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90分钟旋转90度 全国首例城市主干道“8桥同转”为何发生在重庆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首席记者 董进)当你行驶在马路上,突然看见高架桥的桥墩在“转动”,你会不会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5月31日上午11时,由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五台山立交至双山隧道段改造工程迎重要节点,陈庹路高架桥8个墩柱盖梁经过90分钟,按逆时针方向90度旋转至预定位置,这也是国内首次在城市主干道不封路的情况下,实现8桥同步转体施工。

作为重庆快速路三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台山立交至双山隧道段改造工程为已建成道路拓宽改造,南起大渡口区双山隧道,北至九龙坡区的五台山立交,全线长约2.94公里。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车行桥6座,陈庹路高架桥一座,火炬大道上跨恒胜立交桥梁一座,辅道6架空桥一座,桃花溪大桥左右幅拼宽桥各一座,回头匝道桥一座,车行地通道一座,支挡结构22处,人行天桥8座。
本次转体施工位于陈庹路高架桥,该高架桥全长约777米,是项目总跨度最长的一座大桥,其桥墩盖梁分为普通现浇及转体桥墩两种形式。

由于桥下方是现状翼龙路,为城市交通要道,车辆川流不息、人流密集,无法中断交通。为确保项目安全平稳推进,同时保障正常通行,项目团队按照设计对交通最繁忙、场地最狭窄的钢材市场路段共11处桥墩和盖梁采用转体施工。由于管线迁改等原因,转体分两批次转完,第一批次为本次11#~15#、19#、20#、21#共8个墩柱盖梁转体。

据五台山立交至双山隧道段改造工程项目经理李功介绍,8桥同转,即对8条轴线的墩柱盖梁同时进行转体施工。“这8处墩柱盖梁采用球铰转盘进行转体,平均每处转体重量约750吨。”李功告诉记者,8座桥墩转动就像拉磨一样,通过转体牵引体系,使桥墩按照设定参数整体旋转。
记者了解到,每个转体牵引体系由1台主控台、1台液压泵站和2台智能连续转体千斤顶,通过高压油管和电缆线连接组成1套转体动力系统,每台智能连续转体千斤顶公称牵引力2000千牛。
由于路面车辆仍然在正常通行,因此中冶建工在每个转体处都安排专人进行过程监控测量,同时有九龙坡区交巡警现场维护交通秩序,从而确保了不封路的情况下多桥进行转体,这也为今后城市道路狭窄地区改扩建、上跨桥梁施工等提供了参考经验。

本次转体施工的成功,标志着陈庹路高架桥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也意味着重庆五台山立交至双山隧道段改造工程,向明年底完工又迈出了坚实一大步。
据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通车后,将缓解快速路三纵线高峰时期的交通压力,有利于加强大渡口区与九龙坡区、江北区、渝北区的交通联系,方便市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