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

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2023-05-31

重庆正在吸引并集聚更多的发展资源。5月30日,我市党政主要领导进京走访多个国家部委,加强工作对接,争取更多支持,此次走访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自然资源部,多次重点谈到了加快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崛起的“渝西”,被赋予了“两区一极”的功能定位,即把渝西地区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现代化城市群协同发展样板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的增长极。

为什么是渝西?今年3月,川渝共同发布《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从区位优势来看,渝西与川南毗邻,可以说是除重庆、成都双核外,川渝两地优势最明显、承载能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的区域。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2

渝西先行,需要行稳。近年来,随着璧山、永川、荣昌等国家级高新区、江津综保区等开放平台的设立,重庆高新区升级扩容,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交通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再加上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破题起势,渝西地区正在成为全市工业化城镇化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渝西先行,更需致远。今年5月,我市印发《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未来,这里将成为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顶梁柱”,与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一起,构成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和“引领地”。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形成疏密有致、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这就意味着,除了构建双核联动、双圈互动,川渝还将大力推动毗邻地区的融合发展,靶向发力。渝西,被赋予重任,也寄予了厚望,既 可破解成渝“双核”之间,哑铃状的“中部塌陷”,也推动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一句话,乘成渝“东风”,筑“渝西”高地。

成都“向东”,2020年4月,四川省批复设立东部新区,以点连轴向东发展,而重庆则加速“西进”,推动成渝“双核”联动联建、相向而行。目前,川渝在毗邻地区规划10个合作平台,其中,涉及到渝西地区的平台就有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等6个,占比高达60%。对渝西地区来说,如此多的合作平台布局于此,这既是增强经济发展能级和水平,助推成渝中部崛起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4

坚持问题导向、直面挑战。抓好这一项重要工作,还需要在多个方面实现新突破。比如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近年渝西交通条件有不少改善,成渝中线、渝昆、西渝等高铁加快推进,市域铁路江跳线建成通车,璧铜线顺利推进,永川线启动建设。毛细血管在织密,但尚缺高等级的开放大动脉。此次我市党政主要领导进京走访,就重点谈到了支持渝西地区交通一体化建设、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南向开放新枢纽等等。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三条主通道,其中两条,分别是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而如果加快南向新枢纽建设,把西通道,也就是泸州、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纳入进来,无疑为拓展开放新空间添上了重要一笔。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5

着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这是从交通枢纽向要素和创新枢纽的迈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能源支撑。投资巨大、涉及面广、受益人口众多的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前不久,贯通了嘉陵江干线的千盐隧洞。2025年,整个工程投用后,可惠及1000万人。统计显示,渝西地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581立方米,远低于全市人均1882立方米的水平,通过这一重大项目,将一举解决多年来的“缺水”难题。

去年底,由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和西南石油局提交的綦江页岩气田首期探明地质储量1459.68亿立方米,通过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审定,标志着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整装页岩气田诞生。这无疑为川渝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按照《推动川渝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协同行动方案》要求,还将大力推动川渝电网一体化建设。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6

加快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强劲动能。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劲松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动这一国家战略在重庆实施,除了重庆自身努力之外,也需要国家级资源的注入。推动以渝西地区一体化为重点的开发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承接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一些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地布局,有利于打造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拓展成渝地区高品质建设的新空间,有力推动成渝地区构建形成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7

大战略需下"细功夫",把国家战略变为创造性的重庆实践,需要有更多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创新谋划,密切合作,积极寻求部地合作,既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协同,改革引领,也是目标明确、责任细化,一步步往前走的力量汇集。破立并举,把责任与压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我们期待更多新的突破,让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照进我们的“双城生活”。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

2023-05-31 14:58:49 来源:

重庆正在吸引并集聚更多的发展资源。5月30日,我市党政主要领导进京走访多个国家部委,加强工作对接,争取更多支持,此次走访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自然资源部,多次重点谈到了加快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崛起的“渝西”,被赋予了“两区一极”的功能定位,即把渝西地区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现代化城市群协同发展样板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的增长极。

为什么是渝西?今年3月,川渝共同发布《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从区位优势来看,渝西与川南毗邻,可以说是除重庆、成都双核外,川渝两地优势最明显、承载能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的区域。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2

渝西先行,需要行稳。近年来,随着璧山、永川、荣昌等国家级高新区、江津综保区等开放平台的设立,重庆高新区升级扩容,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交通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再加上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破题起势,渝西地区正在成为全市工业化城镇化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渝西先行,更需致远。今年5月,我市印发《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未来,这里将成为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顶梁柱”,与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一起,构成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和“引领地”。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形成疏密有致、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这就意味着,除了构建双核联动、双圈互动,川渝还将大力推动毗邻地区的融合发展,靶向发力。渝西,被赋予重任,也寄予了厚望,既 可破解成渝“双核”之间,哑铃状的“中部塌陷”,也推动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一句话,乘成渝“东风”,筑“渝西”高地。

成都“向东”,2020年4月,四川省批复设立东部新区,以点连轴向东发展,而重庆则加速“西进”,推动成渝“双核”联动联建、相向而行。目前,川渝在毗邻地区规划10个合作平台,其中,涉及到渝西地区的平台就有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等6个,占比高达60%。对渝西地区来说,如此多的合作平台布局于此,这既是增强经济发展能级和水平,助推成渝中部崛起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4

坚持问题导向、直面挑战。抓好这一项重要工作,还需要在多个方面实现新突破。比如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近年渝西交通条件有不少改善,成渝中线、渝昆、西渝等高铁加快推进,市域铁路江跳线建成通车,璧铜线顺利推进,永川线启动建设。毛细血管在织密,但尚缺高等级的开放大动脉。此次我市党政主要领导进京走访,就重点谈到了支持渝西地区交通一体化建设、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南向开放新枢纽等等。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三条主通道,其中两条,分别是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而如果加快南向新枢纽建设,把西通道,也就是泸州、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纳入进来,无疑为拓展开放新空间添上了重要一笔。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5

着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这是从交通枢纽向要素和创新枢纽的迈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能源支撑。投资巨大、涉及面广、受益人口众多的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前不久,贯通了嘉陵江干线的千盐隧洞。2025年,整个工程投用后,可惠及1000万人。统计显示,渝西地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581立方米,远低于全市人均1882立方米的水平,通过这一重大项目,将一举解决多年来的“缺水”难题。

去年底,由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和西南石油局提交的綦江页岩气田首期探明地质储量1459.68亿立方米,通过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审定,标志着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整装页岩气田诞生。这无疑为川渝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按照《推动川渝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协同行动方案》要求,还将大力推动川渝电网一体化建设。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6

加快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强劲动能。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劲松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动这一国家战略在重庆实施,除了重庆自身努力之外,也需要国家级资源的注入。推动以渝西地区一体化为重点的开发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承接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一些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地布局,有利于打造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拓展成渝地区高品质建设的新空间,有力推动成渝地区构建形成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重庆第1眼丨乘成渝“东风” 筑“渝西”高地7

大战略需下"细功夫",把国家战略变为创造性的重庆实践,需要有更多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创新谋划,密切合作,积极寻求部地合作,既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协同,改革引领,也是目标明确、责任细化,一步步往前走的力量汇集。破立并举,把责任与压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我们期待更多新的突破,让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照进我们的“双城生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