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看巴蜀 | 专访德阳市旌阳区委书记谢斌:立足本土 传承弘扬孝文化
孝泉镇,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文明足迹可以追溯到秦汉。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安安送米”系列故事的发生地。

文化中国看巴蜀 | 专访德阳市旌阳区委书记谢斌:立足本土 传承弘扬孝文化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5-30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写入报告。

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重庆华龙网集团联动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重磅推出“文化中国看巴蜀”主题宣传,走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沿线市(区、县),用文化的温度和细腻的镜头,全景式展现川渝两地的城市品质和内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德为立之本,孝为百善先。作为中华文化的活力‘细胞’,孝文化不仅涉及到家庭、父母、子女,还包含着每一个普通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大爱。”5月29日,德阳市旌阳区委书记谢斌向记者阐述了他对孝文化的理解。

孝泉镇,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文明足迹可以追溯到秦汉。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安安送米”系列故事的发生地。孝文化是孝泉古镇众多文化元素中最具有特色、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这里的根。崇德向善、孝心孝行,已成为孝泉人代代相传的不竭动力。

四川新闻网记者:孝泉镇作为中国德孝文化的发源地,可否简要介绍一下旌阳区的孝文化。

谢斌:孝泉镇是“二十四孝”之一东汉大孝子姜诗的故里,“涌泉跃鲤”“姜诗孝亲”“安安送米”讲述的就是姜诗及其妻庞氏、儿子安安“一门三孝”的典故。孝泉镇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一门三孝”的故事如清泉流芳、化育子孙,德孝文化在这里历经2000多年的传承与弘扬,已成为这座被历史与文化浸润的川西古镇的灵魂,孝心孝行也成为孝泉人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德孝之乡”“大孝故里”已成为孝泉镇的代名词。

四川新闻网记者:目前旌阳区是如何推动孝文化发展的?有何亮点?

谢斌:主要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德孝文化正能量,大力营造“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新“三孝”文化氛围,增强群众的文化自觉、自信,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整合资源,深挖德孝文化内涵。整合辖区内姜孝祠、姜公坟、武圣宫、邻姑泉、旷继勋业绩碑等历史文化遗存,打造“中国德孝城”等具有德孝文化特色的景观景点,对德孝文化核心区进行提档升级,新增雕塑、景墙等德孝文化微景观,依托20余个文旅载体,建设弘扬孝道文化的窗口,丰富德孝文化传承载体;同时,以德孝文化为魂,深挖泉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忠义文化,并与文、旅、商产业相结合,制定德孝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每年吸引全国各地游客50余万人。

二是评优数典,营造浓厚文化氛围。“1996年开始,孝泉镇在全省首创且坚持开展了13届孝子孝媳、小孝星、德孝家庭等典型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孝子孝媳、小孝星300余人,德孝家庭100余户。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崇德向善良好氛围。注重以优秀作品内聚力量、外树形象,先后出版《孝子三部曲》《“一门三孝”探秘》《孝泉神韵》《涌泉跃鲤》等文学作品10余本,创作孝文化主题曲、戏曲、小品、群口、诗歌、舞台剧等本土孝文化节目,让广大群众游客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价值理念。

三是筑基提质,创新传承文化方式。孝泉以“德孝+”为载体,让古镇遇见现代,大力发展沉浸式文化旅游、乡村休闲旅游、非遗美食体验等融合产业。引进叮当曲艺工作室、德阳嘻贰叁剧场,打造集曲艺演出、研究、创作、培训于一体的多维空间。发挥本地品牌效应,常年开展“上九会”“安安送福”“感天大孝祭”“孝文化旅游周”等特色文体活动。同时,依托“安安送米”“涌泉跃鲤”本土孝文化典故,研发“孝”“廉”“和”系列文创产品,丰富“传孝”路径。组织开展安安研学,策划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等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项目,将孝泉的多元文化及辖区内12项非遗融入研学活动,特别是将省级非遗“安安送米” 传说创编成小品、戏曲、趣味游戏,通过角色扮演让孝文化精髓在学生的感知领悟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弘扬,争做孝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四川新闻网记者: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旌阳区在传承弘扬德孝文化方面,有什么打算和举措?

