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领会“结合”要义 读懂中华文明

【理响中国】领会“结合”要义 读懂中华文明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他还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性”。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观出发,站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以强烈的历史主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独特优势,开创性地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命题,既科学地揭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演进发展的深层逻辑,也科学地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无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切实领会好“两个结合”的思想要义,读懂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迫切需要学懂弄通的重大理论新课题。

  一、领会“结合”要义,是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一把钥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要理解好这个思想上的新飞跃,就必须准确理解“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和思想要义。

  “第二个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宝贵探索,更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完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体系的一个重大原创性理论成果。文化的实际,可以说是中国具体实际中最重要的一个实际,“第一个结合”在逻辑上本来可以预设“第二个结合”的存在。但是,为什么要将“第二个结合”和“第一个结合”并列提出呢?我们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更不是“大实际”和“小实际”的关系,而是在新思想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一种强调,是对中华文明独特优势和突出特质的一种凸显,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区别和发展于以往理论的一种体现。只有对中华文化独特优势和突出特质有深刻的理解,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有深刻的把握,对文化主体性具有高度历史自信和时代自信,才有可能得出如此深刻的思想认知和理论总结。所以,“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和强化,恰恰是新时代所以新、新思想所以新的一种时代诠释和文化解读,在新时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向前发展上有其特别的新意和深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发展史上,“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一个原创性的重要理论贡献,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要义,是从整体上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一把钥匙,是读懂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密码。

  二、“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飞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员

  中国过去数十年波澜壮阔的发展成就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掌握中华文明思想和文化上的历史主动,并作用于中国式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一直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文化自信和理论勇气,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高度重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中华文化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和强调,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理论创新和思想文化建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所未有地被强调,并成为支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精神底色和文化基座。在这个“结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升华,我们能够在更广大的文化空间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宝贵而丰富的中国价值、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充分激活并有效运用起来,去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百余年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在曲折中不断磨合、不断适应、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看法和评价一直是有所起伏的。进入新时代,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完善,传统文化才获得了如此之高的地位。这是需要巨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勇气的。这也说明,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的必然性,认为“结合”的前提是价值上的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这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掌握了思想和文化的主动,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在各方面的实践探索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例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推进和理论构建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发挥着固本培元、行稳致远的基础性作用,始终维系和支撑着这个进程的中国特色,使它显著区别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被冠以“中国式”的定义,体现着鲜明而独特的中国特色。

  新征程上,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共产党人正立足“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百年际遇,秉承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成就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一定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历史新飞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员。

  三、“突出特质”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华文明独特优势的整体性把握,揭示了中华文化之所以自信和之所以走向“结合”的历史逻辑、精神价值和实践智慧

  中华文化的自信,不仅仅源于它的博大精深,更源于蕴含其中的精神价值和中国智慧。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高度,再次谈到了这个问题,他强调了支撑中华文明独特优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诸多重要元素,指出塑造中华文明独特优势的中华文化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个突出特性”。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人类文明和中国文化的新高度,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秉承中华文化追求仁爱、和平、共享、包容、统一、创新、发展等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充分发掘、弘扬和发展中华文明之于国家治理、社会教化和天下和合的独特优势。推进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的结合、共同造福全人类幸福事业的整体性把握,充分彰显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首先是建立在对于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一以贯之并不断发展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和中国理念的整体性把握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底座。在两者走向结合的过程中,其相互的作用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激活、指导并适应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创新性,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得以生根发芽和不断发展,揭示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逻辑。厚德才可以载物,只有深厚而博大的文化才更具有包容性。更具包容性,才能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这个突出的包容性,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文化中落地生根的根本原因。古人讲,“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又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里讲的是中国文化的创新性。创新是中华文化生命活力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如果说包容性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落地,而创新性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原因。任何一个优秀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不断发生流变,大浪淘沙,日积月累,在与各种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中发展创新的。中国共产党秉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发展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之不断适应和融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正是基于这一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之路。

  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和“统一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激活和结合之下承担起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使命,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逻辑。世界上任何一种伟大的文明之所以伟大,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最深层面的价值追求。在近代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迅速超越其他各种理论,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落地生根、生长,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在价值追求方面的契合相通是密切相关的。实现“结合”的前提是相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具有全球性意义的现代价值:追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大同思想;追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和平思想。

  追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大同思想,最终指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一统。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国家理念上最为重视的特质之一就是维护国家的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追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和平思想,最终指向的是天下太平、世界和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为全人类的和平幸福而奋斗,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之一。

  文化复兴,国家民族才会有希望、有前途。我们看待中华文化,要具备大历史观,要具备辩证的思维、发展的思维,要看全貌、看主体、看核心的价值追求,尤其要避免对传统文化的狭隘化解读。中国近代以来的种种困厄,很重要的一个根源,恰恰是国人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不自信。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以广阔的文化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以前所未有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定推进传统文化的“两创”,坚定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肩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迎来了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与文化繁荣。这是中华文化的历史性大幸事,也代表着世界文明向前发展的正确方向。

