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信贷、社融同比大幅少增、环比改善 M1和M2增速双双回落
中国人民银行6月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较4月的7188亿元环比回升符合季节性规律,同比少增5418亿元,整体延续了4月以来的放缓势头。

5月信贷、社融同比大幅少增、环比改善 M1和M2增速双双回落

来源:澎湃新闻2023-06-14

经过4月环比大幅回落后,最新出炉的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依旧偏弱。

中国人民银行6月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较4月的7188亿元环比回升符合季节性规律,同比少增5418亿元,整体延续了4月以来的放缓势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56万亿,好于上月的1.22万亿元,但同比少增1.31万亿。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

居民贷款恢复增长,票据融资同比大幅减少

从结构上看,相较4月的负增长,居民短期、中长期贷款在5月恢复增长,但表现依旧偏弱。

具体来说,5月住户贷款增加36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8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5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69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2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604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从结构上来看,5月新增信贷同比大幅少增,主要源于表内票据融资拖累,同比少增约6700亿元。背后是近期票据利率不仅环比走高,同比也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企业通过票据融资的需求下降;另外,伴随经济转入复苏过程,银行风险偏好也在提升,更愿意向企业发放短期和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占比下降,代表信贷结构优化,与当前经济复苏走势相符,也有助于后期经济复苏势头进一步增强。5月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恢复正增长,新增1684亿元,同比小幅多增637亿元,背后是3月房贷集中发放的影响在4月基本消化完毕,5月新增房贷恢复正增长。

社融存量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初步统计,2023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非标融资方面,5月信托和委托贷款延续了正增长,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超500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和企业债券融资都出现了减少,成为5月社融的主要拖累项。

具体来说,5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M2同比增速延续高位回落

M1和M2增速在5月双双回落。

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

“当前M2和M1增速剪刀差较大,意味着宽货币向稳增长传导不畅,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金融空转’程度。后期需要通过有效扩大内需、提振实体经济活跃度,特别是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等方式扭转,而非单纯依靠加码宽货币、宽信用的方式解决。与货币政策相比,接下来财政政策在促消费、扩投资方面的效果会更为明显。这包括较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支持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等。”王青指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则认为,在一季度信用加速扩张后,5月信贷投放节奏延续放缓,但总体维持稳健,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近期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总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在内需恢复情况尚不稳固和外需回落压力加大下,实体融资需求继续受到扰动,各项宏观政策仍需保驾护航。6月13日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降息落地,也旨在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后续,应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内生投资和消费需求,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则认为,下一步,应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稳住市场主体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进一步提振消费和投资。一方面,要努力稳住宏观经济恢复势头。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主动发力,继续助力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努力降低失业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变居民消费动机不足等问题,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培育中高端消费增长点,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消费。同时,还要加快优化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因城施策,因区施策,取消不合理的限购、限贷措施,适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更好地满足居民改善性购房需求。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5月信贷、社融同比大幅少增、环比改善 M1和M2增速双双回落

2023-06-14 06:30:51 来源:

经过4月环比大幅回落后,最新出炉的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依旧偏弱。

中国人民银行6月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较4月的7188亿元环比回升符合季节性规律,同比少增5418亿元,整体延续了4月以来的放缓势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56万亿,好于上月的1.22万亿元,但同比少增1.31万亿。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

居民贷款恢复增长,票据融资同比大幅减少

从结构上看,相较4月的负增长,居民短期、中长期贷款在5月恢复增长,但表现依旧偏弱。

具体来说,5月住户贷款增加36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8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5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69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2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604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从结构上来看,5月新增信贷同比大幅少增,主要源于表内票据融资拖累,同比少增约6700亿元。背后是近期票据利率不仅环比走高,同比也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企业通过票据融资的需求下降;另外,伴随经济转入复苏过程,银行风险偏好也在提升,更愿意向企业发放短期和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占比下降,代表信贷结构优化,与当前经济复苏走势相符,也有助于后期经济复苏势头进一步增强。5月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恢复正增长,新增1684亿元,同比小幅多增637亿元,背后是3月房贷集中发放的影响在4月基本消化完毕,5月新增房贷恢复正增长。

社融存量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初步统计,2023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非标融资方面,5月信托和委托贷款延续了正增长,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超500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和企业债券融资都出现了减少,成为5月社融的主要拖累项。

具体来说,5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M2同比增速延续高位回落

M1和M2增速在5月双双回落。

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

“当前M2和M1增速剪刀差较大,意味着宽货币向稳增长传导不畅,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金融空转’程度。后期需要通过有效扩大内需、提振实体经济活跃度,特别是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等方式扭转,而非单纯依靠加码宽货币、宽信用的方式解决。与货币政策相比,接下来财政政策在促消费、扩投资方面的效果会更为明显。这包括较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支持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等。”王青指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则认为,在一季度信用加速扩张后,5月信贷投放节奏延续放缓,但总体维持稳健,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近期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总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在内需恢复情况尚不稳固和外需回落压力加大下,实体融资需求继续受到扰动,各项宏观政策仍需保驾护航。6月13日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降息落地,也旨在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后续,应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内生投资和消费需求,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则认为,下一步,应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稳住市场主体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进一步提振消费和投资。一方面,要努力稳住宏观经济恢复势头。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主动发力,继续助力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努力降低失业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变居民消费动机不足等问题,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培育中高端消费增长点,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消费。同时,还要加快优化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因城施策,因区施策,取消不合理的限购、限贷措施,适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更好地满足居民改善性购房需求。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陶龙鑫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