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2725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重庆人体器官捐献实施达1000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首席记者 董进)记者从重庆市红十字会获悉,近日,在重庆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重庆市第1000例人体器官捐献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实施。

2012年8月经中国红十字总会、国家卫生部批准,重庆市开始开展公民逝世后人体器官捐献工作。2012年9月10日,山东籍在渝大学生刘慧丽成为重庆首例人体器官捐献者。
2016年3月31日,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重庆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条例》。随着该条例实施,为重庆市遗体和器官捐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提供了遵循和保障。
2016年7月6日,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突破100例,从1到100例,整整用了4年。
2017年,重庆首次全年突破捐献100例,2018年5月9日成功实施首例涉外捐献,2019年突破捐献500例,2023年突破捐献1000例。从0到1000例,重庆走了11年。
在这11年里,澳大利亚小伙子菲利普、黔江区教师冉龙海、在渝务工人员王庆勇、13岁捐献者果果、14岁脑瘫小伙杨丰瑞、重庆交通大学21岁研究生陈俊丽、出生仅33个小时的丁丁、72岁捐献者王顺福等等,是他们无私奉献,让生命之花得以绽放,让大爱之情在人间传递。这1000名器官捐献者让2725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经过11年的探索,重庆市红十字会秉持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逐步建立起遵循伦理、科学公正、符合国情和文化的器官捐献见证工作体系。截至2023年,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登记人数已达13.14万人,器官捐献正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据重庆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目前在我国每年约30万的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中,仅有6% 能够实现器官移植。据2022年统计,我国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达到4,仅位于世界中等水平,比起不少国家的20%到30%的捐献率,尚有不小的差距。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努力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这个让生命再次绽放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