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技术实现“软”着陆——对话《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从蒸汽机革命到电气化革命再到信息化革命,继而到今天如火如荼的智能化革命,可以说每一轮技术革命都催生新的大国崛起,数字化成为了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而非备选项。

“硬”技术实现“软”着陆——对话《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5-31

文/董小玉、卫天海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5月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对数字中国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为深入解读《报告》的内容与思想,西南大学师生展开对话。

创新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研究生卫天海:《报告》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大幅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务结合更加紧密;数字文化、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如何看待数字中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未来的时代将是数字技术主导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数字中国是从基本国情出发,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以历史的眼光看,大国的崛起总是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从蒸汽机革命到电气化革命再到信息化革命,继而到今天如火如荼的智能化革命,可以说每一轮技术革命都催生新的大国崛起,数字化成为了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而非备选项。谁能抓住数字技术发展的风口,谁就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数字中国的发展深刻依赖大基建、大数据、大创新。而要实现这一个个的“大”,就需要大规划、大设计、大统筹。要想在安全、公平、高效的前提下完成这件大事,党和政府的顶层设计不可或缺,政府扮演的角色需要从“在后监管”,变成“带头统筹”。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按照夯实基础、赋能全局、强化能力、优化环境的战略路径,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2522”的整体框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全面部署。

所谓“2522”框架,指的是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和国际两个环境。这四个简简单单的数字每一个都含有巨大的信息量,也深刻指明了数字中国建设前进的方向。有了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对数字中国建设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自然就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数字公共服务造福人民

研究生卫天海:除了对数字中国建设成效进行了总结,《报告》还密切关注数字中国发展成效评价,尤其对网民感知情况做了详尽分析。据统计,参与调查的网民普遍认为,2022年,数字化学习工作广泛普及,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数字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便捷,数字化公共治理成效进一步显现。康德曾说:“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这意味着,技术是手段,而非目的。您认为数字化发展成果在哪些领域造福了人民?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数字中国建设绝非空中楼阁,而是落到实处的普惠与便捷,这与中国人民切身幸福感密切相关。事实上,数字技术发展已经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福祉。《报告》中提到,我国已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超过10亿,5G基站数量达231.2万个,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以及96%的乡镇镇区,5G用户达5.61亿户。在很多贫困地区,第一、二产业借助技术之力完成数字化转型。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广大农民、小商贩和创业者提供了销售渠道,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就业增长。

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机会。借助数字化在线学习平台,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涌流,教育实效变得更加公平、普惠。从微观上看,伴随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人民群众在各个领域享受到了更便捷、更高效的生活方式。

移动支付的普及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品质,还促进了商业发展和经济繁荣;基于5G技术的远程医疗影像诊疗系统,能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治疗;而人工智能技术更是在建筑、交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欣欣向荣。

总而言之,数字中国建设是今天绕不开的核心命题,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要助力。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抓手,也是促就业、稳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随着数字技术如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的进一步普及,社会将进一步向着智慧化、智能化发展。数字中国的建设任重道远,却未来可期。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硬”技术实现“软”着陆——对话《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2023-05-31 22:44:08 来源:

文/董小玉、卫天海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5月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对数字中国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为深入解读《报告》的内容与思想,西南大学师生展开对话。

创新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研究生卫天海:《报告》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大幅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务结合更加紧密;数字文化、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如何看待数字中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未来的时代将是数字技术主导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数字中国是从基本国情出发,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以历史的眼光看,大国的崛起总是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从蒸汽机革命到电气化革命再到信息化革命,继而到今天如火如荼的智能化革命,可以说每一轮技术革命都催生新的大国崛起,数字化成为了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而非备选项。谁能抓住数字技术发展的风口,谁就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数字中国的发展深刻依赖大基建、大数据、大创新。而要实现这一个个的“大”,就需要大规划、大设计、大统筹。要想在安全、公平、高效的前提下完成这件大事,党和政府的顶层设计不可或缺,政府扮演的角色需要从“在后监管”,变成“带头统筹”。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按照夯实基础、赋能全局、强化能力、优化环境的战略路径,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2522”的整体框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全面部署。

所谓“2522”框架,指的是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和国际两个环境。这四个简简单单的数字每一个都含有巨大的信息量,也深刻指明了数字中国建设前进的方向。有了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对数字中国建设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自然就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数字公共服务造福人民

研究生卫天海:除了对数字中国建设成效进行了总结,《报告》还密切关注数字中国发展成效评价,尤其对网民感知情况做了详尽分析。据统计,参与调查的网民普遍认为,2022年,数字化学习工作广泛普及,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数字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便捷,数字化公共治理成效进一步显现。康德曾说:“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这意味着,技术是手段,而非目的。您认为数字化发展成果在哪些领域造福了人民?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数字中国建设绝非空中楼阁,而是落到实处的普惠与便捷,这与中国人民切身幸福感密切相关。事实上,数字技术发展已经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福祉。《报告》中提到,我国已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超过10亿,5G基站数量达231.2万个,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以及96%的乡镇镇区,5G用户达5.61亿户。在很多贫困地区,第一、二产业借助技术之力完成数字化转型。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广大农民、小商贩和创业者提供了销售渠道,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就业增长。

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机会。借助数字化在线学习平台,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涌流,教育实效变得更加公平、普惠。从微观上看,伴随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人民群众在各个领域享受到了更便捷、更高效的生活方式。

移动支付的普及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品质,还促进了商业发展和经济繁荣;基于5G技术的远程医疗影像诊疗系统,能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治疗;而人工智能技术更是在建筑、交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欣欣向荣。

总而言之,数字中国建设是今天绕不开的核心命题,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要助力。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抓手,也是促就业、稳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随着数字技术如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的进一步普及,社会将进一步向着智慧化、智能化发展。数字中国的建设任重道远,却未来可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