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再大也吹不起断线的风筝,变现能力就是通道口岸建设的那根线。
要搭上这趟开放的顺风车,实现经济飞跃发展,切题口则在于,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红利。
沙坪坝对此做了有益尝试:在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一台台进口车正在拆箱,等待着通过各项通关流程,到达客户的手中。

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这些车都是客户已经提前支付订金的。”重庆铁路口岸物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崔松柏介绍,之前,中国整车进口口岸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进口车辆通过海运进港再转陆运,对于中西部城市来说,需要30-40天时间,综合物流成本也“居高难下”。重庆开放铁路口岸后,运输时间比沿海口岸的海运省时三分之二以上,时间更快,成本更低,车的价格也更具竞争力。
重庆整车进口口岸于2014年获批,是西部内陆首个整车进口口岸,配置有汽车检测线、联合查验区、集装箱堆场、试车跑道、检疫隔离区等功能。现目前,进口整车覆盖奔驰、宝马、大众、路虎、标致雪铁龙、奥迪、丰田、林肯、福特等9个汽车主流品牌。
不光是进口车,出口车的成绩也十分亮眼。自去年10月国铁集团开放新能源汽车运输以来,中欧班列(渝新欧)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不断攀升,今年一季度实现环比增长57%,成为新能源汽车出海拓市场的最优选择。
目前,中欧班列(渝新欧)已建立起“3+8+N”集结分拨体系,稳定运行近50条成熟线路,通达欧亚100余个城市和地区,运输货物品类近万种。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渝新欧)出口商品汽车超1.4万辆,环比增长148%。
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沙坪坝力争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配置资源、拓展市场,做大口岸经济,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增强城市能级。
建成十年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市场主体从不到200家增加到现在的5400余家,税收从1000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55亿元。2022年,沙坪坝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3650亿元,增长4%。
检验开放创新的成效,最终还得落脚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上。融入开放发展的大局,沙坪坝的口岸优势,还将助推更多西部地区实现发展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