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江津与番苕
迈入新时代,番苕已实现“华丽转身”,亲历“吃饱肚子”“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阶段,以另一种“身份”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巴渝文苑 | 江津与番苕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6-09

巴渝西南,长江之滨,有一片富硒之地。它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陈独秀晚年的归宿,也是“中国长寿之乡”。其名,江津。

远道而来的番苕

江津素为巴蜀鱼米之乡,自然、祥和、富足的环境,让这里成为美食的渊薮。而江津方言称的番苕,亦名红苕,学名番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原产于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一带,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番苕传入欧亚。据明代《金薯传习录》及《种薯谱》中引用的《甘薯疏》部分文字记载,明万历初年(1573年),福建长乐华侨陈振龙从菲律宾吕宋岛买得几尺苕藤,习得种植技术,带回国内栽种,试种于福建和广东等省。后来有人不远千里急切地将番苕引进巴蜀大地,他是谁,又是为什么呢?

《金薯传习录》
《金薯传习录》
《种薯谱》
《种薯谱》

此人名叫曾受一,广东云浮人。乾隆三十年(1765)曾受一从四川珙县调任四川江津县令,此时的江津已连续三年干旱,他一到任,即捐献出俸禄购买粮食,用以救济灾民。《江津县志》记载道:“乾隆三十年来篆吾津,值愆阳三载,民苦流离,公捐俸购谷千余石,立义仓,倡‘救命会’以贷不足,民赖以存。”然而救得一时救不了一世,曾受一把准了江津民生根本问题,在于粮食产量不高,想到了已在广东沿海种植、能做口粮的番苕,便派人到广东沿海购买番苕种子。种子用马匹驮载,运回江津后,曾受一又同夫人一道在县衙后花园试种,引种头年,番苕大获丰收。乾隆版《江津县志》中写道:“一种红薯传自番地,又名番薯,其养人几与稻米同功。凡河边沙地及土带沙者最宜。其种法:春间将薯种秧,夏秋间取薯秧苗埋沙土中,至冬结实满地,以犁翻出,使人随后捡之。”

《江津县志》
《江津县志》
乾隆版《江津县志》
乾隆版《江津县志》

“番苕”名称的由来及推广

江津境内土壤有冲积土、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土。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其土壤、气候等地理环境正适合番苕的生长。试种成功后,曾公积极推广栽种良方,种植范围逐渐覆盖江津。

曾受一重视农业,不仅亲自试种积极推广,还写了“劝农诸条”和“劝农歌”等,号召百姓积极耕种。清朝光绪版《江津乡土志》中记载,“番薯性同粳米,最能养人,过荒年民无菜色。”江津基本解决饥荒,百姓欣喜若狂。因这种薯类引自“番邦”,江津人便称为番苕。曾受一生日为八月十五日,为纪念引进者曾公,江津农耕崇拜民俗以此日为番苕生日,农时待番苕生日过后才收挖。后期,江津不断探索番苕的品种,以提高产量。据《江津县农业志》记载:“引进了洋红苕和南瑞苕。”1954-1984年,又陆续引进推广过“华北苕”“胜利百号”“宿芋苕”“北京二号”“开花苕”“川薯27”和“徐薯18”等品种。1992年,红薯生产以“南薯88”“渝薯34”和“徐薯18”为主栽品种。经过几十年的育种引种,当前江津区主栽品种有传统育种:潮薯1号、徐薯18、南薯88、万薯7号;引进的新品种有烟薯25号、普薯32、渝苏8号等。

《江津乡土志》
《江津乡土志》

番苕的产量:从自食到外销

江津的自然条件适合番苕生长发育,加之江津官民精心培育,番苕产量不断增多。清光绪版《江津乡土志》记载:番苕江津出产除自食外,还向重庆、长寿、涪州等地输出,每岁约计千万斤。《江津县农业志》记载,1937年,全县种番苕26.5万亩,总产5.3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取间作、套种和增种的办法,扩大番苕栽种面积。1991年,全县种植番苕34.65万亩,亩产364.7公斤,总产量12.64万吨,单产、总产分别创这一时期最高水平。2020年以来江津区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引进新品种等措施稳步推动,甘薯产业成为仅次于水稻和玉米的全区第三大粮食作物,全区常年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以上,位居全市第5位,产量达10万吨(原粮),位居全市第3位。2022年全面启动甘薯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以甘薯产加销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图形成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极,带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地主要集中在油溪镇、石蟆镇、永兴镇、白沙镇、龙华镇等镇街。

