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培养3.5万名“法律明白人” 帮助群众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

重庆培养3.5万名“法律明白人” 帮助群众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5-3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我又来听‘板凳说法’课了,每次学点新知识,生活中还真用得上。”5月17日,涪陵区清溪镇平原村村民张大爷回家洗了把手,一手拿个馒头一手拿包涪陵榨菜,着急慌忙地往里走。

一位“法律明白人”,几十条板凳,一个“法律之家”的院坝,数十个村民围坐到一起。原来,这就是张大爷口中的“板凳说法”现场。

问需于民,为民送法。据了解,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司法局聚焦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借助广大“法律明白人”来自基层、扎根基层的优势,积极开展基层公共法律服务。

聚需求改方法 推动普法从“漫灌式”到“订单式”

五月的重庆,刚下过小雨,天空中还有一层薄雾,两名男子正一前一后前往村民家。

走近了,只看到两人肩上背着背篓,微微佝偻着身子,肩上的重量显然不轻。

这是巴南区界石镇新玉村“法律明白人”蒋朝圳“背篓”送法的生动一幕。

据了解,蒋朝圳组建了一个12人的“背篓”送书志愿队,利用农具“背篓”将农家书屋内的书籍背到村内院坝或村民家中,方便大家学法。

“以前很多村民忙于农活来不了书屋看书。”蒋朝圳觉得等不是办法,于是他多次上门走访村民,广泛听取意见,最后决定“背篓”送法,从“等上门”变“送上门”。

“农闲的时候看看书,遇到读不明白的地方,‘法律明白人’还会用白话解释。”蒋朝圳的这一做法,广受村民的好评。

“背篓”送法并不是个例,重庆还有3.5万余名跟蒋朝圳一样的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他们既是学法良师、用法参谋,又是普法高手,帮助群众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

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推进,市司法局党委调研发现“漫溉式”的单一普法方式需要改进,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需求呈现出更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点,各类“订单式”按需精准普法新模式,在巴渝大地不断涌现——

荣昌区直升镇万宝村“法律明白人”高美将走村访户讲法与“椒香小院”说法结合起来;忠县白石镇白花村“法律明白人”黄寿南创建白花村普法志愿队,每月到各小组召开院坝会向村民传授法律知识……更多的“法律明白人”还打出院坝宣讲、送法进校、田间讲法等“组合拳”,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摸实情谋对策 化解矛盾从“不上门”变“主动找”

化解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南岸区天文街道三调中心的“法律明白人”杜仁海有“妙招”。

杜仁海在退休前曾任南岸区司法局广阳司法所所长,十分擅长调解工作。他将10余年基层司法履历和近20年群众工作经验总结成一句话:“必须要做好‘四个心’和‘四个情’”,“四个心”即责任心、公正心、耐心、细心;“四个情”即吃透案情、融入真情、拉近感情、互换心情。

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热茶暖心,一颗诚心办事……杜仁海的这套“法宝”,让他的调解工作从群众遇矛盾不上门,到有矛盾主动找“老杜”。

据了解,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充分发挥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关键作用,探索用群众身边的力量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利用“法律之家”等“援法议事”载体,搭建起多元化的议事平台体系,不断推进理念、方法、制度、实践等各方面的改革创新,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如今,随着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进一步深入实施,不仅解决了群众身边的矛盾烦心事,更是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起了“第一道防线”。

共治理显成效 引导群众从“不理解”成“共参与”

“我们这次‘湾长’开会,主要请大家群策群力,依法解决湾落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现在主题教育也说了,有啥子事情要跟老百姓多问,多听群众的意见。”前不久,长寿区葛兰镇盐井村党支部书记程锦荣又将“湾长”们聚集在一起。

早前,受城市社区楼栋长制启发,程锦荣结合盐井村情况,创意推出“湾长制”,以自然湾落为单位,由村民推选老党员、老干部或乡贤担任“湾长”。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这是程锦荣最常说的话。作为村里的“法律明白人”,程锦荣坚持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始终,从以前的个别群众不理解到现在的共努力,他通过以心换心的方式获得村民的支持,盐井村也慢慢焕了新颜。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和程锦荣一样,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这个“多面手”在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见行见效中起着重要作用,助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快构建。

