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猜猜看,“狼来了”喊到第几次,美国真的会破产?

潮新闻

2023-06-01 15:31:31

听新闻
猜猜看,“狼来了”喊到第几次,美国真的会破产?1
5月22日,白宫前,国会众议长、共和党人凯文·麦卡锡就债务上限问题与总统拜登谈判后答记者问。新华社发(亚伦摄)

“你的小孩手里有一张信用卡,他天天没事就买买买,结果把卡刷爆了,你们两口子必须帮他还钱。要是你都不知道他怎么花的钱,你会随便提高卡的额度吗?”

中国互联网上有个梗叫“官方吐槽最致命”。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把80岁老总统拜登比作熊孩子,这句吐槽不仅损,也很致命。

因为这可不是你手里的信用卡,而是全球最强大、最神奇的“信用卡”——美国主权信用债务(简称“美债”),它看上去可以无限透支,可以不断上调“授信额度”,让债主继续埋单。

然而,一旦这张“信用卡”被刷爆后无法上调额度,联邦政府又没钱还债,导致违约,可能没人再借钱给美国政府了。公务员工资发不出来,社保、医保、养老金等社会福利也发不出来,后果必然是政府停摆、社会动荡,投资基建无法继续,美国经济衰退。在最极端情况下,美国将可能破产,并且牵连整个世界经济,包括中国。

当地时间5月31日,众议院投票通过了债务上限法案,政府将削减支出2.1万亿美元。这是美国两党的两位大佬经过数月拉锯式谈判,终于在5月28日达成的协议。

这还没完。6月5日美债就要触达31.4万亿美元上限,还得参议院投票通过该法案,才能避免违约的后果。

这声“狼来了”,回荡在历史深处已超百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77年里,美国会提高了102次债务上限,其中1960年以来78次,2000年以来20次。每次“狼来了”之后,并没有真的见到“狼”。

那么问题来了,“狼来了”喊到第几次,美国真的会破产?潮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你叨叨美债的前世今生。

(一)美债危机是怎么来的?

“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两个来源:一是税收,二是借债。”

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告诉潮新闻记者:“美国这种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大资本形成了多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对白宫和国会有着巨大影响力,因此政客天生倾向于减少对资本的课税,但是福利、军费、行政等支出越来越沉重。既然靠收税不够用,只能通过滚雪球般的举债来支撑。”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政府需要用钱时是一条一条提出来,办什么事得花多少钱,国会一条一条批准。但是1917年美国参战后,开销复杂到无法预估了,国会干脆通过法案,定出一个“债务上限”,在上限以内怎么花钱,联邦政府自己决定。

二战期间军费暴增,举债爆表,政府找国会提高债务上限成为家常便饭。198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大量举债。1985年,美国从净债权国变为净债务国。1990年迄今,美债规模从3.2万亿美元一路飙涨至超过31.4万亿美元。

过去,提高债务上限一直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政府说,我需要借那么多钱,国会基本是想都不用想——OK。于是,就有了77年里平均9个月提高一次“透支额度”的故事。

不过,这番“和谐”景象自从“9.11”事件后再也难见到,代之以两党的剑拔弩张。

2001年底,小布什政府发动了阿富汗战争,2003年初又发动伊拉克战争,迄今两场战争烧掉了8万亿美元。期间,在2008年遭遇了金融危机。这还没完,接盘的奥巴马还想推全民医保。

打仗、填金融窟窿、给民众治病……美债如火箭般蹿升。奥巴马上任时的2009年初,国债是5万多亿美元,才过两年多,2011年就飙升到14万亿美元!

共和党想要限制民主党政府毫无节制的花钱,要奥巴马削减开支,奥巴马不干,两边僵持不下。双方一直杠到债务违约期限的前一天,奥巴马才最终低头,同意削减2万多亿美元开支。众议院共和党人于是提高了债务上限,这才惊险度过了债务危机。

可是,全球市场吓坏了:好家伙,这可是号称“零风险”的“全球最佳避险资产”,关系到多少国家、企业和家庭的身家性命啊!你们两党拿这个玩火?