番苕的利用:从“救命粮”到“养生品”

作为主食,番苕脂肪很低,淀粉含量比普通主食少,而且饱腹感很强,有着“半年粮”之称。且营养价值丰富,可补脾胃、养心神、益气力、除宿瘀脏毒。但番苕受冻害、病害、水渍后易腐烂,根据《江津县农业志》记载,人们因此采取了深丘和中低山地区在干燥无水渍的地方开窑贮藏,浅丘平坝地区多选干燥、背风、温暖的屋角堆放的方式进行储存。1973年,推广防空洞窑贮苕。1976年,推广高温大屋窖贮苕。当年,建防空洞窑2000多个,高温大屋260个,共贮鲜苕1500万斤,腐烂率为8.2%。1978年,防空洞窑增至4987个,高温大屋窖增至1428个,共贮鲜苕7500万斤,出窑率为95%。1982年以后,采用小堆小密贮苕。通过种植和贮藏,番苕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江津县志》
《江津县志》
image013
《江津县志》

番苕不仅作为主食,还可用于农产品制造。《江津县志》记载:“富于淀粉与糖分,赤者尤优,可代米食,又可为造酒、饴、酱、醋及酱油之原料,藤与叶可饲豚。”清光绪版《江津乡土志》记载:“和水磨粉与全青合制条粉亦可入药,足代淮山,截块沙煎成珠,煮酒熬糖俱宜。”

新时代的江津,是享誉全国的富硒之地,长寿之乡。勤劳善良的江津人不仅传承了番苕的古法工艺,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粉条、淀粉、酿酒、果脯、苕丝糖等番苕系列产品,闻名全国乃至海外。

番苕,已扎根江津258年。迈入新时代,番苕已实现“华丽转身”,亲历“吃饱肚子”“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阶段,以另一种“身份”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番苕俨然成为江津历史与现实的一个缩影。

(文/邓雅文)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巴渝文苑 | 江津与番苕

2023-06-09 22:57:43 来源:

巴渝西南,长江之滨,有一片富硒之地。它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陈独秀晚年的归宿,也是“中国长寿之乡”。其名,江津。

远道而来的番苕

江津素为巴蜀鱼米之乡,自然、祥和、富足的环境,让这里成为美食的渊薮。而江津方言称的番苕,亦名红苕,学名番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原产于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一带,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番苕传入欧亚。据明代《金薯传习录》及《种薯谱》中引用的《甘薯疏》部分文字记载,明万历初年(1573年),福建长乐华侨陈振龙从菲律宾吕宋岛买得几尺苕藤,习得种植技术,带回国内栽种,试种于福建和广东等省。后来有人不远千里急切地将番苕引进巴蜀大地,他是谁,又是为什么呢?

《金薯传习录》
《金薯传习录》
《种薯谱》
《种薯谱》

此人名叫曾受一,广东云浮人。乾隆三十年(1765)曾受一从四川珙县调任四川江津县令,此时的江津已连续三年干旱,他一到任,即捐献出俸禄购买粮食,用以救济灾民。《江津县志》记载道:“乾隆三十年来篆吾津,值愆阳三载,民苦流离,公捐俸购谷千余石,立义仓,倡‘救命会’以贷不足,民赖以存。”然而救得一时救不了一世,曾受一把准了江津民生根本问题,在于粮食产量不高,想到了已在广东沿海种植、能做口粮的番苕,便派人到广东沿海购买番苕种子。种子用马匹驮载,运回江津后,曾受一又同夫人一道在县衙后花园试种,引种头年,番苕大获丰收。乾隆版《江津县志》中写道:“一种红薯传自番地,又名番薯,其养人几与稻米同功。凡河边沙地及土带沙者最宜。其种法:春间将薯种秧,夏秋间取薯秧苗埋沙土中,至冬结实满地,以犁翻出,使人随后捡之。”

