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数智”升级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一次非去不可的“数智重电”之旅

如何利用“数智”升级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一次非去不可的“数智重电”之旅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5-24

2023年,首轮“双高计划”建设周期迎来收官之年。作为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近年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主动把握数智时代的变革机遇,以数智技术赋能人才培养与治理改革,在办学探索中不断凝聚“数智重电”特色,助力区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5月24日上午,2023第四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来自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围绕“双高计划”“数智重电”助力数字经济转型发展展开探讨。

重电智慧教学平台

“数智”驱动教学改革

以“智慧教育”助力“教学研”共生

创设适合的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一名学生基于个体潜质得到最佳发展,是教育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和愿景。教育信息化、数智化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景的有效路径。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构建“个性化、泛在化、智能化、数据化”的智慧教学生态,以“智慧教育”为目标助力“教学研”共生,不断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创设“一师一空间,一生一平台”的智慧教育环境。

重电超融合云平台

在通信工程学院,为师生打造产教融合实训云平台,采用混合云模式部署,实现校内实训设备资源虚拟化上云,同时上线AI在线解答和实训指导系统,学生登录平台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实现灵活开展实训、在线提升技能;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构筑情景交融思政教学场域,生成具有叙事说理功能的新兴载体“情景画”,运用“AR观党史学时政”、“VR看乡村振兴新图景”等原创软件,实现3D思政课堂上师生深度互动。

随着数字技术赋能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校也入选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在2023年“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3,先后培养出诸如“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李小松、“全国技术能手”王杰等一大批卓越工匠和双创人才。

政校共建“环重电创新生态圈”

着力构建“数智重电”特色科研体系

“科”,是科学城的灵魂和主题。自科学城启动建设以来,立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大批大装置、大院所、大平台、大项目持续加速推进。这些从立项开始就注定发挥大作用的项目,已经在科学城“扎下了根”,也渐渐“结出了果”。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智核区”的区位优势,依托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环重电创新生态圈”,着力打造“数智重电”特色科研体系,技术攻坚精准服务产业升级。

自主研发的多用途高速数据提取仪

通过“全面布局、重点培育、内部挖潜、外部合作”,学校在硅光子芯片封测、5G+应用、城市智慧运维等重点领域布局了7个大数据智能化科研平台,建有“机器人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与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共建“大数据与最优化研究所”,开展“基于医保大数据的群体健康分析”等技术创新项目,利用数学工具解决民生领域关键问题。

当前,多个重大项目建设地如火如荼,这是重电纵深推进特色科研体系建设走深走实的生动注脚。

以专业特色统领办学特色

为打造“制造重镇,智慧名城”注入新动能

重庆,这座无法复制的魅力之城,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惊喜:轻轨穿楼李子坝、绝美夜景洪崖洞、美味的火锅、两江四岸的绝妙夜景……

而在这些备受关注的话题背后,我们也看到,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创新元素正在成为重庆的城市底色,并融入到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产业和城市发展脉络中。

一座会“思考”的城市,跃然眼前;一个更“智慧”的重电,正在成型。

14个专业群数智化重构

在此背景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以专业特色统领办学特色,一体化推进专业群建设,紧密对接重庆市“芯屏端核网”智能全产业链和“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聚焦重庆市“2+6+X”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和传统产业数字转型需求,升级重构14个专业群,实施“高峰高原高岗”梯次发展计划,推进专业群评价体系改革,构建“两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形成“智联六合、信安九州”的“数智重电”品牌。

“学校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为例,发挥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优势,面向物联网产业链、智慧城市领域,培养具备物联网终端开发与应用、系统方案解决与工程实施、网络设计与运维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重电-华为ICT学院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专业群编制了教育部《物联网专业教学标准》等相关标准27项,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全球高校第一个“华为实训基地”、第一个“华为认证培训中心”、第一个混合所有制特征的“重电-华为ICT学院”。

同时,学校作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华为、中兴等数智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创新构建“职教集团-产业学院-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数智人才培养模式,每年为全市输送大数据与智能化等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6000余人,毕业生本地就业占比稳定保持82%以上,为重庆市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提供有力支撑。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如何利用“数智”升级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一次非去不可的“数智重电”之旅

