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业局深入一线调研
带着问题找答案 把林产业做出“科技范”
基层林业科研单位如何留住人才?农技创新如何与产业衔接?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林业局成立“林业科技创新”调研小组,深入开州区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州区国家木姜子良种基地、丰都县三建乡雷竹产业基地等一线走访,围绕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林业产业发展等开展实地研学,探索林业科技的高效转化路径。

市林业局深入一线调研
带着问题找答案 把林产业做出“科技范”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3-06-14

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

基层林业科研单位如何留住人才?农技创新如何与产业衔接?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林业局成立“林业科技创新”调研小组,深入开州区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州区国家木姜子良种基地、丰都县三建乡雷竹产业基地等一线走访,围绕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林业产业发展等开展实地研学,探索林业科技的高效转化路径。

问经验

偏远林区如何创新科研留住人才

“崖柏被喻为‘植物大熊猫’,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方面,目前工作推进得怎样?”在雪宝山科研繁育基地,调研小组详细了解崖柏的保护情况。

“通过区域监测、人工扦插、种子繁育等方式,我们重点进行了崖柏种群扩繁,自2003年以来,已累计繁殖崖柏174万株,使种群数量实现了恢复性增长。”雪宝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杨泉回应道。

崖柏大多生长在悬崖峭壁的石缝中,由于生存环境恶劣,自然野生崖柏居群大多面临林龄结构失衡、自然结实繁殖能力低下等问题。近几年,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团队从种子成熟期识别、种子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等方面着手,攻克一道道难关,成功编制了《崖柏播种育苗和扩繁技术规程》,使崖柏扦插生根率从最初的20%增加至95%。去年,自然保护区人工扦插繁殖的12万株一年生崖柏幼苗从科研基地回归大自然,开创了人工繁育崖柏首次大规模回归野外的先例。

人才是林业科研发展的核心,雪宝山地理位置偏僻,如何才能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这是调研小组的重点调研问题。

杨泉介绍,这几年,保护区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与市级部门、科研院所、高校的交流合作,围绕“科研项目+人才”模式精准引才,打造了一支“80后”“90后”科研队伍。

听民需

如何让科技帮扶帮到“实”处

“农业技术,最怕‘一学就会,一做就废’。”将一大捆刚砍伐的老龄雷竹扛上三轮车,丰都县三建乡雷竹产业承包户邓江摘下头上的草帽扇风休息。“明明学过的知识点,可一到实际应用就全忘了,有次因施肥过多,导致新发的幼竹差点‘烧苗’致死。”

上周四,调研小组走进三建乡雷竹产业基地,与一线干部、种植大户面对面交流,调研当地雷竹种植技术的推广情况。

早在2021年,市林业局便向三建乡派遣了产业指导组,通过科技帮扶,将雷竹笋采摘期延长了一个多月,竹笋亩产值提高了5—8倍。今年,他们又探索以“返包倒租”的方式,引导村民向村集体承租雷竹生产经营。

“不过,村民对新技术的认识还不够。”三建乡产业指导组负责人童龙坦言,村里多为留守老人,习惯了传统的种植方式,如何让“老把式”适应“新门路”,是推动雷竹产业发展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

“农技推广还是要采取‘示范展示+教学观摩’相结合的模式。”调研组成员现场支招,一方面政府应加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有效带动雷竹特色产业种植栽培,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农技下乡也要“接地气”,专家们要多到田间地头走走,结合不同的管护节点开展现场教学,为种植户提供更为直观、生动、实际的学习平台。

找答案

加快林业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瞄准林业生产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取得高水平成果”“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6月12日,调研小组结合两周多的走访情况,第一时间召开了研讨会。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调研小组负责人、市林业局科技处处长牟维斌介绍,他在万州区国家木姜子良种基地走访时得知,当地正打算与企业合作,提取木姜子中的柠檬醛制作精油、香料等精深加工产品,其经济价值是鲜销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做长产业链,也是推动林业科技转化的一大途径,应及时跟进部署。”

“我们可以制定一套详细的科技工作管理办法,针对重大课题和新技术应用等,明确奖补政策,从而调动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一位调研组成员补充道。

