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科普丨全民营养周:老年人的健康之道——吃动平衡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对食物摄取、消化、吸收和代谢的能力将不断下降。

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科普丨全民营养周:老年人的健康之道——吃动平衡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5-16

2023年5月15日-21日是第九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宣传口号为“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主题是“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我国素来有一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吃,历来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但有时候你真的吃对了或者补对了吗?

为推进合理膳食行动,提高全民营养健康素养。重庆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华龙网发布“健康中国巴渝行”全民营养周宣传系列专题科普,让我们一起共享健康与美味。

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超过65岁,老年人牙齿脱落、味觉迟钝、代谢功能下降、肌肉衰减等衰老特征将直接影响他们对食物摄取、消化、吸收和代谢的能力,从而既容易罹患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同时也容易出现消瘦、贫血、抵抗力降低等健康问题。

本期好医声科普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练雪梅博士为大家讲解老年人的健康之道。

家简介
图片3

练雪梅,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营养学会老年营养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健康教育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常务委员。曾多次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等研究机构访问学习,现任职于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脂质研究中心。2007年获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如何降低“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给老年人健康带来的双重压力?遵循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做到适合老年人的“吃动平衡”尤其重要!

食物多样,能量适宜,蛋白充足

老年人对能量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对一些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和钙)的需求反而是增加的。因此老年人不要“不敢吃”,食物多样才能保障合理营养。老年人平均每天要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食物品种达到25种以上。一日三餐的主食最好采用杂粮饭;努力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菜和水果品种越多越好,颜色越丰富越好,特别注意多选择深色叶子菜,比如:油菜、菠菜、藤藤菜等;糖尿病人血糖稳定时也可选择适宜水果。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1个鸡蛋(血脂异常的可考虑吃半个蛋黄)、二两肉(鱼、禽、畜肉换着吃,尽量选择瘦肉,少吃肥肉)、300毫升奶制品(血脂异常者可以考虑低脂奶)以及15克黄豆及豆制品;这些足量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的摄入是保障老年人优质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摄入、延缓肌肉衰减的关键。

Tgk6xgAcKxTHPyJ8CtJZt2nZzxVX38HAlWu
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

只有在合理营养的基础上“多动”才能获取预防肌肉衰减,提升心肺功能、改善代谢、调节情绪等运动健康效应,让生命更有活力。65岁以上老人,每周也需要保证15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和2次强健肌肉的抗阻运动,同时增加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训练,可多选择散步、快走、太极拳等动作缓慢柔和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以运动后的目标心率(170-年龄)来衡量,如70岁老人运动后即刻心率为100次/分钟,则表明运动强度恰到好处。老年人要尽量减少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等静态时间,避免久坐,每小时最好起身活动几分钟,伸伸臂、踢踢腿、弯弯腰。

YNK7hI5TvsQvMIVh8Y83eFMxS4VF0NB0DLK

老年人是否做到了 “吃动平衡”,最直接的衡量指标就是 “适宜体重”。老年人肥胖和体重过低都会增加死亡风险,体质指数【BMI=体重(以公斤计)÷身高(以米计)的平方】在20.0-26.9kg/m2最为适宜,比如一个身高1.6米的老年人的适宜体重应该在51.2-68.9公斤的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进入老年期后无论是过胖还是过瘦,都不应该采取极端措施让体重在短时间内产生大幅度变化;应在饮食和身体活动方面进行适度调整,让体重逐步达到正常范围。


总之,老年人特别需要做到:吃动平衡,维持适宜体重;食物多样,预防营养缺乏;主动健康,快乐生活!

(特邀专家/练雪梅 编辑/吴瑞雪 通讯员/项江韵 图/视觉中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科普丨全民营养周:老年人的健康之道——吃动平衡

2023-05-16 06:18:41 来源:

2023年5月15日-21日是第九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宣传口号为“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主题是“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我国素来有一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吃,历来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但有时候你真的吃对了或者补对了吗?

为推进合理膳食行动,提高全民营养健康素养。重庆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华龙网发布“健康中国巴渝行”全民营养周宣传系列专题科普,让我们一起共享健康与美味。

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超过65岁,老年人牙齿脱落、味觉迟钝、代谢功能下降、肌肉衰减等衰老特征将直接影响他们对食物摄取、消化、吸收和代谢的能力,从而既容易罹患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同时也容易出现消瘦、贫血、抵抗力降低等健康问题。

本期好医声科普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练雪梅博士为大家讲解老年人的健康之道。

家简介
图片3

练雪梅,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营养学会老年营养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健康教育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常务委员。曾多次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等研究机构访问学习,现任职于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脂质研究中心。2007年获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如何降低“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给老年人健康带来的双重压力?遵循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做到适合老年人的“吃动平衡”尤其重要!

食物多样,能量适宜,蛋白充足

老年人对能量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对一些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和钙)的需求反而是增加的。因此老年人不要“不敢吃”,食物多样才能保障合理营养。老年人平均每天要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食物品种达到25种以上。一日三餐的主食最好采用杂粮饭;努力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菜和水果品种越多越好,颜色越丰富越好,特别注意多选择深色叶子菜,比如:油菜、菠菜、藤藤菜等;糖尿病人血糖稳定时也可选择适宜水果。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1个鸡蛋(血脂异常的可考虑吃半个蛋黄)、二两肉(鱼、禽、畜肉换着吃,尽量选择瘦肉,少吃肥肉)、300毫升奶制品(血脂异常者可以考虑低脂奶)以及15克黄豆及豆制品;这些足量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的摄入是保障老年人优质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摄入、延缓肌肉衰减的关键。

Tgk6xgAcKxTHPyJ8CtJZt2nZzxVX38HAlWu
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

只有在合理营养的基础上“多动”才能获取预防肌肉衰减,提升心肺功能、改善代谢、调节情绪等运动健康效应,让生命更有活力。65岁以上老人,每周也需要保证15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和2次强健肌肉的抗阻运动,同时增加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训练,可多选择散步、快走、太极拳等动作缓慢柔和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以运动后的目标心率(170-年龄)来衡量,如70岁老人运动后即刻心率为100次/分钟,则表明运动强度恰到好处。老年人要尽量减少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等静态时间,避免久坐,每小时最好起身活动几分钟,伸伸臂、踢踢腿、弯弯腰。

YNK7hI5TvsQvMIVh8Y83eFMxS4VF0NB0DLK

老年人是否做到了 “吃动平衡”,最直接的衡量指标就是 “适宜体重”。老年人肥胖和体重过低都会增加死亡风险,体质指数【BMI=体重(以公斤计)÷身高(以米计)的平方】在20.0-26.9kg/m2最为适宜,比如一个身高1.6米的老年人的适宜体重应该在51.2-68.9公斤的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进入老年期后无论是过胖还是过瘦,都不应该采取极端措施让体重在短时间内产生大幅度变化;应在饮食和身体活动方面进行适度调整,让体重逐步达到正常范围。


总之,老年人特别需要做到:吃动平衡,维持适宜体重;食物多样,预防营养缺乏;主动健康,快乐生活!

(特邀专家/练雪梅 编辑/吴瑞雪 通讯员/项江韵 图/视觉中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瑞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