2023-05-24 16:08:51 来源:

2023年,首轮“双高计划”建设周期迎来收官之年。作为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近年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主动把握数智时代的变革机遇,以数智技术赋能人才培养与治理改革,在办学探索中不断凝聚“数智重电”特色,助力区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5月24日上午,2023第四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来自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围绕“双高计划”“数智重电”助力数字经济转型发展展开探讨。

重电智慧教学平台

“数智”驱动教学改革

以“智慧教育”助力“教学研”共生

创设适合的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一名学生基于个体潜质得到最佳发展,是教育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和愿景。教育信息化、数智化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景的有效路径。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构建“个性化、泛在化、智能化、数据化”的智慧教学生态,以“智慧教育”为目标助力“教学研”共生,不断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创设“一师一空间,一生一平台”的智慧教育环境。

重电超融合云平台

在通信工程学院,为师生打造产教融合实训云平台,采用混合云模式部署,实现校内实训设备资源虚拟化上云,同时上线AI在线解答和实训指导系统,学生登录平台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实现灵活开展实训、在线提升技能;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构筑情景交融思政教学场域,生成具有叙事说理功能的新兴载体“情景画”,运用“AR观党史学时政”、“VR看乡村振兴新图景”等原创软件,实现3D思政课堂上师生深度互动。

随着数字技术赋能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校也入选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在2023年“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3,先后培养出诸如“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李小松、“全国技术能手”王杰等一大批卓越工匠和双创人才。

政校共建“环重电创新生态圈”

着力构建“数智重电”特色科研体系

“科”,是科学城的灵魂和主题。自科学城启动建设以来,立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大批大装置、大院所、大平台、大项目持续加速推进。这些从立项开始就注定发挥大作用的项目,已经在科学城“扎下了根”,也渐渐“结出了果”。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智核区”的区位优势,依托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环重电创新生态圈”,着力打造“数智重电”特色科研体系,技术攻坚精准服务产业升级。

自主研发的多用途高速数据提取仪

通过“全面布局、重点培育、内部挖潜、外部合作”,学校在硅光子芯片封测、5G+应用、城市智慧运维等重点领域布局了7个大数据智能化科研平台,建有“机器人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与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共建“大数据与最优化研究所”,开展“基于医保大数据的群体健康分析”等技术创新项目,利用数学工具解决民生领域关键问题。

当前,多个重大项目建设地如火如荼,这是重电纵深推进特色科研体系建设走深走实的生动注脚。

以专业特色统领办学特色

为打造“制造重镇,智慧名城”注入新动能

重庆,这座无法复制的魅力之城,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惊喜:轻轨穿楼李子坝、绝美夜景洪崖洞、美味的火锅、两江四岸的绝妙夜景……

而在这些备受关注的话题背后,我们也看到,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创新元素正在成为重庆的城市底色,并融入到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产业和城市发展脉络中。

一座会“思考”的城市,跃然眼前;一个更“智慧”的重电,正在成型。

14个专业群数智化重构

在此背景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以专业特色统领办学特色,一体化推进专业群建设,紧密对接重庆市“芯屏端核网”智能全产业链和“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聚焦重庆市“2+6+X”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和传统产业数字转型需求,升级重构14个专业群,实施“高峰高原高岗”梯次发展计划,推进专业群评价体系改革,构建“两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形成“智联六合、信安九州”的“数智重电”品牌。

“学校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为例,发挥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优势,面向物联网产业链、智慧城市领域,培养具备物联网终端开发与应用、系统方案解决与工程实施、网络设计与运维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重电-华为ICT学院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专业群编制了教育部《物联网专业教学标准》等相关标准27项,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全球高校第一个“华为实训基地”、第一个“华为认证培训中心”、第一个混合所有制特征的“重电-华为ICT学院”。

同时,学校作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华为、中兴等数智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创新构建“职教集团-产业学院-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数智人才培养模式,每年为全市输送大数据与智能化等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6000余人,毕业生本地就业占比稳定保持82%以上,为重庆市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提供有力支撑。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肖启术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