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经济】抓住恢复和扩大需求这个关键
今年以来,我国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数说经济】抓住恢复和扩大需求这个关键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下行。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PMI下降0.4个百分点至48.8%,回落幅度大于季节性均值,连续两个月运行在荣枯线以下。非制造业PMI为54.5%,低于上月1.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PMI指标的回落表明总需求不足依然是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反映出经济恢复的复杂性和稳内需的迫切性。

今年以来,我国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5月份,随着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短期市场需求动能有所转弱。从PMI数据情况可以看出,经济复苏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化:需求恢复速度滞后于供给恢复;非制造业尤其是服务业稳步恢复,但制造业产需两端均有所放缓;大型企业PMI升至临界点,中小企业景气度依然较弱。

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复杂严峻,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并存,国际风险挑战与国内困难问题并存。从国际看,在通胀居高不下、利率上升和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前景依然黯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可能使外需持续承压。从国内看,居民收入预期还在恢复,青年人就业压力较大,消费复苏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仍存制约。

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数据显示,5月份,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制造业企业比重达58.8%,创下有该项调查以来的最高值。国外需求加快下降,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非制造业企业比重为52.6%,结束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走势,创出年内新高。宏观政策要进一步加强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促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正向反馈。

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动力,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扩大公共服务支出,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努力提升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培育壮大绿色消费、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新热点,创新消费场景。

投资的带动性强、关联度高,对于稳定经济运行和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稳投资,关键要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力有序推进102项重大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恢复和扩大需求,改善预期和提振信心是重要前提。只有把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企业扩大投资的热情才会激活,居民消费潜能才会释放,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才会迸发,外资才会更加看好中国市场。目前,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5个月保持在54%以上,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仍在60%以上,表明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相对乐观。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重点是要继续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并以更加有力、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供给助企纾困。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稳住重点群体就业特别是青年就业。人们对就业稳、收入增有信心,消费需求增长才有实实在在的支撑。

总的来看,短期波动不改经济恢复发展态势。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持续整体好转,二季度在低基数影响下增速可能明显回升。我们既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也要对经济恢复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复杂性有充分认识,保持耐心和定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作者:熊丽 来源:经济日报)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数说经济】抓住恢复和扩大需求这个关键

2023-06-03 06:30:24 来源: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下行。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PMI下降0.4个百分点至48.8%,回落幅度大于季节性均值,连续两个月运行在荣枯线以下。非制造业PMI为54.5%,低于上月1.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PMI指标的回落表明总需求不足依然是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反映出经济恢复的复杂性和稳内需的迫切性。

今年以来,我国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5月份,随着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短期市场需求动能有所转弱。从PMI数据情况可以看出,经济复苏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化:需求恢复速度滞后于供给恢复;非制造业尤其是服务业稳步恢复,但制造业产需两端均有所放缓;大型企业PMI升至临界点,中小企业景气度依然较弱。

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复杂严峻,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并存,国际风险挑战与国内困难问题并存。从国际看,在通胀居高不下、利率上升和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前景依然黯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可能使外需持续承压。从国内看,居民收入预期还在恢复,青年人就业压力较大,消费复苏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仍存制约。

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数据显示,5月份,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制造业企业比重达58.8%,创下有该项调查以来的最高值。国外需求加快下降,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非制造业企业比重为52.6%,结束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走势,创出年内新高。宏观政策要进一步加强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促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正向反馈。

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动力,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扩大公共服务支出,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努力提升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培育壮大绿色消费、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新热点,创新消费场景。

投资的带动性强、关联度高,对于稳定经济运行和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稳投资,关键要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力有序推进102项重大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恢复和扩大需求,改善预期和提振信心是重要前提。只有把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企业扩大投资的热情才会激活,居民消费潜能才会释放,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才会迸发,外资才会更加看好中国市场。目前,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5个月保持在54%以上,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仍在60%以上,表明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相对乐观。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重点是要继续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并以更加有力、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供给助企纾困。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稳住重点群体就业特别是青年就业。人们对就业稳、收入增有信心,消费需求增长才有实实在在的支撑。

总的来看,短期波动不改经济恢复发展态势。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持续整体好转,二季度在低基数影响下增速可能明显回升。我们既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也要对经济恢复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复杂性有充分认识,保持耐心和定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作者:熊丽 来源:经济日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陶龙鑫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