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龙网菁英小记者这堂科学课也“太酷啦!”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李雪莹 实习生 王悦)“野蚕和家蚕原来有这么多区别啊!”“我以前只见过白色蚕蛹,没想到它居然可以有这么多种颜色!”“喂食家蚕桑叶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哪种桑叶可以让蚕宝宝更好地生长?”
5月13日上午,华龙网菁英小记者在导师们的带领下,前往袁隆平院士母校——西南大学,走进蚕学宫,开展科技创新主题采访实践活动,解密新时代“春蚕精神”。
小记者化身“养蚕萌新”
沉浸式探究家蚕奥秘
为了迎接华龙网菁英小记者这群特殊的小访客,西南大学蚕学专业的老师们一早便将家蚕基因库里十几种家蚕和蚕茧摆放在了蚕学宫门口最显眼的标本柜里。
走进恢宏壮观的蚕学宫,小记者们仔细观察起展柜里颜色丰富的蚕茧标本,认真做着笔记,大厅里不时传来“蚕茧居然有这么多种颜色!”的小声惊叹。当领取到一片鲜美的桑叶与两只白白胖胖的家蚕宝宝后,小记者们稚嫩的脸上难掩兴奋与好奇。
随后,西南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尹博文为小记者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蚕学课。他用幽默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小记者讲解着蚕的分类、进化发育过程、彩色蚕茧的形成原理以及蚕丝应用科学的新领域等科学知识……在蚕学讲堂上,小记者作为养蚕新手,仔细地倾听、记录着尹老师科普的每一个重点。
课程结束后,华龙网菁英小记者邱洲宇表示,尽管在学校的科学课上老师讲过一些养蚕知识,自己曾经也养过蚕宝宝。但在这堂蚕学课上,还了解到了蚕丝可以用来做衣服、面膜,还可以应用到3D打印、以及医学领域,确实是令人大开眼界。
对话一线科研工作者
切身领悟春蚕的奉献精神
提问交流环节,华龙网菁英小记者们积极思考大胆提问:从家蚕血液颜色,到养殖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意义,再到喂食桑叶的选择标准……尹博文老师用专业的科学知识一一进行了解答,并鼓励小记者在养殖蚕宝宝的过程中查阅资料,通过实践寻找答案。
随后,菁英小记者们在西南大学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蚕学宫桑树组织培养室,透过装在各个透明瓶子里的桑树样本,走进另一方生物天地。尽管是周末时间,小记者们发现,在西南大学蚕学宫的实验室里仍有许多身影在不停地忙碌着。
华龙网菁英小记者陈奕菲在活动结束后告诉小记者导师,经过这次参观,她不仅切身了解到蚕这一小小的生物对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含义,更对这些钻研科学的老师们身上这种像蚕一样勤恳、敬业、奉献的精神感到由衷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