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近日,“AI孙燕姿”在全网走红。它通过模仿歌手孙燕姿独具特色的唱腔,将公众熟知的的《爱情买卖》《好汉歌》等歌曲进行翻唱,获得较高播放量,但也引发一些担忧。
作为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AI翻唱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新技术的兴起往往具有两面性,必须加强引导规范,不能任其“天黑黑”,野蛮生长。
AI翻唱很早之前就在互联网上出现过,但是,由于拼接生硬、不流畅等问题未能成气候,而此次掀起如此大规模的讨论,正是因为技术的精进,到了让人误以为是真人演唱的地步。AI翻唱代表的“声音合成技术”本质上是人工智能浪潮的一部分,将与其他AI技术共同塑造产业形态。长期看,有利于对行业造成倒逼,取代重复性低门槛工作,让“不走心,满足于模式化生产”的艺术创作者产生危机感,激励个性与创意。在过往的经验中,AI技术已经在致敬还原张国荣、邓丽君等已逝歌手等场景中得到使用,随着技术的成熟,AI无疑可在丰富艺术作品的供给中发挥更多作用。
但AI翻唱引发大众狂欢,其背后涉及的法律问题不容忽视。
提取孙燕姿的声音进行AI生成,是否存在侵权?AI翻唱的歌曲是否存在侵权?
重庆西商律师事务所杨璐律师表示,目前自然人的音色和声音还未纳入《著作权法》保护范围,未经许可提取孙燕姿音色和声音加工使用不算侵犯其著作权,因此,AI翻唱制作出的声音较难得到法律的保护,容易演变为无序的匿名狂欢。而AI翻唱使用的歌曲,若未经允许就可能涉嫌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与此同时,以“AI孙燕姿”为噱头,进行傍名蹭流量的行为,很可能涉及侵犯他人的姓名权。
事实上,目前“AI孙燕姿”翻唱的很多作品点击量过百万,客观上已经赚取了流量,且很可能伴随打赏,本质上属于商业行为,可能涉及侵犯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如果“AI声音生产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则有可能产生伪造真人声音进行诈骗等安全问题。所以,AI翻唱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行业的转型升级,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侵权和安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四月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对AI生成技术的规范应用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如何让“AI生成技术”在法律光环下健康发展,在实际运用中真正做到趋利避害,仍是大家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作者:杨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