2011年8月,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准普尔首次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最高的“AAA”降到“AA+”,前景展望为负面。这一举动击破了美债“零风险”的神话,而且至今尚未恢复“AAA”。

这次的“美债危机”续集,与12年前惊人相似。

前几年,共和党的特朗普政府搞出30年来最大的减税,接着新冠疫情失控,重创了美国经济。拜登上任后,砸钱搞基建、补贴芯片产业、增加军费,还让借了助学贷款的选民少还或免还,国债又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21年9月国会刚把上限从28.9万亿美元提到31.4万亿,今年1月19日就逼近了这个天文数字。

美国财政部绞尽脑汁挖东墙补西墙,紧急叫停一批投资,把钱挪过来还债。但是,6月5日债务大限将至,于是拉响了危机的警报。

巧合的是与2011年一样,这次又是民主党的白宫VS共和党的众议院,而拜登在12年前恰好是奥巴马的副总统,可谓“有样学样”。

其实在4月份,国会就通过了一项法案,把债务上限调高1.5万亿美元,前提是,政府要在未来10年内削减开支4.5万亿美元,特别是不准减免助学贷款。

拜登当然不干了,要国会像过去几十年一样无条件提高上限。双方立场差距特别大,缠斗不息,就陷入了僵局。随着时间临近,双方都在甩锅给对方。在尘埃落定前,本轮危机走向尚存在变数。

与穆迪和标准普尔并列的惠誉,已将美国的AAA评级列入“负面观察清单”。换句话说,如果国会通过债务上限法案,它可能会下调美国的债务评级。

(二)如果真的违约,会有哪些重大影响?

事实上,买美债最多的是其国内民众,然后才是海外债主。美债违约,损失最大的是买了国债的美国人。当然在美国,因此遭殃的远不止这些人。

日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警告,如果发生债务违约,美国经济将受严重损害,最为灾难性的长期违约可能导致830万人失业,股市暴跌45%。另有专家认为,届时美国经济将下跌4%以上。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每月有6700万美国人领社保金,很多人指望着这些福利过活。另外,全国还有1910万退伍军人,再加上他们的家人,将有上亿美国百姓的生计会因为债务违约受影响。

试想一下,美国哪个政治人物禁得起损失上亿张选票?

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认为,万一违约不仅美国信用和经济受到重创,世界经济也会大范围受损,其中包括中国经济。“我们在美国的一些债务,包括政府拥有的国债、私人拥有的公司债券,都会贬值,我们的资产会缩水。同时,债务危机肯定会大大影响美国人的收入,他们的消费就会减少,这样我们对美国的出口就会遇到困难。”

“即使共和党坚持不让步,拜登还是有办法绕开国会,自己爱发行多少美债就发行多少。”据东方卫视驻白宫记者张经义介绍,其方式有不少,讨论度最高的例子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联邦急需用钱,通过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其中写道“美国国债的合法性不应受到质疑”。

“不过,过去一直没有总统敢这么干,因为这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遭受法律的挑战,白宫不一定能打赢官司。”张经义说。

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则认为,目前还有两个可以绕开国会的解决方案:“一是铸造万亿美元价值的白金币,通过美联储批准将其存入美国联邦政府账户,可供联邦政府用于开支;二是发行溢价国债,对已经到期的国债重新拍卖,新票面利率高于原票面利率,吸引投资者购买。”

(三)为啥以前给钱爽快,现在要死要活?

为什么以前国会每次都会爽快批准,但是2011年和今年这两次,共和党人一定要为难民主党政府,逼白宫削减开支,甚至做出不惜砸坏美债“金字招牌”的架势?