《江津县志》
《江津县志》
乾隆版《江津县志》
乾隆版《江津县志》

“番苕”名称的由来及推广

江津境内土壤有冲积土、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土。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其土壤、气候等地理环境正适合番苕的生长。试种成功后,曾公积极推广栽种良方,种植范围逐渐覆盖江津。

曾受一重视农业,不仅亲自试种积极推广,还写了“劝农诸条”和“劝农歌”等,号召百姓积极耕种。清朝光绪版《江津乡土志》中记载,“番薯性同粳米,最能养人,过荒年民无菜色。”江津基本解决饥荒,百姓欣喜若狂。因这种薯类引自“番邦”,江津人便称为番苕。曾受一生日为八月十五日,为纪念引进者曾公,江津农耕崇拜民俗以此日为番苕生日,农时待番苕生日过后才收挖。后期,江津不断探索番苕的品种,以提高产量。据《江津县农业志》记载:“引进了洋红苕和南瑞苕。”1954-1984年,又陆续引进推广过“华北苕”“胜利百号”“宿芋苕”“北京二号”“开花苕”“川薯27”和“徐薯18”等品种。1992年,红薯生产以“南薯88”“渝薯34”和“徐薯18”为主栽品种。经过几十年的育种引种,当前江津区主栽品种有传统育种:潮薯1号、徐薯18、南薯88、万薯7号;引进的新品种有烟薯25号、普薯32、渝苏8号等。

《江津乡土志》
《江津乡土志》

番苕的产量:从自食到外销

江津的自然条件适合番苕生长发育,加之江津官民精心培育,番苕产量不断增多。清光绪版《江津乡土志》记载:番苕江津出产除自食外,还向重庆、长寿、涪州等地输出,每岁约计千万斤。《江津县农业志》记载,1937年,全县种番苕26.5万亩,总产5.3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取间作、套种和增种的办法,扩大番苕栽种面积。1991年,全县种植番苕34.65万亩,亩产364.7公斤,总产量12.64万吨,单产、总产分别创这一时期最高水平。2020年以来江津区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引进新品种等措施稳步推动,甘薯产业成为仅次于水稻和玉米的全区第三大粮食作物,全区常年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以上,位居全市第5位,产量达10万吨(原粮),位居全市第3位。2022年全面启动甘薯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以甘薯产加销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图形成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极,带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地主要集中在油溪镇、石蟆镇、永兴镇、白沙镇、龙华镇等镇街。

番苕的利用:从“救命粮”到“养生品”

作为主食,番苕脂肪很低,淀粉含量比普通主食少,而且饱腹感很强,有着“半年粮”之称。且营养价值丰富,可补脾胃、养心神、益气力、除宿瘀脏毒。但番苕受冻害、病害、水渍后易腐烂,根据《江津县农业志》记载,人们因此采取了深丘和中低山地区在干燥无水渍的地方开窑贮藏,浅丘平坝地区多选干燥、背风、温暖的屋角堆放的方式进行储存。1973年,推广防空洞窑贮苕。1976年,推广高温大屋窖贮苕。当年,建防空洞窑2000多个,高温大屋260个,共贮鲜苕1500万斤,腐烂率为8.2%。1978年,防空洞窑增至4987个,高温大屋窖增至1428个,共贮鲜苕7500万斤,出窑率为95%。1982年以后,采用小堆小密贮苕。通过种植和贮藏,番苕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江津县志》
《江津县志》
image013
《江津县志》

番苕不仅作为主食,还可用于农产品制造。《江津县志》记载:“富于淀粉与糖分,赤者尤优,可代米食,又可为造酒、饴、酱、醋及酱油之原料,藤与叶可饲豚。”清光绪版《江津乡土志》记载:“和水磨粉与全青合制条粉亦可入药,足代淮山,截块沙煎成珠,煮酒熬糖俱宜。”

新时代的江津,是享誉全国的富硒之地,长寿之乡。勤劳善良的江津人不仅传承了番苕的古法工艺,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粉条、淀粉、酿酒、果脯、苕丝糖等番苕系列产品,闻名全国乃至海外。

番苕,已扎根江津258年。迈入新时代,番苕已实现“华丽转身”,亲历“吃饱肚子”“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阶段,以另一种“身份”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番苕俨然成为江津历史与现实的一个缩影。

(文/邓雅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云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