年来,重庆市承派的两支中国医疗队,累计诊治当地患者超16.5万人次,开展手术超1万台,带去神经外科、颌面外科、血管介入等近20个专科领域适宜新技术330余项,带教培训当地医务人员8千余人次,并开展巡回义诊和药械捐赠等工作。
在巴新和巴巴多斯,中国医疗队被受援国政府和人民誉为最信任的外国技术专家组。
受援国对中国卫生援助获得感增强
邓莉称,重庆不断创新援外模式,聚焦受援国发展需求,持续开展援外创新项目,受援国对中国卫生援助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在巴新,围绕援建微创外科治疗中心,连续实施两轮“三年对口医院”项目,采取捐赠专科设备、派遣短期专家组和接收受援医院医生来渝进修等措施,帮助巴新成功实现从传统开放式手术向现代微创手术的飞跃。2022年6月3日,“中国巴新友好微创外科中心”揭牌。
在巴巴多斯,重庆组派短期专家组赴伊丽莎白女王医院开展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腔内介入治疗手术示范及培训,展现中国医疗专家的高超技术水平。同时,促成重庆医科大学与巴巴多斯西印度大学医学院开展医学教育合作。
为华人华侨的安全健康护航
重庆市承派的2支医疗队,是驻受援国中资机构和华人华侨安全保障工作的中坚力量。
20年来,两支医疗队发挥医疗技术优势,指导组织中资机构和华人华侨有效应对登革热流行、新冠疫情、火山喷发等公共卫生危机,在重病重伤人员救治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春苗行动”中,两支医疗队接种新冠疫苗超2.1万剂次,全力保障了华人华侨等人员的安全健康,获中国驻巴新、巴巴多斯、牙买加和格林纳达使馆专函感谢。
此外,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重庆市承派了一支54人的中国政府医疗队驰援尼泊尔杜立克市,参与地震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在尼持续工作40天,受到当地民众、尼泊尔政府和当地驻军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赞赏。
会上宣布,对重庆市援外医疗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给予记功奖励。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首席记者 连肖/文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