谢斌:旌阳始终坚持文化立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不断谋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孝泉镇德孝文化核心引擎作用,立足德孝文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定位,优化文旅产业发展格局,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全系水系规划等重要文旅规划,为龙护舍利宝塔、中国德孝城、武圣宫等历史资源注入新活力,以规划强布局,以管理促规范,焕发古镇新活力。二是有效散发德孝文化内涵魅力,借助孝泉丰富的人文资源、历史存遗和非遗产品,修建中华德孝文化历史博物馆,实现历史留存与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发展新动能。三是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泉文化、孝文化,进一步改善景区基础设施,不断丰富业态,打造新德孝IP,提高发展新起点。四是全力营造良好招商环境,以半边街、转龙街、武圣宫作为切入口,打造孝泉镇德孝历史文化街区,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引入特色美食、文创售卖、非遗体验、曲艺表演等业态,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撬动景区旅游业态转变,提升景区游览和服务品质。五是奋力推动德孝文化对外传播,深入挖掘德孝文化的时代价值,以2023新兴国家影像传媒文化论坛、菲律宾侨领团赴旌阳考察德孝文化、开展交流活动为契机,探索官方渠道、沟通市场信息、搭建合作平台,让中华新时代德孝文化走向国际、走向世界。

四川新闻网记者:重庆渝北区古路镇是中国慈孝之乡,孝泉镇也是德孝文化的发祥地。巴蜀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渝一家亲,文旅一盘棋。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新时代新征程,在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未来旌阳在两地孝文化的交流、合作、发展等方面有何打算?

谢斌:旌阳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将始终以“文旅争先”战略为牵引,深度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设。重庆渝北区古路镇有着“中国慈孝之乡”美誉,旌阳区孝泉镇也是“德孝之乡”“大孝故里”,川渝一家亲,文旅一盘棋,希望渝北、旌阳两地能够以孝文化为媒,加强沟通交流。一是开展交流互访,共同探讨、探索推动孝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二是开展基层孝文化交流活动,古路镇、孝泉镇开展“上九会”交流互鉴等活动,相互学习先进。三是探索共建孝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从两地孝文化旅游点位、文艺创作、文旅产品融合发展着手,共同打造川渝孝文化旅游路线,充分发挥德孝文化连接中华文化、沟通民众心灵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历史眼光、全局视野,谋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联合报道: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客户端记者 杜奕馨 何佳欣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天春 陈发源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文化中国看巴蜀 | 专访德阳市旌阳区委书记谢斌:立足本土 传承弘扬孝文化

2023-05-30 22:45:29 来源: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写入报告。

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重庆华龙网集团联动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重磅推出“文化中国看巴蜀”主题宣传,走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沿线市(区、县),用文化的温度和细腻的镜头,全景式展现川渝两地的城市品质和内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德为立之本,孝为百善先。作为中华文化的活力‘细胞’,孝文化不仅涉及到家庭、父母、子女,还包含着每一个普通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大爱。”5月29日,德阳市旌阳区委书记谢斌向记者阐述了他对孝文化的理解。

孝泉镇,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文明足迹可以追溯到秦汉。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安安送米”系列故事的发生地。孝文化是孝泉古镇众多文化元素中最具有特色、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这里的根。崇德向善、孝心孝行,已成为孝泉人代代相传的不竭动力。

四川新闻网记者:孝泉镇作为中国德孝文化的发源地,可否简要介绍一下旌阳区的孝文化。

谢斌:孝泉镇是“二十四孝”之一东汉大孝子姜诗的故里,“涌泉跃鲤”“姜诗孝亲”“安安送米”讲述的就是姜诗及其妻庞氏、儿子安安“一门三孝”的典故。孝泉镇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一门三孝”的故事如清泉流芳、化育子孙,德孝文化在这里历经2000多年的传承与弘扬,已成为这座被历史与文化浸润的川西古镇的灵魂,孝心孝行也成为孝泉人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德孝之乡”“大孝故里”已成为孝泉镇的代名词。

四川新闻网记者:目前旌阳区是如何推动孝文化发展的?有何亮点?

