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巫溪丨散田碎地连成片 古路镇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5月中旬,巫溪县古路镇龙坪村也迎来了一年繁忙的播种季节,每天清晨都能在稻田里看到村民们插秧的身影。而村民身后,连片平整的稻田,就是当地打造高标准农田的范本。

乡村振兴看巫溪丨散田碎地连成片 古路镇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5-17

编者按: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作为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重庆市巫溪县大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今,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现代版美丽图景正在巫溪大地徐徐展开。

从春天出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联合巫溪县委宣传部、巫溪县乡村振兴局及各乡镇推出《乡村振兴看巫溪》系列报道,讲述一个个村庄的蝶变。

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诗人陆游在《初夏怀故山》中,描绘了插秧的繁忙画面。

5月中旬,巫溪县古路镇龙坪村也迎来了一年繁忙的播种季节,每天清晨都能在稻田里看到村民们插秧的身影。而村民身后,连片平整的稻田,就是当地打造高标准农田的范本。

龙坪村高标准农田里插秧忙。特约通讯员 冉梦竹 摄
龙坪村高标准农田里插秧忙。特约通讯员 冉梦竹 摄

龙坪大米香 集体经济见成效

“我们龙坪村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拥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这里气候好,所以种出来的大米很受市场欢迎。”村民冉大伯说,不过,前些年大家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形成品牌,大米也没有卖起价格。

2020年开始,龙坪村开始探索集体产权改革,成立了经济合作联合社。村干部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形式,将全村95亩水稻田整合起来,由村集体负责建设、管理,形成了规模化、一机化的种植模式。由于管理到位、种子优化、农药减少,绿色生态的龙坪大米逐渐在市场上打出了名号,一斤能卖到6元。当年村经济合作社仅仅通过水稻种植就获得收益5万多元。

村党支部书记冉鹏说,为了扩大老百姓的增收渠道,龙坪村还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依托生态水稻种植农业生产技术和理念,配以饲养稻花鱼,并多次举办了摸鱼比赛,让游客体验儿时下水摸鱼乐趣的同时共享丰收的喜悦,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产品与乡村旅游有机整合。

“龙坪米的市场反应很好,如何能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这是冉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他闲暇时就在田坎附近转悠,希望找到出路。

龙坪村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古路镇供图 华龙网发
龙坪村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古路镇供图 华龙网发

打破土地界限散田碎地连成片

在冉鹏的眼前,是一片由无数个田坎围合而成的稻田,由于不少村民外出打工,有些农田也一直荒着,他觉得有些可惜。

“如果能让这些分散的土地打破边界,形成一大片就好了,这样就能机械化种植,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说干就干。2022年下半年开始,村里决定要着手打造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高龙坪大米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不过,这项工作一开始并不受老百姓待见。

“把地都给集体了,我们平时吃点蔬菜都没有地方种。”“我的稻田里养了鱼,收入还可以,入股集体收入会不会下降?”“这块地是父辈传下来的,入股后会不会拿不回来?”……

对此,村里不仅多次召开了政策宣传会,还逐一上门给老百姓讲解政策。看着党员带头加入,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同意入股。

“为了打消老百姓的顾虑,我们还专门拿出了边角地供老百姓种菜。” 龙坪村党支部副书记钟廷轩说,去年12月,龙坪村第一期500亩高标准农田打造完毕,涉及200多户,单户最多的有4亩。村民们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村集体,每亩每年可得 600元租金,年底还能分红。此外,村民还可在村集体务工,按每天120元结算。

钟廷轩说,今年开始,村里引进了四川的水稻品种,亩产可提升300斤左右。“以前每亩产量在900斤左右,今年预计亩产可达1200斤,老百姓年底又能过一个幸福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冉长军 文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乡村振兴看巫溪丨散田碎地连成片 古路镇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3-05-17 11:37:17 来源:

编者按: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作为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重庆市巫溪县大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今,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现代版美丽图景正在巫溪大地徐徐展开。

从春天出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联合巫溪县委宣传部、巫溪县乡村振兴局及各乡镇推出《乡村振兴看巫溪》系列报道,讲述一个个村庄的蝶变。

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诗人陆游在《初夏怀故山》中,描绘了插秧的繁忙画面。

5月中旬,巫溪县古路镇龙坪村也迎来了一年繁忙的播种季节,每天清晨都能在稻田里看到村民们插秧的身影。而村民身后,连片平整的稻田,就是当地打造高标准农田的范本。

龙坪村高标准农田里插秧忙。特约通讯员 冉梦竹 摄
龙坪村高标准农田里插秧忙。特约通讯员 冉梦竹 摄

龙坪大米香 集体经济见成效

“我们龙坪村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拥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这里气候好,所以种出来的大米很受市场欢迎。”村民冉大伯说,不过,前些年大家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形成品牌,大米也没有卖起价格。

2020年开始,龙坪村开始探索集体产权改革,成立了经济合作联合社。村干部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形式,将全村95亩水稻田整合起来,由村集体负责建设、管理,形成了规模化、一机化的种植模式。由于管理到位、种子优化、农药减少,绿色生态的龙坪大米逐渐在市场上打出了名号,一斤能卖到6元。当年村经济合作社仅仅通过水稻种植就获得收益5万多元。

村党支部书记冉鹏说,为了扩大老百姓的增收渠道,龙坪村还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依托生态水稻种植农业生产技术和理念,配以饲养稻花鱼,并多次举办了摸鱼比赛,让游客体验儿时下水摸鱼乐趣的同时共享丰收的喜悦,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产品与乡村旅游有机整合。

“龙坪米的市场反应很好,如何能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这是冉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他闲暇时就在田坎附近转悠,希望找到出路。

龙坪村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古路镇供图 华龙网发
龙坪村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古路镇供图 华龙网发

打破土地界限散田碎地连成片

在冉鹏的眼前,是一片由无数个田坎围合而成的稻田,由于不少村民外出打工,有些农田也一直荒着,他觉得有些可惜。

“如果能让这些分散的土地打破边界,形成一大片就好了,这样就能机械化种植,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说干就干。2022年下半年开始,村里决定要着手打造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高龙坪大米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不过,这项工作一开始并不受老百姓待见。

“把地都给集体了,我们平时吃点蔬菜都没有地方种。”“我的稻田里养了鱼,收入还可以,入股集体收入会不会下降?”“这块地是父辈传下来的,入股后会不会拿不回来?”……

对此,村里不仅多次召开了政策宣传会,还逐一上门给老百姓讲解政策。看着党员带头加入,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同意入股。

“为了打消老百姓的顾虑,我们还专门拿出了边角地供老百姓种菜。” 龙坪村党支部副书记钟廷轩说,去年12月,龙坪村第一期500亩高标准农田打造完毕,涉及200多户,单户最多的有4亩。村民们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村集体,每亩每年可得 600元租金,年底还能分红。此外,村民还可在村集体务工,按每天120元结算。

钟廷轩说,今年开始,村里引进了四川的水稻品种,亩产可提升300斤左右。“以前每亩产量在900斤左右,今年预计亩产可达1200斤,老百姓年底又能过一个幸福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冉长军 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