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铸魂·重庆见行动 | 市司法局:加快推进西部法律服务高地建设

△ 重庆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挂着一面面锦旗。
“公正办案专业强,劝谈促和解纠纷。”
“这是当事人刚送来的一面锦旗,寥寥数字,却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重庆仲裁委员会副主任齐文一脸自豪,指着墙上的锦旗介绍。
自主题教育以来,重庆仲裁委员会已多次收到案件当事人赠送的锦旗。
“你好!我有案子要申请仲裁。”
“小李吗?我要提出仲裁反请求,案子还需再次开庭!”
走进大厅,记者注意到,来访的市民络绎不绝,工作电话铃声不断。

△ 重庆仲裁委员会的立案室。
重庆仲裁委员会成立于1996年,是重庆市唯一民商事仲裁机构。
“我们这里每天要接待处理30多件案子,涉及金融、建设工程、国内经贸等多个领域。”重庆仲裁委员会金融(互联网)仲裁院院长伍伏鹏介绍。
每一宗案件,都关系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为把理论学习与仲裁工作有机融合、贯穿始终,重庆仲裁委员会让案件当事人当好主题教育的“评估师”,以案件当事人满意度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比如这面刚送来的锦旗,申请人被一起民间借款合同纠纷困扰,因被申请人迟迟未归还借款,导致申请人资金压力大引发了严重的次生纠纷矛盾。”负责案件的仲裁秘书王玉说。
当时,申请人多次在电话沟通中表现出严重焦虑和不安情绪,希望尽快安排庭审程序,并进行裁决。然而开庭时间到了,却迟迟未见被申请人的身影。
急当事人之所急。王玉先后通过数十个电话,为双方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最终,被申请人来到重庆仲裁委员会,以和解方式解决了纠纷,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
“围绕仲裁办案主业,将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效真正体现到为民办实事上的成果展现,是重庆仲裁委员会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仲裁服务的具体实践。”齐文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重庆仲裁委员会通过推动主题教育与仲裁服务互融共进,积极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截至5月底,共受理案件2026件,受案标的金额77.93亿元,同比增长40.36%。

△ 线上庭审。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重庆仲裁委员会只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一个缩影。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司法局建立起“1+5+N”方案架构,绘制“全周期”施工图,分级制定“五张书目清单”,分专题制定理论学习全周期学习计划表和周学习计划表,做到一图总揽、照图施工、按图督导。
以读书班为例,重庆市司法局将市监狱局、市教育矫治局、重庆仲裁办“两局一办”班子成员纳入读书班,以党委学带动支部学,辐射带动全系统行业协会、干部职工,累计举办培训班78场次,参训8808人次。
与此同时,市司法局通过基层一线调研,研究起草《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意见》,梳理涉及15个领域99项行政处罚事项,同时健全“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查回访”工作闭环,建立调研问题、成果转化“两份清单”,努力将“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效。
市司法局还聚焦中央和市委明确的6个方面突出问题,结合巡视巡察、审计、政治督察和《强党性问题检视清单》明确的34个具体表现,开展“画像式”检视,形成党委班子、班子成员的共性和个性“四张问题清单”,做到见人见事见具体。
接下来,市司法局将继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建设西部法律服务高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普法宣传,助力重庆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梁浩楠/文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