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历史建筑获新生 彰显城市“绣花功”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但传承着城市的精神,而且代表着城市的生活记忆。

【地评线】渝论 | 历史建筑获新生 彰显城市“绣花功”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5-29
青年说

近日,打卡“重庆版布达佩斯大饭店”在互联网上引发“晒图热”。被称为“重庆版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是位于渝中区解放碑五四路的中英联络处旧址。这座有上百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保建筑,成了新晋“打卡点”,这种奇妙的融合,为中英联络处旧址带来新的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230529194004
“重庆版布达佩斯大饭店”。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但传承着城市的精神,而且代表着城市的生活记忆。为充分挖掘街巷文化底蕴、留存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美化、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近些年来,重庆从保护古城风貌着手,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从建设宜居宜游城市发力,将街巷整治与微更新、微改造并举,让古老街巷焕发新颜。中英联络处旧址在近20年前的解放碑商圈一带升级改造中,曾面临被拆除的危机。后因其有着“特殊身份”,相关部门多次调研后认为,该建筑结构完整、历史意义重大,决定进行保护利用,并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重庆,城市更新建设为历史建筑“让路”的案例远不止这一处。如见证重庆军工业发展重要历史的江北区望江厂,也曾因修建郭家沱长江大桥的桥墩,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后经过重庆市区两级反复协调,对大桥桥墩和匝道的位置微调2米,使望江厂员工宿舍群原址保留了下来。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重庆共有696处历史建筑,随着城乡建设中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力度加大,它们正在经历“重生”。一幢幢历史建筑获得“重生”的背后,彰显重庆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也折射出发展思路的转变。正如有学者所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新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要义。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城市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而记录其变化,能满足公众对城市情感寄托的精神需求。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今后的城市竞争不再局限在经济层面,GDP指数、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不再是评价与衡量一座城市的唯一标准。城市的宜居程度、口碑形象、城市文化所塑造的城市影响力和感召力,逐渐成为评估城市的新标杆。期待重庆通过更多的“绣花”式微改造,让历史建筑不仅有“面子”也有“里子”,也给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居民带来不断升级的美好生活体验。

作者:刘纯银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评线】渝论 | 历史建筑获新生 彰显城市“绣花功”

2023-05-29 19:27:01 来源:
青年说

近日,打卡“重庆版布达佩斯大饭店”在互联网上引发“晒图热”。被称为“重庆版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是位于渝中区解放碑五四路的中英联络处旧址。这座有上百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保建筑,成了新晋“打卡点”,这种奇妙的融合,为中英联络处旧址带来新的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230529194004
“重庆版布达佩斯大饭店”。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但传承着城市的精神,而且代表着城市的生活记忆。为充分挖掘街巷文化底蕴、留存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美化、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近些年来,重庆从保护古城风貌着手,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从建设宜居宜游城市发力,将街巷整治与微更新、微改造并举,让古老街巷焕发新颜。中英联络处旧址在近20年前的解放碑商圈一带升级改造中,曾面临被拆除的危机。后因其有着“特殊身份”,相关部门多次调研后认为,该建筑结构完整、历史意义重大,决定进行保护利用,并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重庆,城市更新建设为历史建筑“让路”的案例远不止这一处。如见证重庆军工业发展重要历史的江北区望江厂,也曾因修建郭家沱长江大桥的桥墩,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后经过重庆市区两级反复协调,对大桥桥墩和匝道的位置微调2米,使望江厂员工宿舍群原址保留了下来。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重庆共有696处历史建筑,随着城乡建设中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力度加大,它们正在经历“重生”。一幢幢历史建筑获得“重生”的背后,彰显重庆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也折射出发展思路的转变。正如有学者所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新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要义。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城市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而记录其变化,能满足公众对城市情感寄托的精神需求。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今后的城市竞争不再局限在经济层面,GDP指数、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不再是评价与衡量一座城市的唯一标准。城市的宜居程度、口碑形象、城市文化所塑造的城市影响力和感召力,逐渐成为评估城市的新标杆。期待重庆通过更多的“绣花”式微改造,让历史建筑不仅有“面子”也有“里子”,也给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居民带来不断升级的美好生活体验。

作者:刘纯银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文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