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融通融合育新人?这场工作会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双向奔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冯一鸣 实习生 邓鑫芸)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服务和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新征程上,如何汇聚多方力量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相互融通,助力产教深度融合?一场工作推进会亮出“答案”。
5月11日,“职普融通 产教融合”工作推进会暨签约仪式在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顺利举行。站在新的时代潮头,这场职普融合、校企合作的“双向奔赴”,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吹响了新的号角。



如何打通“三融”路径?
一场工作汇报亮出女职中“新答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职业院校要努力推进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当前,职业院校应当如何执起“三融”之笔,以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之路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工作推进会上,女职中交出了对产教融合、职普融通进行深入探索的时代“答卷”。
围绕“打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和“夯实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两个方面,重庆女职中副校长张小平进行了全面的汇报。他指出,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通过完善七案五制、建设产业学院,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二是学校与合作企业紧紧围绕“八个共同”深度合作,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三是以“师资共建、课岗融合、课证融合、课赛融合为抓手”,拓展技能培训的维度。
一直以来,重庆女职中深谙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融合,是构建技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夯实职业启蒙教育、职业体验活动、职业技能培训和中高职衔接上,学校全力以赴,聚精会神推进“三教改革”,培育技能人才。

重庆女职中党委书记杨光奇表示,希望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学校能从原来“大水漫灌”的工作思路转换到“精准滴灌”。在未来办学中能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深层次的变革,加快推进优质中职学校建设,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如何凝聚职教合力?
六场签约仪式吹响高质量发展“新号角”
职业学校的发展、教师技能的提升、学生入岗的实习,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为凝聚职教合力,强化“职普融通 产教融合”的品牌,当天,六场签约仪式与授牌吹响了女职中高质量发展新号角。
现场,重庆女职中与相关企业代表、学校代表签订了职普融通协议、校企共建学生岗位实习基地协议、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协议、职工培训基地协议、双师培训基地协议和校企共建德育实践基地协议。






重庆万豪集团重庆区域总经理、重庆解放碑威斯汀酒店总经理帅侠表示,随着万豪国际未来将在重庆持续拓展,其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既使得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互促互进,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义务。

在重庆市字水中学校党委书记王毅看来,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字水中学在技术课程的开设上存在一定的短板。“职业高中有丰富的职业技术课程,正好弥补了普通高中的不足。”

从示范引领到凝聚合力,重庆女职中在积极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也为江北教育注入了强劲动力。
江北区委教育工委委员、二级调研员刘先志表示,在未来江北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希望校企双方都能做到从宏观上构建产教融合、多元开放的江北职教校企合作新体系;从中观上探索“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的办学新机制;从微观上坚持“理实一体、虚实结合、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新模式。

如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
三场教育研讨会共话职业教育“新生态”
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是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当天下午,重庆女职中还开展了有关学前教育系、护理美容系和旅游商贸系,三场分专业系研讨会。
聚焦“深化产教融合,以课堂为根本的园校协同育人“这一主题,学前教育系幼儿保育专业以一堂《趣玩绘本阅读》观摩课开启研讨会。会议伊始,重庆女职中校长助理、学前系主任陈艳丽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幼儿保育专业的改革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今后工作的思考。针对课堂观摩的感受、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岗课实时互动智慧教学模式等内容,在场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在护理美容系产教融合推进会上,来自养老、美容、美甲等行业的企业代表就目前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建议、学生就业方向的指导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对于各企业代表所提出的意见和问题,重庆女职中护理美容系主任廖英进行了一一回应,并表示学校后续将继续通过以赛促学、学徒制试点等形式,培养学生,为企业、社会输送人才。


如何推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并重?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如何深化三教改革?在旅游商贸系产教融合推进会上,重庆女职中副校长张小平针对以上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同时,各企业代表也从校企双方未来可深度合作的方向、可实施的举措等方面各抒己见。


职业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从国家、企业、学生、学校“四元多赢”角度思考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为加速高技能人才培养,开拓职业技能培训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