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新时代三峡游,巫山因何而“立”?
巫山的底气来自独有的资源禀赋。地处三峡腹心的巫山,堪比珠串上最靓的珍珠。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三峡中的巫峡,就在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绵延四十五公里。巫峡奇峰突兀,怪石嶙峋,被认为最具观赏性。
而小三峡·小小三峡则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享有“中华奇观”“天下绝景”“人间仙境”美誉。俯瞰小三峡,恰如“人在天上游,画舫地窟行”。

巫峡雄姿。丁坤虎 摄
巫山还有灿烂的文化。巫文化、神女文化、巴楚文化也在这里交融衍生。1985年,巫山的一个重大发现震惊世人。
中国考古学家黄万波教授在龙骨坡发现了一颗酷似猿人的牙齿,证明了204万年前的巫山人是亚洲最早的人类。在巫山博物馆,就可零距离观看龙骨坡巫山人牙齿化石。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一千多年前,诗人萧纲来到巫山,因感蜀道之难,三峡之险,写下《蜀道难》。很长一段时间,交通是“巫山之痛”。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三峡是世界上唯一可乘船观看的大峡谷,主要游客为贵宾。随着游轮公司纷纷进入,三峡游价格较为接地气,但游轮游也有短板。2010年,从沿海、东北等地进入巫山旅游,竟然需要三天三夜。连巫山神女峰,也只能在江上仰望。

神女峰。何志宏 摄
进入新时代,巫山全力攻破大山阻隔。郑渝高铁贯通释放叠加效应,正助推巫山旅游产业步入“黄金时代”。现在的巫山,成功集齐“水陆空铁”四大立体交通。
通达性提高只是解决了“引进来”,而“留下来”更考验内功。巫山投资1.3亿元打造的大型长江情境夜游《三峡之光》,成为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夜游新地标。唯美的城市夜景、沉浸式的游船演艺、国内最大的崖壁秀……巫山成功将过境游升级为过夜游。
此外,巫山担起重任,练好内功,和奉节、万州等地共打三峡牌,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一江碧水。吴光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