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丨我们该如何为长辈“点赞”?
绝大多数人的微信里,都有这么一个家庭群——“相亲相爱一家人”。七大姑八大姨“济济一群”,成为家庭社交的一个新常态。
有网友调侃,每个家庭群里都有几个爱分享的长辈。心灵鸡汤、养生秘方,偶尔夹杂着几个“违背祖宗决定”的广告烂梗,成了亲人互动交流的“主角”。
这样的家庭社交状态似乎再平常不过。但前不久,“我爸退出家族群”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讨论。对于长辈们“无处安放的分享欲”,年轻人也深深共鸣。
随着讨论的深入,公众的视线开始转移到老年人精神层面的“精神孤独”“精神养老”等问题。我们该怎样关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在其需要时给予关怀和支持?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比起变老,人们更害怕孤独。
对于老年人来说,物质需求不再是主要矛盾,他们大多急需精神层面的满足。
有调查显示,精神孤独、精神疾病、精神无着是老年人经常出现的三种精神养老问题。其中精神孤独已成普遍困境。
老年人的精神孤独,从他们的一些外在表现中可以窥见一二:
形成特殊依恋。当来自他人的关注度“缩水”之后,老年人不得不自己开辟新的精神阵地。
鸡汤、或真或假的科学知识、家长里短,都在老年人的分享范围里;跳广场舞、公园闲聊、网上交友,都是老年人的社交方式。通过这些特殊的依恋,他们想要的其实是感知亲情、寻找知音、实现价值。
适应相对困难。时代脚步匆匆,从不停下等人。老年人在适应现代生活时相对困难,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法适应子女的生活节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大相径庭,导致代际沟通出现问题;二是无法快速适应社会发展,以及及时掌握不断衍生出的新工具。
比如智能手机。数据显示,在超过2.6亿的老年人里,使用手机的老年人仅仅只有6700万。另外,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老年人由于知识脱节,难以分辨谣言和伪科学,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关注对象。
老年群体的精神孤独,不仅是关系家庭幸福的小问题,更是涉及社会治理、民生福祉的大课题。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为何如此难“交付”?
家庭关系趋于弱化。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让“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受到冲击,家庭结构离散化、小型化,家庭伦理观念弱化等趋势明显。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仅为2.62人,而“单人户”则大幅增长。同时,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联系减少,加上代际差异的存在,都让老年人在家庭交流中难以实现“有效输出”。
社会关系趋于冷清。淡出职场、远离社会的老年人,大部分成为社交领域的困难群体,在社会大环境下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
我们总以为父母无所不能,总认为父母会照顾好自己,从而忽略父母。其实,人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敏感。我们不去关爱父母,就会有打着感情牌的骗子乘虚而入。
有数据统计,65%以上的诈骗受害人,年龄超过45岁。由于缺乏关注,老年人往往轻信陌生人抛出的“橄榄枝”。陌生社交以外,老年人鲜有打开社交困局的新方式。
自我感知趋于悲观。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老年期处于自我整合和失望的博弈中。由于衰老,老人的体力、心力每况愈下。得不到充足的感情时,老年人就容易被失望打败,走向悲观。
只有做好“精神养老”,老年人的心态才能不“老”。
在老年人精神孤独的痛点还未连成面时,我们可以主动出击,从点赞、问候、关怀这样的小事开始做起,为老年人撑起一片温暖的港湾。
开赞有益,留住指尖的温暖。积极主动地给老年人点赞,量变引起质变,就能汇聚成爱心的海洋,既能温暖人心,又能为预防老年人被诈骗筑起情感防线。
用心沟通,守护岁月的价值。老年人分享的内容里,不乏对年轻人有效有益的内容;年轻人的困惑,往往也能从长辈岁月漫长的人生经历中找到答案。“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适当赞美,适时沟通,也能让老年人感到生活的价值和人生的满足。
积极引导,补牢安全防线。调查显示,每个月转发5条以上谣言内容的人中,年过五旬的占80%。错误是正确的影子。针对这一情况,年轻人可以把科学的知识反向分享给老年人,达到正向辟谣的目的,引导老年人突出谣言的重围。
走下网络,投身家庭的温馨。对于老年人而言,思念不如相见,亲人间多走动,比在线上分享聊天更能得到慰藉。“我在与年轻人演讲的笑声中,把玩孤独,稀释孤独,流放孤独。更重要的是,在笑声中我忘记了衰老。”正如翻译家林少华所言,用关怀、倾听多给老年人一点笑声,可以让家人越走越亲,老人越活越年轻。
人间重晚晴,夕阳无限好。每个人都会变老。当老年人修修补补,还是无力支撑自己的精神家园时,年轻人搭把手,撑起的同样是自己的未来。
别担心,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