  (作者黄梓根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理响中国】领会“结合”要义 读懂中华文明

2023-06-13 15:01:16 来源: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他还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性”。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观出发,站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以强烈的历史主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独特优势,开创性地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命题,既科学地揭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演进发展的深层逻辑,也科学地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无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切实领会好“两个结合”的思想要义,读懂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迫切需要学懂弄通的重大理论新课题。

  一、领会“结合”要义,是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一把钥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要理解好这个思想上的新飞跃,就必须准确理解“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和思想要义。

  “第二个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宝贵探索,更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完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体系的一个重大原创性理论成果。文化的实际,可以说是中国具体实际中最重要的一个实际,“第一个结合”在逻辑上本来可以预设“第二个结合”的存在。但是,为什么要将“第二个结合”和“第一个结合”并列提出呢?我们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更不是“大实际”和“小实际”的关系,而是在新思想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一种强调,是对中华文明独特优势和突出特质的一种凸显,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区别和发展于以往理论的一种体现。只有对中华文化独特优势和突出特质有深刻的理解,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有深刻的把握,对文化主体性具有高度历史自信和时代自信,才有可能得出如此深刻的思想认知和理论总结。所以,“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和强化,恰恰是新时代所以新、新思想所以新的一种时代诠释和文化解读,在新时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向前发展上有其特别的新意和深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发展史上,“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一个原创性的重要理论贡献,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要义,是从整体上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一把钥匙,是读懂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密码。

  二、“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飞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员

  中国过去数十年波澜壮阔的发展成就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掌握中华文明思想和文化上的历史主动,并作用于中国式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一直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文化自信和理论勇气,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高度重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中华文化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和强调,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理论创新和思想文化建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所未有地被强调,并成为支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精神底色和文化基座。在这个“结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升华,我们能够在更广大的文化空间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宝贵而丰富的中国价值、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充分激活并有效运用起来,去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百余年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在曲折中不断磨合、不断适应、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看法和评价一直是有所起伏的。进入新时代,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完善,传统文化才获得了如此之高的地位。这是需要巨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勇气的。这也说明,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的必然性,认为“结合”的前提是价值上的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这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掌握了思想和文化的主动,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在各方面的实践探索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例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推进和理论构建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发挥着固本培元、行稳致远的基础性作用,始终维系和支撑着这个进程的中国特色,使它显著区别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被冠以“中国式”的定义,体现着鲜明而独特的中国特色。

  新征程上,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共产党人正立足“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百年际遇,秉承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成就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一定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历史新飞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员。

  三、“突出特质”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华文明独特优势的整体性把握,揭示了中华文化之所以自信和之所以走向“结合”的历史逻辑、精神价值和实践智慧

  中华文化的自信,不仅仅源于它的博大精深,更源于蕴含其中的精神价值和中国智慧。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高度,再次谈到了这个问题,他强调了支撑中华文明独特优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诸多重要元素,指出塑造中华文明独特优势的中华文化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个突出特性”。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人类文明和中国文化的新高度,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秉承中华文化追求仁爱、和平、共享、包容、统一、创新、发展等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充分发掘、弘扬和发展中华文明之于国家治理、社会教化和天下和合的独特优势。推进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的结合、共同造福全人类幸福事业的整体性把握,充分彰显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首先是建立在对于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一以贯之并不断发展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和中国理念的整体性把握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底座。在两者走向结合的过程中,其相互的作用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激活、指导并适应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创新性,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得以生根发芽和不断发展,揭示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逻辑。厚德才可以载物,只有深厚而博大的文化才更具有包容性。更具包容性,才能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这个突出的包容性,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文化中落地生根的根本原因。古人讲,“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又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里讲的是中国文化的创新性。创新是中华文化生命活力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如果说包容性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落地,而创新性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原因。任何一个优秀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不断发生流变,大浪淘沙,日积月累,在与各种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中发展创新的。中国共产党秉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发展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之不断适应和融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正是基于这一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之路。

  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和“统一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激活和结合之下承担起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使命,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逻辑。世界上任何一种伟大的文明之所以伟大,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最深层面的价值追求。在近代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迅速超越其他各种理论,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落地生根、生长,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在价值追求方面的契合相通是密切相关的。实现“结合”的前提是相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具有全球性意义的现代价值:追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大同思想;追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和平思想。

  追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大同思想,最终指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一统。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国家理念上最为重视的特质之一就是维护国家的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追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和平思想,最终指向的是天下太平、世界和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为全人类的和平幸福而奋斗,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之一。

  文化复兴,国家民族才会有希望、有前途。我们看待中华文化,要具备大历史观,要具备辩证的思维、发展的思维,要看全貌、看主体、看核心的价值追求,尤其要避免对传统文化的狭隘化解读。中国近代以来的种种困厄,很重要的一个根源,恰恰是国人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不自信。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以广阔的文化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以前所未有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定推进传统文化的“两创”,坚定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肩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迎来了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与文化繁荣。这是中华文化的历史性大幸事,也代表着世界文明向前发展的正确方向。

  (作者黄梓根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赵秋云]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