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见暨华】走进重庆市暨华中学校系列报道④成全教育:胸怀“成全”大义,践行“成全”真谛,描绘“成全”美景
核心导读:
教育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客观条件,而成全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是重庆市暨华中学校的根,并由此生发出繁枝茂叶、百花竞香。
近年来,暨华中学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胸怀“成全”大义,践行“成全”真谛,描绘“成全”美景,书写了一篇关于成全学生全面发展、成全教师价值实现、成全家庭和美幸福、成全社会不断进步的教育华章,让身处其中的每个生命因“成全”而精彩。
走进学校,你会发现暨华中学学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他们自信、阳光、充满幸福感,这种自信和幸福感也在不经意间深刻地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育”见暨华,让师生找到了归属感、存在感、价值感,他们汇聚力量、同心同德,开创更有品质的未来。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冯一鸣 实习生 冉鑫杰)“每一个生命都应获得适宜的土地,落地、生根、成长,暨华中学让每一个学子因‘成全’而精彩。”在重庆市暨华中学校校长杨华看来,教育的本质在于“成全”:成全学生梦想,成全教师成长,成全学校发展,成全家庭幸福,成全社会进步。
基于对“成全”的思考,近年来,暨华中学以“最大限度成全每一个生命”为使命,关注个性,唤醒潜能,发展能力,放飞梦想,让“成全”渗透入学校肌理,绘就一番教育该有的样子——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价值实现……
从“育分”到“育人”!成全学生的“可能性”
走进校园,一幅“自由生长、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学生成长画卷铺陈开来。
聚焦文化建设,以古典园林艺术打造“德馨园”“励志园”“湖滨学院”,内设浅阅读体验区、“春语”朗读亭、“云借阅”大屏阅读机……学校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为“成全教育”增添一抹文雅和美的色彩。
聚焦“私人定制”课程,学校设置油画、书法、版画、纸艺等,学生采取走班形式自主选择,从而实现“人人有特长”“个个有喜好”。
聚焦课外活动,木华广电社、湖滨诗社、机器人竞技社等20余个学生社团,田径场、塑胶篮球场、射箭场等场地一应俱全,运动会、科技文化艺术节、元旦迎新文艺会等体艺活动应接不暇,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
作为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共青团小平实验室”,学校大力提倡创新实践,在早期发现和培育科技“苗子”;作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形成以排球、射箭、武术、田径、男子篮球、女子足球为龙头的特色体育教育,充分开发学生体育潜能。
在这里,“成全”让教育回归本真,实现由“育分”到“育人”的跨越,释放学生无穷“可能性”,培养了学生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育人”走向“育己”!成全教师的价值感
“学校的使命是把学校建设成师生教学相长、共享完整幸福教育生活的精神家园。”在校长杨华心中,“成全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学生,更包括教师。
“成全教育”如何成就教师?在育人中育己,在成人中成己。
一直以来,站稳课堂“主阵地”,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最大化是教师的共同追求。
学校坚持以“课堂质量”为中心,通过“请进走出”“内培外训”“青蓝工程”相结合的多元培训,开设“暨华大讲堂”“湖滨论坛”、名师示范课,与名校重庆八中合作,开展教师跟岗学习交流活动,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持续赋能。
此外,学校还常态化开展“卓越课堂”“最美课堂”精品课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促进暨华之师专业成长。
以“重庆市校本教研基地”“重庆市高中语文创新基地”“重庆市美术创新基地”为引领,暨华之师积极开展以“和融文化”为特色的校本教研,开设“脱口英语”“纸艺创新”“校园广播”等多门校本选修课程,成全了教师的价值实现,让每个教师绽放最大可能。
“辉煌”走向“更辉煌”!成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995年,渝北区政府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共同创建暨华中学,开启学校办学之路。
2020年,重庆八中副校长杨华调任暨华中学担任党委书记、校长。同年,暨华中学挂牌成立重庆暨华中学教育集团,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秉持“成全教育”的育人情怀,将“成全”渗入学校方方面面,成为融入学校的文化肌理、凝聚师生的价值共识、支撑学校快速发展的精神底蕴,令学生学习态度、教师精神风貌发生巨大变化,助推学校驶向优质、特色发展的快车道。
漫步“时光长廊”,翻阅“教育诗篇”,一项项荣誉的取得见证着这所学校从有到优,从优到更优的辉煌历程: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重庆市校本教研基地、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重庆市文明学校、全国射箭项目重点学校,重庆市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
未来的暨华是什么模样?
带着“成全教育”踏上新征程,全新的暨华人将接续奋斗,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深入推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书写由“辉煌”走向“更辉煌”的育人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