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制造再出发⑫ | 7年省下1000个游泳池用水 来看重庆啤酒的“绿色之路”
△随着机器运转,一瓶瓶啤酒完成了灌装、压盖、杀菌,贴标、装箱。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水是啤酒酿造最重要的原料之一,酿造水也被称为啤酒的血液。
据了解,生产啤酒的耗水量主要包括啤酒生产用水,以及厂区内的生活用水。根据相关统计,啤酒行业平均每生产1百升啤酒,一般水耗约为3.5百升。然而在重庆啤酒节水项目标杆的大竹林酒厂,今年2023年1-4月,却交出了水耗1.65百升/百升的亮眼成绩。
这其中的“秘密”,便来自于2020年3月启动的“灯塔”项目。为降低水耗,大竹林酒厂发动全员寻找节水机会,从现状水耗数据着手,层层分解,并绘制了水管网图,细化到每个用水点,寻找节约用水的机会。不仅梳理出各项节水措施255项,同时识别出各部门排名前五位的水耗关键节约点,连拉罐底部凹槽残留的水都不放过。
△技术人员对生产线上啤酒进行抽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据大竹林酒厂包装经理张伟介绍,他和团队一起,对整个工序分析后发现,罐装好的拉罐啤酒从杀菌机出来,运输到下一个环节时,残留在罐底凹槽的水,滴落到地上,浪费了水又污染了地面。正因为这样,杀菌机的自动补水装置每天还会自动补水数吨。
在对比了几种解决方案后,张伟和同事选择在杀菌机出口端,增加一个出口风刀,将罐体底部聚集的水反向吹进杀菌机。改造后,每罐啤酒大约节水3毫升,换算成每百升单位计量,每生产1百升啤酒,可节约0.006百升水。
△啤酒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检查罐体的残留水回收状态是否正常。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4月27日,重庆啤酒发布2022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这也是重庆啤酒的第一份ESG报告。重啤股份总裁李志刚表示:“通过这份ESG报告,我们希望能够系统地介绍公司在ESG方面的计划、进展和取得的成果,从而更好地践行公司的宗旨:酿造更美好的现在和未来。”
报告显示,“共同迈向零目标”可持续发展计划已圆满收官。与2015年相比,用水效率从2015年的3.87百升/百升,降低至2022年的2.24百升/百升,水耗下降42%。2022年总耗水量相比2015年节约超过207万千升,相当于1000个标准泳池。
△技术人员在啤酒生产车间检测工艺参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这是什么概念呢?按照2021年重庆市居民人均日用水量约140升计算,207万千升的水,可供1047万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近一天半的用水量。如果放在国际标准游泳池里,则可以装满近1000个游泳池。
通过制造升级、推进设备投资、优化改造技术,在2022年嘉士伯集团的水耗排名中,全球前20个最节水的酒厂,有13家来自重庆啤酒,并包揽排名前三。
不仅仅是节约用水,重庆啤酒还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探索啤酒“废水”资源化利用。目前旗下的新疆乌鲁木齐酒厂、乌苏酒厂、银川酒厂、大竹林酒厂等,均已实施中水处理及包装喷淋水回用项目。
该项目将啤酒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经过多重过滤和软化等环节后,用于厕所、绿化、景观、清洁地面等非生产环节,以及冷凝器、中央空调循环水补充。仅大竹林酒厂,每年便可通过这一项目,节约5万吨水。
△重庆啤酒大竹林酒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除了在节水方面成效抢眼,重庆啤酒在减碳、理性饮酒等多个领域,也都表现强劲。
在零碳足迹方面,重庆啤酒开展覆盖整个啤酒价值链的减碳行动,实现从原材料种植、生产、包装、物流运输和冷却储存环节的低碳运营。
通过100% 使用可再生电力和提升热电综合能效等措施,重庆啤酒旗下酒厂酿造每百升啤酒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比2015年减少了75%,共减少2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植树9300亩、8万小轿车停开一年。
为推行零包装浪费,嘉士伯、乐堡、凯旋1664等品牌,通过将玻璃从碳含量最高的包装形式,转变为碳含量最低的包装形式,年度减少玻璃使用达1万吨;通过纸箱减重项目,每年减少纸张用量3800吨。
△重庆啤酒通过纸箱减重项目,每年减少纸张用量3800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重庆啤酒还运用自然生态规律和生态系统方法,来充分发掘废酒糟、废酵母的潜力,并将酿酒所产生的副产品循环再利用于农业、畜牧业,实现企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2022年,重庆啤酒回收利用废湿酒糟约19万吨,废酵母液约166万吨,部分原材料实现100%本地化采购,有效减少农业碳足迹。
重啤股份高级企业事务总监谢夷表示,作为该产业的全市龙头企业,重庆啤酒从2018年以来,持续实现销量、营收和利润3类指标高速增长,成为全国五大啤酒公司中,唯一在过去3年连续实现业绩全面增长的啤酒企业。
“打造五千亿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庆啤酒将发挥带动示范作用。”谢夷说,企业还将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下足功夫,包括实施“零碳足迹”“零水浪费”行动,做好工业节能减排、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首席记者 董进/文
李文科、蒋曦/图
罗杰、郭于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