研讨会上,大家把工作摆进去,也把自己摆进去,围绕走访调研情况谈体会、找方向,推动工作进展。接下来,市林业局将加大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油茶、核桃等支柱产业,组织林业科技人员送服务下乡,把更多林业科技成果带到广大农户身边。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市林业局深入一线调研
带着问题找答案 把林产业做出“科技范”

2023-06-14 08:54:58 来源:

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

基层林业科研单位如何留住人才?农技创新如何与产业衔接?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林业局成立“林业科技创新”调研小组,深入开州区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州区国家木姜子良种基地、丰都县三建乡雷竹产业基地等一线走访,围绕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林业产业发展等开展实地研学,探索林业科技的高效转化路径。

问经验

偏远林区如何创新科研留住人才

“崖柏被喻为‘植物大熊猫’,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方面,目前工作推进得怎样?”在雪宝山科研繁育基地,调研小组详细了解崖柏的保护情况。

“通过区域监测、人工扦插、种子繁育等方式,我们重点进行了崖柏种群扩繁,自2003年以来,已累计繁殖崖柏174万株,使种群数量实现了恢复性增长。”雪宝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杨泉回应道。

崖柏大多生长在悬崖峭壁的石缝中,由于生存环境恶劣,自然野生崖柏居群大多面临林龄结构失衡、自然结实繁殖能力低下等问题。近几年,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团队从种子成熟期识别、种子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等方面着手,攻克一道道难关,成功编制了《崖柏播种育苗和扩繁技术规程》,使崖柏扦插生根率从最初的20%增加至95%。去年,自然保护区人工扦插繁殖的12万株一年生崖柏幼苗从科研基地回归大自然,开创了人工繁育崖柏首次大规模回归野外的先例。

人才是林业科研发展的核心,雪宝山地理位置偏僻,如何才能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这是调研小组的重点调研问题。

杨泉介绍,这几年,保护区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与市级部门、科研院所、高校的交流合作,围绕“科研项目+人才”模式精准引才,打造了一支“80后”“90后”科研队伍。

听民需

如何让科技帮扶帮到“实”处

“农业技术,最怕‘一学就会,一做就废’。”将一大捆刚砍伐的老龄雷竹扛上三轮车,丰都县三建乡雷竹产业承包户邓江摘下头上的草帽扇风休息。“明明学过的知识点,可一到实际应用就全忘了,有次因施肥过多,导致新发的幼竹差点‘烧苗’致死。”

上周四,调研小组走进三建乡雷竹产业基地,与一线干部、种植大户面对面交流,调研当地雷竹种植技术的推广情况。

早在2021年,市林业局便向三建乡派遣了产业指导组,通过科技帮扶,将雷竹笋采摘期延长了一个多月,竹笋亩产值提高了5—8倍。今年,他们又探索以“返包倒租”的方式,引导村民向村集体承租雷竹生产经营。

“不过,村民对新技术的认识还不够。”三建乡产业指导组负责人童龙坦言,村里多为留守老人,习惯了传统的种植方式,如何让“老把式”适应“新门路”,是推动雷竹产业发展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

“农技推广还是要采取‘示范展示+教学观摩’相结合的模式。”调研组成员现场支招,一方面政府应加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有效带动雷竹特色产业种植栽培,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农技下乡也要“接地气”,专家们要多到田间地头走走,结合不同的管护节点开展现场教学,为种植户提供更为直观、生动、实际的学习平台。

找答案

加快林业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瞄准林业生产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取得高水平成果”“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6月12日,调研小组结合两周多的走访情况,第一时间召开了研讨会。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调研小组负责人、市林业局科技处处长牟维斌介绍,他在万州区国家木姜子良种基地走访时得知,当地正打算与企业合作,提取木姜子中的柠檬醛制作精油、香料等精深加工产品,其经济价值是鲜销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做长产业链,也是推动林业科技转化的一大途径,应及时跟进部署。”

“我们可以制定一套详细的科技工作管理办法,针对重大课题和新技术应用等,明确奖补政策,从而调动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一位调研组成员补充道。

研讨会上,大家把工作摆进去,也把自己摆进去,围绕走访调研情况谈体会、找方向,推动工作进展。接下来,市林业局将加大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油茶、核桃等支柱产业,组织林业科技人员送服务下乡,把更多林业科技成果带到广大农户身边。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