“以麦卡锡为代表的建制派既希望向民主党施压,又不想以特朗普为代表的民粹派过于得分。”沈逸说,“美国两党之间缺乏协调,政治斗争恶性化、极端化、劣质化,尤其是共和党人,特别焦虑。”

共和党人为何焦虑?因为近30年来,他们在国内逐渐失势,有被民主党逼到墙角的趋势。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关键词,是“非法移民”。

1986年,由于美国缺少底层劳动力,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法案,将1982年以前入境的非法移民合法化,300万人因此受益。

然而,此举在数十年后产生了严重后果,并被称作“里根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它直接导致了加利福尼亚这个“深红州”(亲共和党)开始变蓝(亲民主党)。

墨西哥人听说非法移民可以合法化,纷纷跑去美国,尤其是加州。

这问题就大了,共和党是以白人为基本盘的,其他族裔很难融入,而民主党那套“多元化”意识形态,先天能吸引非法移民。于是民主党在加州的票数越来越多,1996年,也就是大赦十年后,民主党第一次在州长选举中掀翻了共和党。近年来,甚至“铁杆深红州”得克萨斯州都有变蓝的趋势。

目前每年从美墨边境非法入境的人数达400多万,出于“你懂的”原因,拜登政府对于阻止非法移民相当不积极。

如果民主党再执政四年,将上千万非法移民合法化,这对共和党威胁太大了,以后可能都没法混了。

那怎么阻止民主党呢?答案是趁着没到不可挽回,先赢下2024总统大选。要赢下大选,最好的办法是从钱入手。不管你拜登干什么,没钱就是万万不能。

“去年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赢下了众议院。众议院就是管财政的,钱包在共和党手里,就能在钱上面做文章,卡拜登政府的脖子,不让民主党花钱收买选民。”金灿荣说。

比如,拜登提出减免4000亿美元助学贷款,是想收买年轻群体的选票。

比如,拜登要再工业化,补贴新能源产业3800亿美元,是瞄准了蓝领群体的选票。

比如,拜登要给乌克兰军援,一方面取悦“白左”,一方面通过军事订单,收买军工复合体。

共和党对此一清二楚,所以麦卡锡只同意上涨1.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按正常年份的标准算,1.5万亿赤字足够应付日常开支,比如发公务员薪水啥的。这个数字既够政府日常运作,又让拜登几乎没有机动资金,什么大事也干不了,拿捏得刚刚好。做不了事情,收买不了选民,那2024大选就可能失败。

共和党这么干是会损害美国国家利益的,尤其是砍掉电动车补助这一条。但油气集团是共和党的大金主,对新能源恨之入骨。现在逮着机会,不逼民主党妥协,更待何时?

尽管对国家长远利益不利,但生死存亡之际,哪还管得了这么多。从共和党角度看,你民主党利用移民来收割选票,不也是把党派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吗?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很公平。

在特朗普输给拜登后,共和党痛定思痛,找到了一个减少对手选票的绝招,叫“提高选民门槛”。

2021年6月,得州通过法案,减少大城市投票箱数量、限制投票时间、限制邮寄选票,佛州、爱荷华、田纳西等十几个红州纷纷跟进。

大城市是民主党的票仓,这么一来使得城里人投票比较麻烦,很多选民很可能嫌麻烦就不去了。

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更是签署了《诚信选举法案》,几乎完全禁止邮寄选票,还限制收割选票行为,一个人除了自己的票外,最多只能再帮一个人投。

过去,民主党常派人到养老院给老人“送温暖”,等选举时把选票送到老人们手里,再集中投出去。这样一来,行不通了。

该法案还明确要求投票者出示身份证明,卡死了非法移民投票的可能。

靠着这招,去年德桑蒂斯在州长选举中大胜民主党对手20个百分点,而四年前他的优势不到1%。

如果共和党在2024年胜选入主白宫,势必会将这一套推广到全国。

看到共和党频频出招得分,民主党也急啊,所以拜登才会到处花钱收买选民。于是,两党博弈的焦点就集中在钱上面了。

“美国财长耶伦曾建议,干脆一次性把上限提高20万亿美元,她的日子就舒服了。但共和党人不答应,只给1.5万亿,不过是政府一年的财政赤字。”金灿荣分析说,那么一年后白宫还得求着共和党,那么共和党就可以继续拿捏白宫。

(四)债台高筑已入云霄,美国怎么还没破产?

