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岩精神 砥砺忠诚警魂 | 万州所:为戒毒人员铺平“回归之路”
一个性格暴躁、封闭自我的戒毒人员,在民警的帮助下,打开心门,变得阳光自信;一群父母都不待见的解戒人员,在所里后续照管帮扶机制下,重获新生,融入社会……
这是重庆市万州教育矫治所(万州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神奇“魔力”,让戒毒人员找回自我,让解戒人员重塑人生。
连续多年,该所被市司法局评为“先进集体”,2023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戒毒所先进集体”。
万州所有何“秘笈”?让我们一探究竟!
“押解人员的主要手势有三种,分别是……”万州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万州所)集中隔离点内,民警们排着整齐的队列,认真倾听着教官讲解。
新时代的戒毒工作,对民警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万州所通过分批组织政治轮训、开设戒毒民警“大讲堂”、岗位实战练兵等方式,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学习训练,不断提升民警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训练队列的正前方那个身穿作训服,正认真讲述、不时拿出器械进行演示的教官,是所里特意请的专业教官,和民警每天同吃同住同训练。
民警们在教官的指挥下,排着整齐的队列,一丝不苟地完成规定动作,既练警体技能,又练应急处突;既练警用装备使用,又练应急救护措施。通过这样分批次、全覆盖的岗位练兵,持续提升民警履职能力。
因为,作为戒毒人民警察,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切实肩负起维护场所平安稳定的重要职责,持续开展突出实战、实用、实效的岗位练兵,就成了提升民警素质能力的重中之重。
“这个工具的链条松动了,等下紧一紧”“这个操作机台电线接头处绝缘胶带有松脱,之后再确认一下”……盛夏时节的午后,气温高得吓人,民警们两两一组进入车间安全排查,将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到台账上。待检查完毕,台账上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或大或小的问题。
同样的情形也常发生在戒毒人员宿舍内。民警正在进行一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安全隐患大排查,不忽略一个环节、不留下一个死角。
等到排查完毕,大队照例召开研判会,就排查出的问题、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最终形成研判报告。
排查-研判-整改-落实,这样的工作流程在万州所已成常态。仅在2022年,万州所就开展了全所性安全排查53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68处。
此外,万州所还通过实时监控、视频回看等方式,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管理、监督;定期开展戒毒人员风险评估,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控,确保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正因为这样的坚持,万州所已连续多年实现安全稳定“六无目标”。
“医生,我感觉心里很慌,很不舒服。”凌晨1点,戒毒人员肖某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有气无力。
“放心,我们这就给你诊治。”万州所医院医生轻声安慰肖某,随后给他上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推注三磷酸腺苷……医生和护士全神贯注,病房里唯有仪器运行发出的声音和呼吸声。
一个小时后,患者的心率终于平稳。他们这才长舒一口气,来不及擦额头上的汗水,就走出病房,对在门外焦急等待的民警报平安。
戒毒人员因长期吸毒,亏空了身体,再加上很多人员还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果突发疾病救治不及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为最大化保障戒毒人员的生命健康,万州所多次派遣医务人员到市内各大医院进修,不断精进医术;采购除颤仪、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建立重点病患戒毒人员筛查排队机制,每日对重点病患人员进行巡诊等。万州所医院成功通过一级医院验收授牌,极大提升了医疗水平。
近三年来,该所医院开展戒毒人员疾病诊疗3万余人次,危重病患诊治400余人次,确保了医疗“零差错”和“零事故”;同时还与周边各大医院、医科院校开展“医联体”深度合作,开启“对口支援”医生驻所,外诊外治“绿色通道”等,切实提升对戒毒人员危重病情的救治和处置能力。
“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悠扬的广播声中,戒毒人员们正在操场上认真地练习太极,进行康复训练。在队列右上角,戒毒人员龚某神情专注,脸上充满自信,带动着整列人员都全身心投入。
任谁也想不到,就在几个月前,龚某不仅沉默寡言,还脾气暴躁,无论是民警还是其他戒毒人员,都难以和他沟通交流。短短几个月时间,龚某为何就换了个模样?
原来在进入戒毒所之前,龚某也曾有正当职业,还步入婚姻殿堂,但因染上了毒品,最终妻儿离他而去,亲朋好友也对他避而远之。羞愧、怨恨,让龚某选择了自我封闭。
找到症结后,民警立即制定转化方案并认真开展转化工作。大队心理咨询师经常找龚某谈心、耐心开导。慢慢地,龚某也放下戒备,开始向民警吐露心声。
随后,民警积极与龚某亲人以及前妻联系,通过视频通话、电话联系、实地走访等方式,一点一点地修复龚某与家人的关系。如今,龚某与亲朋的关系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他也逐渐开朗起来。
为让龚某融入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民警特意让他担任学习小组组长,让他“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不仅督促他加强自身学习,还锻炼他与人沟通能力。
此外,民警也鼓励他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文化活动。于是,一个积极展示自己、对戒掉毒瘾充满信心的龚某,站在了大家的面前。
龚某的案例,并非个例。多年以来,万州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综合矫治、面向社会、探索创新”的教育矫治理念,建立起“家+社会+场所”的联合帮教体制,针对心理异常、心理异动、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情况的人员,进行深入摸排、积极主动介入,及时化解他们思想、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成效显著。
“爸,我后天解除,您来接我一下吧。”
“没有时间,你自己回来!”
挂掉电话后,临近解除的戒毒人员黄某,满脸失望,耷拉着头。
这时,一只大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丧气,家里人之前是被你伤透了心,你现在要让他们看到你戒毒的决心和毅力。”民警鼓励道:“回家的问题不用担心,我们送你回去。”
解除戒毒人员们要顺利回归社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重考驾驶证不知道什么时间能办理”“找工作时企业各种婉拒”“想申请外卖骑手也不行”“遇到的歧视很多”……在万州所回访小组组织的回访谈心会上,参会的解戒人员们满脸愁容的望着民警。
解除戒毒人员的心理往往更加脆弱,他们回归社会后如果处处碰壁,加上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疏导,极可能出现自我怀疑、迷茫甚至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这些负面情绪,很可能导致他们重新滑向毒品的深渊。
挽救一个戒毒人员,就是挽救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为巩固戒毒成果,确保解除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万州所深入开展戒毒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及就业支持工作,主动联系周边企业,帮助戒毒人员考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书”。
同时,认真做好解除戒毒人员的回访帮扶工作,适时通过电话、信件、家访、社区走访的方式开展出所人员回访,积极联系政府有关部门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并积极探索出戒毒所跟踪管理及回归安置等工作方法,切实担负起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职责使命。
下一步,万州所将继续以初心为笔、以实干为墨,坚持树立底线意识、问题意识、宗旨意识,奋力书写新时代戒毒场所工作现代化新华章,为打赢禁毒人民战争、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再立新功。
重庆市教育矫治局
重庆市戒毒管理局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