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青年说 | 为设施减高度 也是为城市增温度
“一米高度”视角下,看到的不仅是儿童,还是城市的未来和希望。

【渝论】青年说 | 为设施减高度 也是为城市增温度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6-03
参赛

近日,重庆市大渡口区首个儿童友好街区亮相,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乐体验;广东省打造了一批儿童友好示范区,打造了儿童安全成长环境;海南省博鳌机场推出了宝宝手推车等服务,方便了母婴游客的出行......越来越多的城市以“一米高度”丰富城市,用设施的减法做幸福的加法,填补了儿童视角下的公共服务体系空白。

“一米高度”是弯下腰倾听儿童的通道,折射了城市的适儿性和长远目光。一方面,打造儿童友好空间,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然而,当前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数量和第三卫生间的数量还不够多,适儿化的社区公园、口袋公园还不够大。诚然,只有创造对儿童更友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更多人愿生育、好养育,进而为人口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打造儿童友好空间,在建设体育强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高达19%。可见,“小眼镜”“小胖墩”数量依旧庞大,“鸡娃”下儿童学业压力还很大。没有充足的儿童活动空间,就没有体育锻炼机会;不能强身健体,就难以建设一个强大健康的国家。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打造儿童友好空间是重要一步。让孩子们动起来,首先就要让儿童友好空间大起来、多起来。

“一米高度”是俯下身对话儿童的窗口,蕴含了城市的包容性和友好担当。城市不仅是成年人的,也是儿童的,关注“未来主人翁”的需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城市建设更新需要更多地植入“一米高度”视角,营造平等有爱的儿童成长环境。在硬件上,从安全保障、医疗服务、娱乐运动等方面下功夫,集中整合社会资源保障儿童活动所需配套设施;在软件上,尊重和保护儿童天然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多一点耐心回应和换位思考,创造包容轻松的文化环境。真正有效的儿童友好空间,既依靠硬件维度的框架,也离不开人们心中软件维度的装饰。筑牢儿童友好空间的“篱笆”,一块木板也不能缺,一块木板也不能短。俯下身,以“一米高度”的视角才能更好地与儿童对话,想儿童之所想,知儿童之所需,真正平等地与儿童相处。

“一米高度”的背后是城市的友好态度、思想深度与人性温度。“一米高度”视角下,看到的不仅是儿童,还是城市的未来和希望。

作者:蒋希(重庆师范大学)

大赛
分享
新浪微博

【渝论】青年说 | 为设施减高度 也是为城市增温度

2023-06-03 06:00:00 来源:
参赛

近日,重庆市大渡口区首个儿童友好街区亮相,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乐体验;广东省打造了一批儿童友好示范区,打造了儿童安全成长环境;海南省博鳌机场推出了宝宝手推车等服务,方便了母婴游客的出行......越来越多的城市以“一米高度”丰富城市,用设施的减法做幸福的加法,填补了儿童视角下的公共服务体系空白。

“一米高度”是弯下腰倾听儿童的通道,折射了城市的适儿性和长远目光。一方面,打造儿童友好空间,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然而,当前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数量和第三卫生间的数量还不够多,适儿化的社区公园、口袋公园还不够大。诚然,只有创造对儿童更友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更多人愿生育、好养育,进而为人口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打造儿童友好空间,在建设体育强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高达19%。可见,“小眼镜”“小胖墩”数量依旧庞大,“鸡娃”下儿童学业压力还很大。没有充足的儿童活动空间,就没有体育锻炼机会;不能强身健体,就难以建设一个强大健康的国家。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打造儿童友好空间是重要一步。让孩子们动起来,首先就要让儿童友好空间大起来、多起来。

“一米高度”是俯下身对话儿童的窗口,蕴含了城市的包容性和友好担当。城市不仅是成年人的,也是儿童的,关注“未来主人翁”的需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城市建设更新需要更多地植入“一米高度”视角,营造平等有爱的儿童成长环境。在硬件上,从安全保障、医疗服务、娱乐运动等方面下功夫,集中整合社会资源保障儿童活动所需配套设施;在软件上,尊重和保护儿童天然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多一点耐心回应和换位思考,创造包容轻松的文化环境。真正有效的儿童友好空间,既依靠硬件维度的框架,也离不开人们心中软件维度的装饰。筑牢儿童友好空间的“篱笆”,一块木板也不能缺,一块木板也不能短。俯下身,以“一米高度”的视角才能更好地与儿童对话,想儿童之所想,知儿童之所需,真正平等地与儿童相处。

“一米高度”的背后是城市的友好态度、思想深度与人性温度。“一米高度”视角下,看到的不仅是儿童,还是城市的未来和希望。

作者:蒋希(重庆师范大学)

大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文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