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保存完整的东汉崖墓 千年后重现山城

开凿于崖壁上的崖墓,是汉至六朝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颇具代表性的古代墓葬形式。日前,在江北区北滨路发现了一座东汉时期的崖墓,其墓葬结构和随葬品保存完整,在崖墓考古中十分罕见。


4月20日,在江北区北滨路的一个项目工地,施工人员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墓葬。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经过10天的抢救性发掘,初步判断这是一座保存完整的东汉时期崖墓。

该墓葬位于嘉陵江左岸,由带排水的墓道、封门、甬道及墓室组成,面积约10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汪伟说:“在以往的这种崖墓,考古里面是比较少见。因为崖墓,往往都是暴露在地表,很容易就被发现、被盗掘。这个墓室很幸运,城市建设把它整个墓道给它掩盖了。它的原始的状态,没有受到大的一个扰动,这个在考古当中是比较难得的。”


目前,该墓葬共出土铁剑、釜、铜豆、盆、陶案、侍俑、动物俑等56件(套)随葬品。而这些器物,主要摆放在甬道上。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汪伟说:它反映的是当时,一个是“前堂后室”的一种建筑形制的一个布局,另外一个就是反映的是当时墓室里面,这种墓葬祭祀的一种流行。



经初步发掘,这个墓葬中的器物组合,生活用具、仆人侍从、家禽动物,丰富的随葬品反映了古人的丧葬观念,与四川地区同时期的崖墓葬制相对一致。但它也有一个特别之处——铜器较多。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汪伟说:”包括它的一些鐎斗(温器 用以煮物)、盆、鐘这些,它们的数量还是比较丰富。包括它的工艺,它的(铜)用量都是比较充足的。墓主人,我们推测他可能就是当时江州城里面有一定财富的人。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刘春力 谭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