目前,美国债务规模占GDP比例超过了120%,而在2021年3月,曾达历史最高点132.4%。这是什么概念呢?

作为对比,举个例子:2022年陷入破产悲剧的国家斯里兰卡,在去年底的这一比例是115.2%。斯里兰卡欠了那么多债,全国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从去年7月起,斯里兰卡停止向普通民众出售燃油,成为1970年代以来全球首个“断油”的国家。民众没有汽油,买不起食物,不得不挨饿,每天只能用电10个小时。全国路灯被关闭以省电省油,有几个月公务人员每周五只能在家休假种地。

美国经济再怎么通货膨胀,美国公司再怎么裁员,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依然远远高于斯里兰卡人,美国至今尚未破产。这就是美元霸权所带来的特权。

自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发行美元的担保物就由黄金转变为了美国主权信用。换句话说,美元成了一种没有担保物的货币,发行美元的外在约束没了,美债扩张的“潘多拉魔盒”由此打开。

作为全球头号支付货币和储备货币,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眼下仍接近六成,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近四成,美债主导全球债券市场,被视为避险资产。

由于美元霸权的存在,包括美债在内的美元资产受到全球贸易商和投资者追捧,从而让美国能以极低成本吸纳美元回流。美国还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压低美元汇率和国债收益率,稀释投资者权益,反复收割他国财富。

对此,戴高乐曾感叹:“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它用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即便参议院在6月5日前通过债务上限法案,渡过了这一关,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治标不治本。美国政客不愿或不敢去推动治本的深层次改革。

在沈逸看来,真正治本的办法,是要完善以税收为代表的再分配制度,来一场“刮骨疗毒”:取消非法贸易和投资壁垒,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遏制过度金融化,提振实体经济;缓和地缘政治关系,减少非必要军费开支;减少采用极端货币政策,缓解“债务货币化”等。

当然,这种改革会触及非常深层的利益调整,我们知道,“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尤其是在美国,此举必然遭到华尔街、军工复合体等利益集团阻击。

(五)美债的“击鼓传花”游戏,最终会怎样收场?

从逻辑上看,只要有人愿意接盘美债,美国就不会破产。但从长期看,美政府无限制举新债还旧债,雪球越滚越大,风险持续积累。这套玩法,让很多人想起同样是美国人发明的“庞氏骗局”。

“主权信用债从发明出来之后,本质上就是迎合资本无限膨胀的趋势,也很难说它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因为除非世界上所有债权人要求同时兑付,否则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主权债违约。”沈逸认为,即使真到违约的境地,为了避免大家同归于尽,最终总是会形成一种妥协的。

尽管两党眼下就债务上限达成了协议,短期仍是威胁世界经济安全的重大风险。长期看,华盛顿在化解美国巨债方面表现出的政治失能,正严重损耗美国信誉,必将加速美元霸权衰落。

“美债的主要问题就是,由单一国家主权信用货币充当世界最主要的通用货币,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套世界范围的金融货币体系,是有天生缺陷的、难以持续的。”沈逸说。

“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债的走向可能还是相对稳定,这跟美国综合国力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有着一定的关系。”沈逸对潮新闻记者分析道:“不过,随着美国经济体量在全球比重的进一步下降,全球的金融秩序也会做出相应调整。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大国之间有效的战略沟通和务实的协调,加以解决。”

在美债危机的刺激下,世界各国会如何应对?

沈逸的答案是:“大家都会更注重储备货币和储备资产,最终的走向是会向牙买加协议回归,就是搞特别提款权单位里的货币篮子。货币篮子中,不同国家的主权信用货币的份额,应该体现该国实体经济规模在全球的比值,从而让全球金融秩序恢复到一种较为良性的状态。”

潮新闻 记者 屠晨昕

责任编辑:代修凤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