谢斌:主要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德孝文化正能量,大力营造“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新“三孝”文化氛围,增强群众的文化自觉、自信,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整合资源,深挖德孝文化内涵。整合辖区内姜孝祠、姜公坟、武圣宫、邻姑泉、旷继勋业绩碑等历史文化遗存,打造“中国德孝城”等具有德孝文化特色的景观景点,对德孝文化核心区进行提档升级,新增雕塑、景墙等德孝文化微景观,依托20余个文旅载体,建设弘扬孝道文化的窗口,丰富德孝文化传承载体;同时,以德孝文化为魂,深挖泉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忠义文化,并与文、旅、商产业相结合,制定德孝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每年吸引全国各地游客50余万人。

二是评优数典,营造浓厚文化氛围。“1996年开始,孝泉镇在全省首创且坚持开展了13届孝子孝媳、小孝星、德孝家庭等典型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孝子孝媳、小孝星300余人,德孝家庭100余户。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崇德向善良好氛围。注重以优秀作品内聚力量、外树形象,先后出版《孝子三部曲》《“一门三孝”探秘》《孝泉神韵》《涌泉跃鲤》等文学作品10余本,创作孝文化主题曲、戏曲、小品、群口、诗歌、舞台剧等本土孝文化节目,让广大群众游客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价值理念。

三是筑基提质,创新传承文化方式。孝泉以“德孝+”为载体,让古镇遇见现代,大力发展沉浸式文化旅游、乡村休闲旅游、非遗美食体验等融合产业。引进叮当曲艺工作室、德阳嘻贰叁剧场,打造集曲艺演出、研究、创作、培训于一体的多维空间。发挥本地品牌效应,常年开展“上九会”“安安送福”“感天大孝祭”“孝文化旅游周”等特色文体活动。同时,依托“安安送米”“涌泉跃鲤”本土孝文化典故,研发“孝”“廉”“和”系列文创产品,丰富“传孝”路径。组织开展安安研学,策划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等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项目,将孝泉的多元文化及辖区内12项非遗融入研学活动,特别是将省级非遗“安安送米” 传说创编成小品、戏曲、趣味游戏,通过角色扮演让孝文化精髓在学生的感知领悟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弘扬,争做孝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四川新闻网记者: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旌阳区在传承弘扬德孝文化方面,有什么打算和举措?

谢斌:旌阳始终坚持文化立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不断谋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孝泉镇德孝文化核心引擎作用,立足德孝文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定位,优化文旅产业发展格局,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全系水系规划等重要文旅规划,为龙护舍利宝塔、中国德孝城、武圣宫等历史资源注入新活力,以规划强布局,以管理促规范,焕发古镇新活力。二是有效散发德孝文化内涵魅力,借助孝泉丰富的人文资源、历史存遗和非遗产品,修建中华德孝文化历史博物馆,实现历史留存与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发展新动能。三是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泉文化、孝文化,进一步改善景区基础设施,不断丰富业态,打造新德孝IP,提高发展新起点。四是全力营造良好招商环境,以半边街、转龙街、武圣宫作为切入口,打造孝泉镇德孝历史文化街区,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引入特色美食、文创售卖、非遗体验、曲艺表演等业态,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撬动景区旅游业态转变,提升景区游览和服务品质。五是奋力推动德孝文化对外传播,深入挖掘德孝文化的时代价值,以2023新兴国家影像传媒文化论坛、菲律宾侨领团赴旌阳考察德孝文化、开展交流活动为契机,探索官方渠道、沟通市场信息、搭建合作平台,让中华新时代德孝文化走向国际、走向世界。

四川新闻网记者:重庆渝北区古路镇是中国慈孝之乡,孝泉镇也是德孝文化的发祥地。巴蜀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渝一家亲,文旅一盘棋。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新时代新征程,在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未来旌阳在两地孝文化的交流、合作、发展等方面有何打算?

谢斌:旌阳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将始终以“文旅争先”战略为牵引,深度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设。重庆渝北区古路镇有着“中国慈孝之乡”美誉,旌阳区孝泉镇也是“德孝之乡”“大孝故里”,川渝一家亲,文旅一盘棋,希望渝北、旌阳两地能够以孝文化为媒,加强沟通交流。一是开展交流互访,共同探讨、探索推动孝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二是开展基层孝文化交流活动,古路镇、孝泉镇开展“上九会”交流互鉴等活动,相互学习先进。三是探索共建孝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从两地孝文化旅游点位、文艺创作、文旅产品融合发展着手,共同打造川渝孝文化旅游路线,充分发挥德孝文化连接中华文化、沟通民众心灵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历史眼光、全局视野,谋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联合报道: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客户端记者 杜奕馨 何佳欣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天春 陈发源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