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铸魂·重庆见行动 | 市水利局:扛起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重任

△渝北区洛碛镇移民社区安全管理与帮扶工程。
“检测到御临河岸有异常,有居民在河边逗留,快连接前方通讯监控设施。”
“近期御临河有涨水风险,请您不要在河边逗留,立即离开。”
6月9日,这一幕发生在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移民社区安全管理与帮扶工程现场,工作人员正通过远程指挥系统,提醒河边的市民远离危险区域。
渝北区洛碛镇移民社区安全管理与帮扶工程,是2022年度三峡后续工作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2445.02万元,资金全部来源为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项目服务区域覆盖洛碛镇约95.34平方公里范围内移民小区,包括9个移民村、4个移民社区,涉及群众3万余人(其中三峡移民8900余人)。
该项目除了在全镇设置重大路口监控317个以外,还可以通过物联网智能感知终端,自动监测隐患或风险,高效解决一线防汛抗旱作战问题。
在试运行开始后,该项目成为洛碛镇移民社区安全管理体系重要基础设施,对提升洛碛镇移民社区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提高社区信息化服务的水平,保障移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稳定社区有重要意义。
而在沙坪坝区沙滨路,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线贯通工程——沙滨路滴水岩至磁器口段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沙滨路滴水岩至磁器口段场地,原多为桥下空间、非法码头、砾石滩涂等,阴暗杂乱,现有地被类型单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薄弱,稳定性较低。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区,并存在塌岸等地灾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该项目东起红岩村大桥,西至国富沙磁巷,岸线全长5.3公里,是主城区“两江四岸” 治理提升岸线109公里贯通工程之一。项目使用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2亿元,将围绕“两江四岸”有关“四带”的目标定位,落实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修复沿线江岸生态,改善消落带生境,恢复绿色岸线,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带,并实现全线步道贯通,增加下江通道,打造便捷共享游憩带,形成生态花园式城市港湾。
据项目负责人崔巨光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串联滨江沿线慢行体验,丰富江岸空间活动类型和提升岸线生态绿化品质重要的一环。
“目前,该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岸线长度1.4公里,将于6月25日正式开放,欢迎市民前来游玩。”崔巨光说,二期和三期工程在2023年也将全面完工。
上述两个案例,仅仅是重庆实施三峡后续工作的缩影。
据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峰介绍,2011年以来,重庆累计投入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补助资金770.73亿元,实施三峡后续项目5036个,极大地促进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重庆争取三峡后续资金80.86亿元,首次超过80亿元,为历年最高。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水利局按照中央部署、市委要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抓实理论学习,抓好调查研究,抓严检视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
卢峰表示,在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中,市水利局深入学习贯彻主题教育“以学铸魂”要求,深刻认识推动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是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根本保证。市水利局将继续责无旁贷扛起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重任,为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王旭睿/文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