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遗体边哭了很久 杭州登山者还原52岁冲顶珠峰遇难者最后一刻
中国登山者朱霞登顶成功 受访者提供
5月19日凌晨,登山领域知名自媒体平台“喜马拉雅山论坛”援引《喜马拉雅时报》消息,在攀登珠峰冲顶尝试期间,一名中国登山者在紧邻8690米高度的南峰区域不幸遇难。后有媒体证实,遇难的中国登山队员名叫陈学斌,今年52岁。截至当日18时,陈学斌所在的登山队其他队员已全部返回珠峰大本营。
5月20日,潮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刚刚登顶成功的42岁杭州登山者朱霞,她在登顶珠峰过程中,曾与陈学斌偶遇,她讲述了更多陈学斌人生中最后几个小时的细节。
朱霞拍下的珠峰 受访者提供
中国登山者在冲顶珠峰时遇难
偶遇者讲述更多细节
5月18日北京时间8点5分,尼泊尔时间5点55分,朱霞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此次攀登珠峰,朱霞是攀登域登山队的一员,与陈学斌不属同一登山队,此前也并不认识。
“登顶下撤时,我看到了陈学斌的遗体。”朱霞告诉潮新闻记者,“我一看是中国人的名字,而且是跟我一起冲顶的,时而我超他,时而他超我。”
尼泊尔当地时间5月17日20时至22时左右,朱霞和她的两名队友偶遇了陈学斌,他们一起走到攀登的第一梯队。“遇到他是在珠穆朗玛峰的阳台位置,海拔8200米多。”朱霞说,登山者有个习惯,只要看到有胸前贴着名字的中国人,就会格外关心一下。“我们还打了招呼。”
朱霞记得,自己和队友在阳台换了氧气继续往前走,而陈学斌似乎已经走不动了。“在8300米时,我超越了他,在相遇的期间,他一直都是一个人,没有看到他的夏尔巴(尼泊尔当地向导),此后他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朱霞说,有丰富经验的登山者,一般向导都是1 : 1跟从服务的比例。
当朱霞登顶成功后下撤时,看见陈学斌出事了。“那个位置是南峰下来的第一个绳结点,他倒挂在那,已经没有生命特征。”朱霞看见,他的冰爪勾在过结的绳子上,起不来了。
朱霞告诉记者,尼泊尔政府每年组织队伍在冰面上铺好路绳,攀登者才能用上升器借路绳往上爬,路绳每过一百多米便会有个结点。
有尼泊尔当地媒体报道,在倒下的最后时刻,他扔掉护目镜和氧气罐。在朱霞看来,那不是扔掉的,极有可能是在陡坡没有站稳,栽倒后眼镜甩了出去。“那个坡很陡,大约70度。他可能是没了力气,也可能没了氧气,在海拔8000多米的地方,如果没人帮助,倒挂后几分钟就没有呼吸了。”
朱霞说,陈学斌倒下的地方位于海拔8500米的地方,距离登顶可以说是“一步之遥”。
冲顶珠峰的路线 受访者提供
登山者挑战人类极限
为何登顶珠峰危险却充满魔力?
和陈学斌一样,朱霞所在的队伍也选择了很常规的南坡路线,“当天并没有发生雪崩等危险情况。”朱霞说,难度主要是天气影响。“当天的天气刚开始还好,后来便刮大风,由于珠峰特殊气候是无法预测的。我到达珠峰顶时风力是8级风,相当于20米每秒,拍照时手指都冻伤了。”
“今年的登山季天气不太好,风特别大,登顶率不高。”朱霞说,看到活生生的中国同胞就倒在她身边,对她的冲击特别大。“我跪在那里哭了好久,自己都差点不能下山。”在登顶的过程中,朱霞还失温了两个小时,意识开始模糊,幸好她的夏尔巴把自己的面罩给了她。
“我登山已经六七年了,为了纪念人类登顶珠峰七十周年,选择在今年登顶珠峰。今年也是有史以来登山者最多的一年。”朱霞说,领队曾说过,今年较往年有很大的不同,最近孟加拉湾吹来的飓风很大,路绳修到8450米被迫撤回C4(如上图)……“说不紧张是假的,唯有全力以赴。”
据尼泊尔媒体报道,今年尼泊尔共发放了478张登山许可证,为过去70年之最,其中中国公民申请许可证的人数最多,共有97人。据新华社5月17日报道,一名摩尔多瓦登山者当天上午在珠穆朗玛峰南坡死亡,今春登山季死于世界最高峰尼泊尔一侧的登山者人数升至6人。
大多数在珠穆朗玛峰遇难的登山者都死于所谓的“死亡线”,也就是指珠峰海拔8000米以上至登顶的这一段危险地段,陈学斌遇难也正是在此区间内,那里的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不足以维持人类的生命。
登顶珠峰如此危险,却对每一位登山者充满魔力,为什么珠峰的雪山如此吸引着他们?陈学斌曾对其朋友表示,要把登顶珠峰作为自己30岁的礼物。但因各种原因,攀登珠峰迟迟未能成行。如今距离他的30岁已经过去22年,他还是踏上了自己的梦想。
4月5日,朱霞开始记录自己的珠峰之行。她写到,因为对山川有了极致的热爱,所以为了你放弃了所有,登山之旅正式开始。一直到5月13日,也是开始珠峰之行的第36天,她宣布,艰苦卓绝的六天珠峰冲顶计划在凌晨准备开始。“一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她在出发冲顶珠峰前发文称,“登山让人暴露在极端环境之中,在强度极大的情况下,对生死等本性的选择,这是对人的训练,是在任何其他的地方都找不到的,这里的大川冰河雪山之壮美足够一次次冲击你的灵魂。登山,让我对生命充满激情,这是我十来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