他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推动主题教育与司法行政工作履职尽责相结合,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中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定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见行见效。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培养3.5万名“法律明白人” 帮助群众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

2023-05-30 17:00:54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我又来听‘板凳说法’课了,每次学点新知识,生活中还真用得上。”5月17日,涪陵区清溪镇平原村村民张大爷回家洗了把手,一手拿个馒头一手拿包涪陵榨菜,着急慌忙地往里走。

一位“法律明白人”,几十条板凳,一个“法律之家”的院坝,数十个村民围坐到一起。原来,这就是张大爷口中的“板凳说法”现场。

问需于民,为民送法。据了解,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司法局聚焦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借助广大“法律明白人”来自基层、扎根基层的优势,积极开展基层公共法律服务。

聚需求改方法 推动普法从“漫灌式”到“订单式”

五月的重庆,刚下过小雨,天空中还有一层薄雾,两名男子正一前一后前往村民家。

走近了,只看到两人肩上背着背篓,微微佝偻着身子,肩上的重量显然不轻。

这是巴南区界石镇新玉村“法律明白人”蒋朝圳“背篓”送法的生动一幕。

据了解,蒋朝圳组建了一个12人的“背篓”送书志愿队,利用农具“背篓”将农家书屋内的书籍背到村内院坝或村民家中,方便大家学法。

“以前很多村民忙于农活来不了书屋看书。”蒋朝圳觉得等不是办法,于是他多次上门走访村民,广泛听取意见,最后决定“背篓”送法,从“等上门”变“送上门”。

“农闲的时候看看书,遇到读不明白的地方,‘法律明白人’还会用白话解释。”蒋朝圳的这一做法,广受村民的好评。

“背篓”送法并不是个例,重庆还有3.5万余名跟蒋朝圳一样的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他们既是学法良师、用法参谋,又是普法高手,帮助群众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

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推进,市司法局党委调研发现“漫溉式”的单一普法方式需要改进,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需求呈现出更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点,各类“订单式”按需精准普法新模式,在巴渝大地不断涌现——

荣昌区直升镇万宝村“法律明白人”高美将走村访户讲法与“椒香小院”说法结合起来;忠县白石镇白花村“法律明白人”黄寿南创建白花村普法志愿队,每月到各小组召开院坝会向村民传授法律知识……更多的“法律明白人”还打出院坝宣讲、送法进校、田间讲法等“组合拳”,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摸实情谋对策 化解矛盾从“不上门”变“主动找”

化解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南岸区天文街道三调中心的“法律明白人”杜仁海有“妙招”。

杜仁海在退休前曾任南岸区司法局广阳司法所所长,十分擅长调解工作。他将10余年基层司法履历和近20年群众工作经验总结成一句话:“必须要做好‘四个心’和‘四个情’”,“四个心”即责任心、公正心、耐心、细心;“四个情”即吃透案情、融入真情、拉近感情、互换心情。

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热茶暖心,一颗诚心办事……杜仁海的这套“法宝”,让他的调解工作从群众遇矛盾不上门,到有矛盾主动找“老杜”。

据了解,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充分发挥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关键作用,探索用群众身边的力量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利用“法律之家”等“援法议事”载体,搭建起多元化的议事平台体系,不断推进理念、方法、制度、实践等各方面的改革创新,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如今,随着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进一步深入实施,不仅解决了群众身边的矛盾烦心事,更是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起了“第一道防线”。

共治理显成效 引导群众从“不理解”成“共参与”

“我们这次‘湾长’开会,主要请大家群策群力,依法解决湾落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现在主题教育也说了,有啥子事情要跟老百姓多问,多听群众的意见。”前不久,长寿区葛兰镇盐井村党支部书记程锦荣又将“湾长”们聚集在一起。

早前,受城市社区楼栋长制启发,程锦荣结合盐井村情况,创意推出“湾长制”,以自然湾落为单位,由村民推选老党员、老干部或乡贤担任“湾长”。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这是程锦荣最常说的话。作为村里的“法律明白人”,程锦荣坚持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始终,从以前的个别群众不理解到现在的共努力,他通过以心换心的方式获得村民的支持,盐井村也慢慢焕了新颜。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和程锦荣一样,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这个“多面手”在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见行见效中起着重要作用,助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快构建。

他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推动主题教育与司法行政工作履职尽责相结合,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中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定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见行见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肖启术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