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三变”领航 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登记、签字、发放分红……日前,重庆市荣昌区清江镇河中村村民欢聚一堂,分享今年上半年的收获。得益于集体经济产业强劲发展势头,河中村今年已累计收入近13万元。
“能过上如今的幸福生活,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见证了河中村的一点一滴变化,村民陈孝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道出自己的想法,“上什么项目、怎么发展,大伙儿一起商议、一起干,我对河中村产业前景很有信心。”
陈孝良口中的“好政策”,正是该村实施的“三变”改革。
2018年,河中村搭乘“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的“东风”,围绕“‘三变’+农旅”融合发展主线,探索出了“三变改革+十股”的利益联结模式,以土地入股、房屋入股、基础设施入股等10种股权方式,既让村民在自家土地上领工资、在多种渠道中取得效益,也为企业入驻乡村提供了新方案。
吃过晚饭,村民们不约而同来到河中岛“稻田艺术剧场”,或伴随音乐跳起广场舞、或携手漫步林间小道,发自内心的幸福溢于言表。
“而两年前,这里仅是一片寂静的稻田,除了农忙时节,很少有人过来。”陈孝良由衷感慨道,“现在经过村集体的打造,稻田‘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开放的人文空间,不仅环境优美,而且设施齐全,大家都把这里当成集体活动的中心。”
这样的改变,还得从稻田旁的民宿说起。
顺着陈孝良手指的方向,记者走进一栋红色建筑——“稻里趣筑”民宿,新修的楼房干净明亮,客房内各种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院坝里种满了各种花草,受雇村民力良华正在给植被修剪枝条、浇水。
“今天有个企业来搞团建,6间房全都预订完了,我得赶紧把房间收拾出来。”力良华带着记者来到二楼的客房,一边介绍,一边整理房间。她表示,仅这个月营业额就达8万元。
河中村党支部副书记李仕友告诉记者,“三变”改革过程中,河中村探索运用“保底+分红”的方式,鼓励村民用闲置房屋入股,村集体出资装修后再招商运营。“稻里趣筑”民宿就是其中之一。
李仕友说,“‘稻里趣筑’民宿曾是闲置农房,几年前,屋主雷久亨以闲置房屋20年使用权,折价10万元入股村集体民宿项目,每年保底分红5000元。”
随着民宿的开业,一旁的稻田也跟着热闹了起来,修建人行便道、凉亭廊道……“稻田艺术剧场”应运而生,实现了集体有收入、村民有分红、乡村有人气的多方共赢。
“‘稻田艺术剧场’的修建,不仅是为了方便村民,更是为了引来游客,留住游客,从而走上以旅兴农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李仕友指着“稻田艺术剧场”上巨大的蝴蝶标识说,“就像这个,几乎每位来此的游客都会与这只蝴蝶合影,它也成为河中村旅游的又一张‘名片’。”
民宿产业,只是河中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河中村还利用岛上资源,组织村民大力发展枇杷、桂圆等水果产业,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助力。
“从前村民销售枇杷、桂圆,大多靠肩挑背磨运出去,或者由商贩统一收购外销,虽然产量高,但效益却一般。”李仕友说,“如今,村集体投入资金,不断完善配套设施、申报绿色产品认证、设计统一包装,既方便产品‘走出去’,又帮助游客‘引进来’。”同时,河中村还把村民组织起来,举办水果采摘节等活动,擦亮农旅融合发展名片。目前仅是发展水果产业,便能带动村民每年增收9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2万元。
这样的“甜头”还有不少。如河中村采用运营与固定资产投资剥离的发展模式,将河中岛广场、草坪等景观设施使用权入股,引进北京道可道团队合作发展农耕研学项目,实现每年分红收入3万元;集体经济融资20万元,入股重庆百合益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共同生产、开发旅游纪念品,约定村集体每年保底收益4.8%,利润分红不少于3.6%……
在“三变”改革的引领下,河中村盘活了“闲置资产”,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先后成立了荣昌区河中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荣昌区河中村产业经济发展协会、重庆河中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三才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社等,发展了旅游开发、土地流转、民宿经营等多个项目。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
如今,放眼河中村,果园里棵棵果树正养精蓄锐等待硕果丰盈,平整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高粱正随风起舞,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与一个个生机勃勃的产业相衬,处处激荡着农旅融合的铿锵鼓点。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